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介绍了心脏外科中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技术的理论基础,搏动灌注中涉及的常用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体外循环各设备对其的影响,回顾了自该技术提出以来的动物实验成果,着重汇集了小儿体外循环临床研究的主要成果,对多器官的影响以及对预后的改善,并分析了其对临床工作的意义及指导作用,最后提出了目前搏动灌注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输血是目前临床上1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尤其对于存在严重贫血或外科大出血的患者,红细胞输注对于其生命的维持尤显重要。然而,随着血液供应短缺成为困扰全世界各国的1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临床寻找人红细胞的替代品也成为再生医学中1项重要课题。目前,替代红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细胞诱导方向,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体外诱导红细胞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障碍,特别是像干细胞增殖、珠蛋白以及成熟红细胞的低去核率等亟待解决的困难问题。本文回顾了干细胞诱导生成红细胞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并对目前可能涉及红细胞去核机制的各种研究作了讨论,为同行了解该研究的现状和下一步的方向勾勒图景、指点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在心脏移植术后因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体外循环脱机困难的患者中应用右心辅助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4例接受心脏移植术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均为心脏移植术后脱离体外循环困难,经股静脉和主肺动脉插管,建立短期右心辅助,辅助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以及射血分数(EF)等数据。结果 4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经右心辅助后MPAP,CVP明显下降,CO,MAP,EF明显上升。患者脱机率100%并顺利出院。辅助期间无机械装置故障发生,无管道血栓形成,无脑出血,脑梗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应用右心辅助能够协助右心室克服肺血管阻力,促使右心功能恢复,使得心脏移植术后脱机困难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并为后期降肺压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肺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肺支持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股动、静脉插管和Medtronic Carmeda ECMO系统对1例CABG术后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静脉-动脉呼吸支持(V-A ECMO)。对患者术中的动脉血气分析、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X线肺部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 ECMO术中维持较理想的动脉血气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ECMO19h患者恢复清醒,术中肺水肿明显改善,呼吸支持27h50mins后撤离ECMO,但术后35h死于循环衰竭。结论 V-A ECMO可提供有效的肺功能支持,并为肺部水肿的恢复和临床进一步处理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低温选择性脑灌注在主动脉手术应用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手术的108例患者[根据脑保护方法的不同分为深低温停循环组(32例)、深低温选择性脑灌注组(35例)、中低温选择性脑灌注组(41例)]的临床资料、体外循环方法和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低温选择性脑灌注组体外循环时间低于深低温停循环组和深低温选择性脑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56±24.01)min vs.(216.94±25.22)min vs.(200.09±23.80)min,P<0.05];再次开胸率也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41) vs.14.3%(5/35) vs.25.0%(8/32),P<0.05]。术后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感染、腹部并发症和截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病死率、一过性和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温选择性脑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保护方法,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降低了术后再次开胸率。  相似文献   
16.
“胎儿是个患者(Fetus as a Patient)”是国际胎儿医学倡导的宗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胎儿医学已从产前诊断发展到胎JLJ'b科。虽然宫内胎儿手术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手术后的早产是胎儿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胎羊体外循环方式对胎盘气体交换功能的影响。方法10头胎羊(妊娠120~140 d)随机分为胎盘组(n=5)和人工肺组(n=5)。胎盘组运用离心泵和胎盘建立体外循环;人工肺组运用离心泵和人工膜肺建立体外循环,转流中旷置胎盘。两组胎羊体外转流30 min。分别于转流前(T0),转流30 min(T1)、转流后1 h(T2)、转流后2 h(T3)记录胎羊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气值。结果实验过程中两组胎羊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和T2期两组胎羊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饱和度均在生理范围内。T3期两组胎羊pH值、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与T0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胎羊碱剩余结果显示进行性偏酸,人工肺组在T2,T3期较胎盘组更加偏酸,两组之间总体差异无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羊体外循环过程中胎盘作为氧合器,胎盘功能良好,但是体外循环对胎盘长期功能存在影响。旷置胎盘、使用人工氧合器并不能减轻体外循环对胎盘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CPB)搏动灌注(PP)、常温对妊娠期CPB手术的孕妇及其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PB下心脏手术的妊娠期妇女33例。灌注方式有连续性非搏动灌注(NP)组和PP组,最低温度以35℃为分界,<35℃为低温组,≥35℃为常温组。为了评价温度和灌注方式对患者的共同作用,将NP与低温设为A组,NP与常温设为B组,PP与低温设为C组,PP与常温设为D组。结果 对于温度和灌注方式对患者的共同作用,A、B、C、D四组对母体结局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灌注方式的主效应对母体术后24 h血红蛋白、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和术后24 h最高乳酸(Lac)值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患者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比NP组高9.83 g/L(95%CI:0.80~18.86);术后24 h PT比NP组少2.25 s(95%CI:0.45~4.05);术后24 h最高Lac值水平比NP组低1.96 mmol/L(95%CI:0.25~3.66)。最低温度的主效应对母体住院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都能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囊泡。该囊泡作为细胞间可溶性蛋白质、脂质、RNAs和其它生物活性分子转运的载体,代表了一种新型细胞通讯机制。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缺血性心脏病发展的多个阶段并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本文对心脏细胞和不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调控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望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