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完全再血管化(CR)与非完全再血管化(ICR)的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在美国犹他大学LDS医院研修时参与的4948例CH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CR与ICR的远期随访结果。结果:多支冠状动脉病变PCI-ICR与PCI-CR相比,PCI-ICR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MI)、再行CABG、重复PCI、再发心绞痛以及死亡的比率均稍高于PCI-CR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单支多处病变PCI-ICR与PCI-CR相比,1年再发心绞痛及再行CAGB较高(P<0.01),但MI及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PCI-ICR的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33.
34.
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于1988年5月27日以先天性心脏病入院。检查发育好,胸廓无畸形,心界不大,心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SMⅣ伴收缩期震颤;ECG、VCG均示右室肥厚;二维实时、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右室轻度增大,左室不大,室间隔膜部回声中断,断端呈瘤样膨出,基底径1.5cm,膨出口径0.3cm,室缺口有自左向右分流,余在正常范围内。 6月15日下午行心脏直视手术前常规右心导管检查术,插管顺利,当导管进入右室 相似文献
35.
36.
反复发作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较困难而顽固,Bigeer称为恶性的亦即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90%由冠心病和心肌病所致,其中约75%为冠心病,其临床意义在于:(1)电不稳定性、可恶化为心室颤动:(2)易致血液动力学障碍;(3)可致心肌缺血加重,使电不稳定性及血液动力学障碍进一步恶化。Ruskin认为:此类心律失常一年内病死率为70~80%。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例反复发作性持续性心动过速,均转复为窦性心律。现将典型病例及其体会介绍如下。一、发生于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AMI)者冯某,男,62岁,冠心病,Ⅲ°A—VB,反复发作阿一斯综合征,1984年3月在我院 相似文献
37.
38.
多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1975~1983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型100例报告如下,并将同期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分析。一般情况本组100列及对照组30例按全国统一诊断标准作出诊断(心脏血管疾病,1975;3(1):78)。为便于作心电图疗效评定,两组患者全部为休息或运动后心电图具有明显的心肌缺血改变。一、性别及年龄:中两医结合治疗组(甲组),男59,女41,年龄35~74岁,平均 相似文献
39.
40.
目前国内外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三尖杉酯硷类药物和 HOAP 方案的应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 ANLL)的完全缓解率(简称 CR)有明显提高。本文应用HOAP 方案加中药及骨髓腔内给药治疗 ANLL22例 CR 为77.3%,总有效率86.4%。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一、临床资料分析:自1980年3月至1985年3月共治疗 ANLL32例,均为未经选择的初治和复治成人住院患者,全部病例治疗前均经病史,体检、血液、骨髓细胞学及组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