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观察研究万古霉素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及血药谷浓度达标情况,评价新生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新生儿科2011年7月-2014年8月使用万古霉素的病史材料,对其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疗程、疗效、合并用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入选71例患儿,90.14%为多部位混合感染,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并血流感染(43.66%);病原学送检率100%,首次培养阳性率80.28%,以葡萄球菌属为主(87.67%);万古霉素首次用药后血药谷浓度达标(10~20 mg·L-1)率28.17%,未达标患者中有43.14%进行剂量调整,调整后达标率50%;万古霉素总临床有效率为90.14%,血药谷浓度未达标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2.25%,达标组有效率为47.62%;首次经验性用药未进行剂量调整组万古霉素疗程为(13.41±4.41)d,经验性剂量调整组为(18.73±9.52)d(P=0.00188)。结论: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疗效确切,但经验性用药后血药谷浓度达标率低,未达标者临床疗效差,经验性多次调整万古霉素用法显著延长患儿治疗时间,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生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以实现个体化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即用型链霉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链结法(S-P法)对25例肾上腺皮质肿瘤进行检测。结果EGFR在非瘤性病变中皮质球状带和网状带呈弱阳性表达,髓质不表达;在肾上腺皮质腺瘤中仅部分颗粒细胞呈弱阳性表达,透明细胞不表达;在肾上腺皮质腺癌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EGFR的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5年9月~2010年6月收治肺栓塞患者1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疗效情况,汇集分析比较。结果 14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7.14%。结论采用以西医溶栓、抗凝和中医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病死率较低,但确切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4.
查伟峰  周景 《中外医疗》2009,28(33):192-192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中前白蛋白、白蛋白的测定作为评价新生儿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218例足月儿和55例早产儿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结果各组之间血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差异显著。结论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同样可反映早产儿营养状况。前白蛋白是蛋白质及能量摄入更准确、更敏感的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105.
李虹义  魏振军  罗继征  郝翔  张积仁  周景 《河北医药》2009,31(20):2702-2705
目的通过观察微波消融(MWA)后各级支气管的病理变化,探讨MWA对支气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MWA,分别于消融后3 d(A组)、28 d(B组)各处死5只,观察消融区形态及大小和各级支气管的病理表现。结果B组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小于A组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纵径:t=4.911,P=0.001;横径:t=3.251,P=0.009);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微波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未出现支气管瘘;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消融后28 d呈恢复表现。结论微波消融对于二级以上支气管损伤较轻,且可于28 d有恢复趋势,CT引导下经皮穿刺MWA治疗肺部肿瘤是一种可以耐受且对大支气管影响轻微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腰骶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常发生于青、中年,好发部位为L4/5,L5/S1。临床多见患者以腰腿痛就诊,急性期患者常体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且诉求直接,临床医生在诊疗手段的选择方面易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往往选择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及口服或注射西药治疗。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多种类型外治疗法全面多样,对于急性疼痛治疗手段疗效确切,预后较好,且与常规治疗结合具有疗效增益作用。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对LDH急性期的治疗受到广泛肯定。本文将中医外治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应用研究进展汇总整理,并对今后研究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关于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运动症状与西药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等的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包括63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可有效降低UPDRSⅢ评分,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针刺还可降低震颤评分,而对降低强直评分和动作迟缓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原发性运动症状,针刺联合西药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以上结果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B超定位在脐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脐静脉置管术中应用B超定位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新生儿进行了脐静脉置管术,B超定位下置管117例(76.9%)导管尖端位置合适,均予摄X线片判断插管位置,其中84例(71.8%)导管尖端位于T8-T9,23例(19.7%)位于T7,8例(6.8%)位于T10,2例(2.7%)位于T11。结论 B超定位应用于脐静脉置管术具有无创、准确和便捷的特点,避免了新生儿多次暴露X线的机会,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乌海市成人的静坐时间、身体活动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6 521名18~79周岁成人的静坐、身体活动及代谢综合征情况。使用国际身体活动长卷(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测量静坐和身体活动情况,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定义代谢综合征。结果 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24.8%,组分1项异常、2项异常的检出率为26.45%、21.07%。50岁及以下女性,代谢综合征检出率,静坐时间<4 h/d组低于≥4 h/d组(OR = 0.64, 95% CI:0.48 ~ 0.84);组分1项异常检出率,身体活动高、中等水平组均低于低水平组(OR高 = 0.75, 95% CI:0.58 ~ 0.95; OR中 = 0.71, 95% CI:0.56 ~ 0.89);组分2项异常检出率,身体活动高水平组低于低水平组(OR = 0.69, 95% CI:0.51 ~ 0.94)。50岁以上女性,代谢综合征、组分1项、2项异常的检出率,静坐时间<4 h/ d组均低于≥4 h/ d组(ORMS = 0.56, 95% CI:0.37 ~ 0.84;OR1 = 0.63, 95% CI:0.42 ~ 0.96; OR2 = 0.66, 95% CI:0.44 ~ 1.00)。结论 乌海市成人的静坐时间和代谢综合征风险增高有关,而身体活动水平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居民膳食模式的特点,探讨膳食模式与高血压患病及防治的关系。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成人居民为调查对象。因子分析建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的大小,由低到高三分位划分为T1 (低分位)、T2 (中分位)、T3 (高分位),并应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与高血压患病及防治的关系。结果北京市门头沟区常住居民存在3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健康膳食模式、西化膳食模式和传统膳食模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每种膳食模式的T1为参照,健康膳食模式是高血压新检出的(T2:OR=0.775;T3:OR=0.726)、高血压现患未控制(T3:OR=0.717)的保护因素,西化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现患控制(T3:OR=0.696)呈负关联,传统膳食模式是高血压新检出(T3:OR=1.431)的危险因素。结论健康膳食模式是高血压新发、高血压现患未控制的保护因素,西化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现患控制负相关,传统膳食模式是高血压新发的危险因素。提倡科学合理膳食、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