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3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54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178篇 |
内科学 | 225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47篇 |
特种医学 | 4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5篇 |
综合类 | 416篇 |
预防医学 | 143篇 |
药学 | 12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42篇 |
肿瘤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目的 观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 lung lavage,WLL)治疗电力行业Ⅰ期尘肺和观察对象(0+期)的临床疗效,探讨该项技术对早期尘肺的治疗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993至2002年经WLL治疗的172例(275例次)Ⅰ期尘肺和观察对象(0+期)资料.分双侧同期WLL、单肺分期WLL和单侧肺WLL 3组.总结分析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胸片、灌洗回收液实验室结果及灌洗术中、术后记录,并对资料完整的术后随访1年临床症状和1、2、5、10年胸片、肺功能结果与术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2例Ⅰ期尘肺和观察对象(0+期)实施275例次WLL,30例Ⅰ期尘肺每侧肺清除游离二氧化硅量为(209.27±212.17)mg,与23例观察对象(0+期)[(8.92±4.87)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期尘肺和观察对象清除细胞总数分别为8.45×1 07个和9.48×107个,吞尘肺泡巨噬细胞均占92%以上.双侧同期WLL术中、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和单肺分期W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均在55%以上.与单侧肺灌洗比较,双侧肺WLL术后1、2、5、10年随访Ⅰ期尘肺和0+期者胸片稳定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肺WLL术后2、5年Ⅰ期尘肺胸片稳定率明显高于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肺通气功能指标术后1、2、5、10年与术前比较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WLL能清除早期尘肺支气管肺泡腔内沉积的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及吞尘肺巨噬细胞,减轻肺内矽尘负荷.(2)早期尘肺WLL后临床症状可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其肺功能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3.
通过电路分析 ,对逆变器的电路故障检修思路大致归为3个要素。1确保触发脉冲的大小 ,周期 ,相位正确。脉冲幅度过小不易触发 ,过大则损坏控制极。周期过大 ,虽有利于触发导通 ,但也极易造成误触发使逆变桥短路。脉冲相位最重要 ,好在现代大型X光机上设计的触发电路比较完善 ,CPU一旦发现触发相位有问题就会及时关断触发电路并报错 ,检修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其波形即可。2逆变桥的谐振频率是否正确。每个机型的谐振频率都有一个确定的范围 ,超出其范围都会造成逆变桥短路。例Polydoros50S型X光机 ,灯丝逆变电路发生严重短路故障 ,原认为是… 相似文献
94.
辣木叶来源于热带植物辣木Moringa oleifera,以叶入药,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现代研究显示辣木叶含有丰富的黄酮、多糖、多酚、生物碱等功能成分,具有明确的抗氧化、抗菌、降糖、抗高脂血症等药理作用。辣木叶及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诱导棕色脂肪组织生成、提高胆汁酸结合能力等途径达到抗高脂血症作用。综述辣木叶及其有效成分抗高脂血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该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研究药物代谢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关系,阐明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PCR-DS)方法分析101例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病例组)及107例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对照组)的MnSOD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它们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与MnSOD编码基因47位碱基T/T基因型(OR:0.68,P>0.05)、T/C基因型(OR:1.03,P>0.05)比较,47位碱基C/C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OR值为5.77(P<0.05)。结论 MnSOD编码基因的47位碱基CC基因型有可能是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方案在不同介入时点对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中医综合方案与卒中单元模式下的西医方案作对照,研究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共260例,2组在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观测时点对NIHSS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疗效评价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0、7、14、21和90天5个时间点NIHSS量表评分的变化。中医组患者NIHSS评分在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观测时点与西医组比较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05)。结论中医综合方案不同介入时间干预脑梗死患者,在改善脑功能缺损程度方面较西医常规方案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针刺组(24只)、药物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分别于3h、6h、48h(每时段8只)予“贺氏三通法”针刺,药物组于5h、48h予香丹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模型制备成功后72h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IL-18和IL-1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8h针刺组IL-18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48h针刺组IL-1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组与相应时间介入的药物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贺氏三通法”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8和IL-1水平,提示“贺氏三通法”可能通过调节IL-1、IL-18的紊乱,参与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9.
"贺氏三通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IL-18和IL-1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贺氏三通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针刺组(24只)、药物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分别于3 h、6 h、48 h(每时段8只)予"贺氏三通法"针刺,药物组于5 h、48 h予香丹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模型制备成功后72 h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USA法检测血清IL-18,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含量.结果 模型对照组IL-18和IL-1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8 h针刺组IL-18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48 h针刺组IL-1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组与相应时间介入的药物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贺氏三通法"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8和IL-1水平.提示"贺氏三通法"可能通过调节IL-1、IL-18的紊乱,参与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