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石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duodenaldiverticulum,JPD)与胆石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381例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病例,比较胆石病组与非胆石病组、胆管结石病组与胆囊并胆管结石病组JPD发生率的差别;并记录憩室的位置。结果胆石病组JPD发生率为24.54%(66/269),非胆石病组JPD发生率为8.93%(10/112),其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胆管结石病组的JPD发生率为21.48%(32/117),胆囊并胆管结石病组的JPD发生率为33.33%(30/90),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病的存在与JPD的存在相关,JPD的存在可能是胆石病的原因之一,胆管括约肌受累及可能是机制之一。JPD与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结石发生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背景: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目前有颈部移植和腹腔移植.由于颈部空间狭窄,颈总动脉相对细小,移植心脏易于周围组织粘连,限制移植心脏搏动,不利于移植物长期观察.腹主动脉相对较粗,易于吻合,且长期血管通常率高,能够对移植心脏长期观察进行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变研究.目的:对小鼠腹部心脏移植的技术方法进行改进,为进行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方法对小鼠进行腹部心脏移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同系移植组为同种同基因C57→C57,同种移植组为同种异基因Babl/c→C57,抗CD45RB mAb组为抗CD45RB mAb200 μg腹腔注射Babl/c→C57.以供心搏动有力,且小鼠存活72h以上视为移植成功.设移植后40d为观察终点.结果与结论:共实施手术36例次,受体存活30只,成功率为83.3%.其中受体准备时间为(15±2)min,供心摘取时间为(8±1)min,血管吻合时间为(33±2)min.抗CD45RB mAb腹腔注射组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同种移植组明显延长(P=0.001).提示所建立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移植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抗CD45RB mAb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3.
背景:对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产生的问题,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经改性,偶联人转铁蛋白,生成的人转铁蛋白修饰载药纳米粒,可用于靶向肿瘤药物载体.目的:制备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并进行表征鉴定,检测其表面蛋白活性.方法:采用优化的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包覆阿霉素的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粒,以水溶性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与人转铁蛋白连接,制备出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外观大小、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人转铁蛋白的活性.结果与结论: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70 nm.阿霉素的加入量可影响纳米粒的包封率,当阿霉素的加入量为纳米粒的10%时,包封率和包裹量均最佳.每毫克载药纳米粒可与约65 μg人转铁蛋白连接.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在流式细胞仪上除去非特异性吸附后还有67 3%荧光显示,说明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大部分都偶联上了人转铁蛋白抗体并能保持抗体活性,从而为载药纳米粒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提供了足够的靶向动力.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方法简便可靠,制得的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有望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一种特异性靶向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用于食品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筛查.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E.coli O157:H7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胶体金复合物,组装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评价.结果:该试纸条特异性较好,不与其他受试菌株发生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5 CFU/mL.120份人工污染E.coli O157:H7模拟食品样本增菌后检测,该法检测阳性118份,灵敏度高达98.3%.结论:本实验成功研制了E.coliO157:H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现场大量样品的初筛.  相似文献   
85.
腹腔镜疝囊内环口关闭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自体组织关闭内环口方法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 2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关闭法治疗 17例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手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并与传统手术治疗 12例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结果相比较。 结果 手术时间 :腹腔镜手术组 (89 9± 2 5 8)分钟 ,传统手术组 (6 3 5± 2 2 4 )分钟 (t=2 86 12 ,P <0 0 1) ;平均住院天数 :腹腔镜手术组 (6 2± 2 1)天 ,传统手术组 (9 5± 2 6 )天 (t =3 7779,P <0 0 1) ;平均下床活动时间 :腹腔镜手术组 (1 5± 0 8)天 ,传统手术组 (3 6± 1 1)天 (t=5 96 38,P <0 0 1) ;术后疼痛反应 :腹腔镜手术组 11 76 % (2 17) ,传统手术组 75 % (9 12 ) (χ2 =11 94 76 ,P <0 0 1) ;阴囊水肿 :腹腔镜手术组 11 76 %(2 17) ,传统手术组 5 0 % (6 12 ) (χ2 =5 14 81,P <0 0 5 )。随访 (6~ 14 )个月 ,传统手术组 1例复发 ,腹腔镜手术组无复发。 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封闭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6.
1 历史和发展自1882年Karl Langenbuch在德国柏林首次为一位43岁的男性胆结石并胆囊炎病人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该术式即被公认为是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最理想的外科手术方式。由于其疗效可靠,而成为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处于不可动摇的学术地位。然而,胆囊切除术毕竟是一种创伤较大,较为复杂并有一定潜在危险性的手术。如何才能够在既安全可靠又减少创伤、减轻病人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术中内镜在急性小肠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6例急性小肠大出血须急诊剖腹探查的患者进行了术中内镜检查,总结和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25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明确了出血的原因,其阳性检出率达96,2%:其中十二指肠水平部平滑肌瘤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Dieulafoy病1例,小肠平滑肌瘤5例,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回肠淋巴瘤2例,回肠末段溃病3例,小肠海绵状血管瘤4例,小肠动静脉畸形5例,胰空肠吻合口出血1例。检查平均用时15min,且无1例发生术中内镜相关性并发症。所有患者都根据术中内镜诊断进行了相关手术治疗,术后无1例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结论急性小肠大出血须急诊剖腹探查时,术中内镜的应用不仅可提高病变检出率,而且定性准确、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复发性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腔镜对肝内外胆管复发结石再次手术治疗,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术,术中及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结果本组15例胆管复发结石病人,13例应用此方法,成功地治疗肝内外胆管复发结石;2例因腹腔粘连较重,中转开腹手术。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应用腹腔镜能完成复发性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达到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纳米磁靶向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磁靶向药物载体是靶向治疗的一种载体形式,粒径在1~1000nm之间,它借助于磁场使药物载体聚集在靶部位,平稳释放药物,提高靶部位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其它部位的药物分布,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该药物载体一方面具有磁靶向药物载体的一般特性,结合固定磁场或交变磁场而具有靶向性或产热性,携带化疗药物或放射性物质,能杀灭肿瘤细胞;另一方面粒径达到纳米级,并具有体内长循环等特性。本文介绍纳米磁靶向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包括化疗、放疗、热疗等)领域的研究进展。1纳米磁靶向药物载体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纳米磁靶向药物载体能携…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检测其性能,并与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进行比较。方法以吸附药物的碳包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壳聚糖为基质,卡铂为负载药物,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相似,不同的是以无吸附药物能力的纯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检测和比较两种纳米药物微球的形态、粒径、磁响应性、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结果两种药物微球的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10±26)nm,粒径分布150~300nm,磁响应性强。碳包铁纳米微球的载药量(11.15±1.03)%,纯铁纳米微球载药量(9.21±1.10)%。碳包铁纳米微球1,2,3,4d的体外释药量分别为60%、74%、84%、92%;纯铁纳米微球1,2d的释药量分别为81%,91%。结论通过活性碳吸附和物理基质包裹双重物理机制载药载药的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不但载药量高,而且释药速度平稳。多重机制的有机结合是优化纳米微球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