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患者,男,64岁,因间断便血3月,发现直肠息肉10天于2012年8月收入我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解鲜红色血便,伴大便次数增多,无呕血、黑便、腹痛、发热等不适。10天前,我院肠镜示直肠多发息肉(距肛门10cm可见一直径约1.2cm广基状息肉)。活检示管状腺瘤,腺上皮轻度异型增生。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飞行时间质谱多基因检测平台的检测性能进行验证,建立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多基因检测平台的性能验证研究方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已测部分心血管用药相关基因位点的DNA标本998例和全血标本20例,其中男性512例,女性506例。18~30岁280例,31~64岁442例,≥65岁296例。用飞行时间质谱法对998份DNA标本心血管用药相关11个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已知结果进行比对,评价998例已测标本符合率;选择20例全血标本,对心血管用药相关11个基因分别进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和Sanger测序,对比两次结果,以Sanger测序为金标准进行准确度评价。从998例DNA标本中选择部分样本进行以下研究,选择10份包含所有位点为野生型的基因组DNA,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进行特异性评价;选择4份包含所有位点杂合基因型标本,梯度稀释后检测,评价位点的测定下限;选择14份包含中国人群所有常见位点基因型标本,进行批间和批内精密度评价;选择2份包含代表性峰形的野生和纯合突变标本各1份,进行抗干扰研究。结果该方法单次检测的符合率高于99.5%,飞行时间质谱平台与Sanger测序法检测完全一致,测定下限为0.4 ngDNA,批间和批内精密度均为100%,UNG酶的降解能力为10^5拷贝/μl的气溶胶,反应体系对基因组和PCR各中间产物气溶胶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点样及检测过程中芯片不同基质间无交叉污染。结论飞行时间质谱多基因检测系统检测性能良好,可应用于临床检测,并且本文建立了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平台多基因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研究方案,为广大科研和检验工作者研究该平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价值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为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支气管瘘伴双下肺感染,19例患者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吻合口狭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覆膜支架。102例患者由于食管过于狭窄先行食管扩张,再进行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35例患者直接内镜下置入食管支架。结果 163例患者先后放置174个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1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痛不适,有32例支架再狭窄,其中19例单纯行支架内球囊扩张,11例于原支架上端内部分重叠再放置一支架,有26例行氩气刀再通治疗。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有2例支架进入食管瘘管内于次日在内镜下取出支架重新放置。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食管破裂、食管血肿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进食能力提高,食管气管瘘闭合。结论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4.
对推拿镇痛作用的生理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痛觉生理学告诉我们:痛觉是由对机体有损伤的或有损伤性成胁的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是许多疾患的一种显著症状,常是病人最初去医院就诊的直接原因,也是临床医生判断疾病的最初依据,更是临床各科的治疗目标。推拿所具有的镇痛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在推拿疗效最为显著的运动系统疾病中,均是以疼痛作为第一指征的。俞大方在其主编的《摧拿学》中,罗列了占内妇科疾病近四分之一的痛症。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推拿麻  相似文献   
105.
刘元  周洲  周洲 《中外医疗》2013,(34):101-102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的10 d四联补救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16例初治抗Hp失败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泮托拉唑 40 mg(2次/d)+枸橼酸铋钾220 mg/次(2次/d )+阿莫西林1 g(2次/d)+呋喃唑酮100 mg/次(2次/d)对照组:泮托拉唑 40 mg(2次/d)+枸橼酸铋钾22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 g(2次/d)+克拉霉素0.5 g (2次/d),口服疗程均为10 d.治疗结束后至少停服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铋剂、抗生素1个月后复查C14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值〈100者为Hp阴性,表示根除成功,并评价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16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治疗,治疗组根除率为91.4%,对照组为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以含泮托拉唑、铋剂、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的10 d四联方案在高耐药地区可考虑为复治Hp阳性的首选方案,且疗程适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6.
衣原体是一类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致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对宿主细胞产生的直接致病作用以及感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但现有资料并不能充分解释其致病过程。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衣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创造便利条件。本文立足于衣原体致病机制,从致病物质、致病机制研究策略以及生物学意义等方面,对衣原体研究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目的 通过检测ANXA1在胃癌及其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ANXA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mTOR通路激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含有121例胃癌及淋巴转移灶的组织芯片上,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p-mTOR在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ANXA1与临床病理特征、p-mTOR及预后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ANXA1在胃癌淋巴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9%(18/121),低于胃癌原发部位的35.5%(43/121);而p-mTOR在胃癌淋巴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2%(74/121),高于胃癌原发部位的51.2%(62/121)。胃癌淋巴转移灶中ANXA1的表达与原发肿瘤部位、胃壁侵犯、p-mTOR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ANXA1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ANXA1缺失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NXA1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肿瘤抑制因子FHL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72例胃癌术后癌组织中FHL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癌浸润深度、分化、分期等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FHL1在分化高、中和低、未分化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4% 和24.9% (<0.001);FHL1在T、T期和T、T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和38.3% (<0.001);FHL1在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和37.6% (<0.001);FHL1在TNM分期中Ⅰ、Ⅱ期和Ⅲ、Ⅳ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35.3% (<0.001);生存分析表明FHL1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FHL1表达与人胃癌的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预后相关,并可能参与人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