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手卫生情况调查问卷及现场观察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及执行情况.方法 通过不计名当场回收问卷形式评估手卫生相关知识,并现场观察了解手卫生实际执行情况.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3份,实际回收203份.在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医护人员自评洗手率分别为33.5%和52.7%,其中医护人员吃饭前、上厕所前后、下班前洗手率大于90%,接触病人后洗手率为70.4%,其中接触体液及血液后的洗手率为100%,明显高于未接触体液者.而实际现场观察到的总洗手率为58.8%,调查问卷及现场观察两者结果基本一致.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率以医师最高,为85.7%(P=0.002),接触患者直接范围之后的手卫生执行率以护士为最高,为44.2%(P=0.009).不同科室间,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及接触病人直接范围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均以血液科最高,分别为68.4%、72.7%及94.2%(P=0.000);接触病人后以内科监护室及血液科的手卫生执行率最高,为86.5%及82.9%(P=0.000).大部分被访者对手卫生院内感染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无人答全问卷中相关院内感染英文缩写的全称,只有3.4%的被访者表示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1人(0.5%)表示每次洗手时间>30 s.结论 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理论上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实际洗手依从性有待增强;应加强相关指导,提高洗手依从性,减少院内感染,有效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及病人安全,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性发育不良症(PPRD)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5例确诊PPRD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5例患儿中男1例、女4例,发病年龄3~5岁,确诊时年龄8~12岁。均存在手指指间关节增大,1例走路时步态异常,4例存在跛行,病程中均有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5例患儿炎症指标均正常。X线检查示5例患儿均出现手指关节干骺端膨大,骨密度降低;脊柱椎体前端变尖变扁,部分椎间隙变窄,1例椎体呈子弹头样改变。5例患儿均存在WISP3基因突变,1例为c.397_404del CAAGTGTT(纯合);2例为NM_19829.1:c.700TC,p.Trp234Arg(母亲杂合),NM_19829.1:c.1054TC,p.Ser352Pro(父亲杂合)复合杂合突变;另2例为c.589+2TC(母亲杂合),c.667TG,p.Cys223Gly(父亲杂合)复合杂合突变。除c.667TG和c.589+2TC外,余3个为未报道的新突变位点。结论 PPRD的临床特点为多关节的非炎症性膨大和运动障碍;放射学特征性改变为关节骨骺端增大、发育异常和椎体变尖变扁;在临床特点和放射学典型改变基础上,结合WISP3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诊断。该研究发现了3种新的WISP3基因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白蛋白、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及血浆中氨基酸浓度的关系,以利于早期发现脓毒症患儿的营养不良,为其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脓毒症组(52例)、严重脓毒症组(41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0例).在使用血制品及营养支持前测定各组患儿血浆中自蛋白、氨基酸浓度及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均存在低蛋白血症,其IL-6、IL-8和TNF-α浓度分别为(193.95±74.11)ng/L、(481.33±186.58)ng/L、(21.00±9.43)ng/L,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其天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含量分别为(23.6±8.5)μmol/L、(6.1±4.7)μmol/L、(101.4±60.6)μmol/L,明显低于脓毒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儿均存在低蛋白血症,其天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等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对其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可能会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5.
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儿童多动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托莫西汀与利他林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甩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托莫西汀组与利他林组的患者在治疗12周末多动指数总分和行为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在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和注意缺陷,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6.
梗阻性肾积水可分为单纯性积水和肾盂积脓两种类型。当单纯性肾积水合并感染时积水变为脓性称肾盂积脓、脓肾,其声像图表现各异。鉴别肾积水是否合并感染可以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信息。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超声诊断42例梗阻性肾积水声像图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及文献,得出其声图特点及其如何鉴别单纯性肾积水和肾盂积脓。  相似文献   
107.
摘 要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大鼠血浆中阿法替尼浓度的UPLC MS/MS方法。方法: 选择用乙腈沉淀的蛋白质样品进行样品处理并运用Waters XEVO TQD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和CORTECS BEH C18柱(50 mm×2.1 mm, 1.6 μm)分离分析物。流动相由乙腈和水(0.1%甲酸)组成,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40℃,内标为来那替尼。采用正离子电喷雾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分析物进行定量,目标碎片离子为阿法替尼m/z 486.19→112.1,来那替尼(IS)m/z 557.3→112.15。结果:阿法替尼在1 2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1),定量下限为1 ng·ml-1。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9.51%,阿法替尼从血浆中回收率高于77.1%。大鼠灌胃给药和静脉给药阿法替尼后,t1/2分别为7.19 h和2.69 h,Cmax分别为97.78 ng·ml-1和123.37 ng·ml-1,AUC(0-∞)分别为1 505.4 ng·h·ml-1和405.55 ng·h·ml-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灌胃和静脉注射10和2 mg·kg-1剂量的阿法替尼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张国勇  王双虎  张青莲  周云芳 《中草药》2016,47(14):2482-2487
目的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6种亚型活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组,实验组ip给予参麦注射液(10 m L/kg),对照组ip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诱导7 d,分别以非那西丁、安非他酮、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美托洛尔和咪达唑仑作为CYP1A2、CYP2B1、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探针药物。UPLC-MS/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采用DAS3.0软件估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那西丁、安非他酮和奥美拉唑的AUC0~∞、CL和Cmax显著降低(P0.05),甲苯磺丁脲、美托洛尔和咪达唑仑的AUC0~∞、CL和Cmax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大鼠CYP1A2、CYP2B1和CYP2C19亚型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CYP2C9、CYP2D6和CYP3A4亚型的活性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原发性红斑肢痛症(PEM),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整理分析1例10岁PEM女童的临床表现、SCN9A基因分析和随访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双下肢端烧灼样疼痛4年伴阵发加剧,皮肤呈暗红色,肤温高,局部皮肤溃疡结痂,有阳性家族史。基因分析证实存在SCN9A基因突变。经口服慢心律治疗后,症状渐改善。结论 PEM以双下肢端皮肤发红、肤温升高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特点。可通过基因分析确诊。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不一。慢心律可作为治疗PEM的推荐用药。症状无改善者可试行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部分有效。  相似文献   
110.
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给予哌罗匹隆片,po,起始剂量4 mg&#8226;d-1,最大剂量48 mg&#8226;d-1,平均(28.0±8.0) mg&#8226;d-1. 对照组给予奎硫平,初始剂量100 mg&#8226;d-1,最大剂量750 mg&#8226;d-1,平均(650.0±75.0) mg&#8226;d-1. 两组治疗均8周.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相关辅助检查评价耐受性. 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PANSS分由治疗前 (92.4±22.6) 分降为(41.0±13.3)分(P<0.01);对照组PANSS总分由(92.5±23.1)分降为 (40.1±12.5)分(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0.0%和8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和26.7%(P>0.05). 结论 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