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溶血磷脂酶(LPA)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LPA(0~10 μmol/L)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4 h,RT-PCR法测定MMP-9 mRNA表达,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蛋白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LPA剂量的增加,MMP-9表达及活性,核蛋白NF-κB p65表达逐渐增强,在LPA 1 μmol/L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减弱,LP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激活NF-κB,在转录水平促进THP-1细胞MMP-9 mRNA表达,增强MMP-9活性.结论 LPA可能通过激活NF-κB,在转录水平促进THP-1细胞MMP-9 mRNA表达,并增强其活性,促进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在人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与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人冠状动脉斑块组织共41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作HE染色,根据镜下结构将斑块组织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在人粥样斑块中的表达,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结果不稳定性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要明显强于稳定性斑块(面积密度为0.21±0.04比0.16±0.02,吸光度为3.48±0.65比2.84±0.27,P<0.01);转化生长因子β1则明显弱于稳定性斑块(面积密度为0.17±0.02比0.23±0.05,P<0.01;吸光度为3.16±0.65比3.60±0.55,P<0.05);两者在斑块内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面积密度为r=-0.332,P=0.034;吸光度为r=-0.373,P=0.016),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1同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是形成不稳定性斑块的重要促进因素,转化生长因子β1则是重要的斑块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研究组)和标准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免疫肠内营养和标准肠内营养,于患者入院第1天和营养支持第10天分别检测营养相关指标: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评分指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免疫指标:IgG、IgM、IgA、CD4、CD8、CD4/CD8。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0天研究组TP、PA、Hb、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0天两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GCS、A-PACHEⅡ、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0天两组GCS、APACHEⅡ、CP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化疗引起骨髓抑制(CIM)的肺癌患者入院化疗前的常规检查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76例配对成功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后有无骨髓抑制分为试验组(38例,CIM患者)和对照组(38例,非CIM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常规检查及2周期化疗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化疗前血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神经氨酸烯醇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周期化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低的血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神经氨酸烯醇化酶水平更易出现CIM,而CIM则与短期较好的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心肌酶谱之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组采样与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且死亡者显著高于存活者。结论:血清心肌酶是评价脑梗死患者心肌损害程度的一项精确的血敏感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47.
背景:体内溶血磷脂酸存在3种受体,已有研究表明溶血磷脂酸受体1,2,3广泛分布于小鼠大脑皮质、肾脏的外髓层和内髓层、睾丸、胸腺、心脏、肺、胃、脾脏,而肝脏、小肠和骨骼肌分布较少,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多种溶血磷脂酸受体有待研究。目的: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溶血磷脂酸受体mRNA表达含量情况。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材料:选用24只C57BL/6小鼠,雌雄不限,7~8周龄,体质量(25±3)g左右,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提供。Trizol试剂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dNTP Mix、RNasin购自TaKaRa公司;M-MLV逆转录酶及缓冲系统购自Promega公司;Taq DNA聚合酶及缓冲系统购自Biostar公司;Oligo(dT)18引物购自上海生工。引物参照文献及核苷酸序列数据库设计,由上海生工合成。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综合实验室完成。20g/L氯胺酮(5mL/kg)腹腔麻醉小鼠,无菌操作取出胸主动脉段,采用贴壁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用4~6代细胞,细胞纯度达95%以上。采用RT-PCR技术测定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溶血磷脂酸3种受体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主要观察指标: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溶血磷脂酸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检测及受体种类的比较。结果:溶血磷脂酸受体1与溶血磷脂酸受体2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量相近(P>0.05)。溶血磷脂酸受体3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量为(0.53±0.05),少于溶血磷脂酸受体1和溶血磷脂酸受体2(0.79±0.05,0.82±0.06,q=23.78,26.53,P<0.01)。结论:血管平滑肌细胞存在3种溶血磷脂酸受体,溶血磷脂酸受体1与溶血磷脂酸受体2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量没有差别,而溶血磷脂酸受体3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量少。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拮抗Toll样受体4(TLR4)观察其对于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p65表达的影响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取THP-1细胞,LPA以不同浓度水平(0~10μmol·L-1)刺激4 h,或1μmol·L-1浓度刺激不同时间(0~8 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因子TNF-α,随后在LPA (1μmol·L-1)条件下分别予不同浓度TLR4单克隆抗体(TLR4 mAb)(5,20,30 mg·L-1)干预THP-1细胞,观察其对LPA诱导的核蛋白NF-κB p65表达及TNF-α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 LPA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TNF-α分泌,并可诱导THP-1细胞NF-κB p65活化,予TLR4 mAb阻断TLR4后,可显著抑制NF-κB p65表达及TNF-α分泌。结论 LPA可经由Toll4/NF-κB信号途径激活单核细胞,最终引起TNF-α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建立大鼠主动脉分化表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原代培养,为研究VSMC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 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胸主动脉中膜,组织贴壁法在Ⅳ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瓶内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消化、过滤、离心,收集从组织块分离的单个细胞后,接种于含0.2%小牛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DMEM培养液的层粘连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1天后将培养液更换为不合血清及生长因子的DMEM.结果 根据细胞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兴奋剂刺激引发的收缩反应、分化型VSMC标志基因的检测,证实为分化型VSMC,分化状态可持续1周以上.结论 在组织贴壁法基础上,改变培养环境,可使VSMC较长时间保持于分化状态,是研究VSMC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50.
颞叶癫痫是成人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目前诊断癫痫的方法仍然以症状、电生理居多,脑电图检查中,发作期间的癫痫样放电是诊断癫痫的重要依据,但患者发作期较为短暂,捕捉异常脑电波信号具有一定困难,因此某种程度上,需要借助MRI进一步诊断。但仅依靠普通MRI检查在识别这些患者的癫痫发生区方面仍存在固有的困难。然而,借助改进的定位技术,颞叶癫痫通常可以正确识别。近年来,对于颞叶癫痫的研究已经转移到“功能”磁共振上。在“静止状态”下与大脑打交道。本文对目前可以分析颞叶癫痫患者静止状态的fMRI数据的诸多方法进行概述,包括低频振幅、基于种子的功能连接分析、区域同质性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图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