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的因素.方法 采取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对某医院5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工作适应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下降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职称、超时工作、通勤时间、工作冲突、心理需求、物理环境、工作危险、工作负荷、工作前景、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P<0.05,OR=1.030~2.237);增强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的因素是社会支持(P<0.01,OR=0.912).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5个因子是超时工作、心理需求、社会支持、物理环境和工作危险.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预测方程为:Logit(P)=-11.357+1.011x1+0.335x2-0.076x3+0.260x4+0.129x5.结论 影响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各项应激因子,降低危险因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抢救创伤所致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40例需人工辅助通气但意识或自主呼吸未完全消失的急性创伤患者,选择内径6.5~7.0mm气管导管,平卧或半坐卧位,病情允许的患者给予表麻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mg/kg,病情危急者只需在导管前端涂抹少许石蜡油,头部轻微前屈或后仰,依气流声强度调整导管方向,在气流声最强处吸气时将导管插入声门,统计3min内成功例数,3min内未能完成或操作过程呼吸停止者改经口明视插管,接急救呼吸机后作进一步处理。结果40例患者中33例3min内完成,7例改经口明视插管,4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盲探气管术在创伤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抢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66例)和厄贝沙坦组(65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PⅠCP、PⅢNP的含量,采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参数。另选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血清PⅠCP、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常规治疗组1、2、4、8周末和厄贝沙坦组1、2、4周末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心房收缩流速(VE/VA):发病第2天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降低血清PⅠCP、PⅢ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连续硬脊膜外镇痛与腰硬联合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该院的88例行无痛分娩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88例行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4例行无痛分娩产妇实施连续硬脊膜外麻醉镇痛,实验组44例行无痛分娩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析比较两组行无痛分娩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满意度评分、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行无痛分娩产妇在麻醉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44例行无痛分娩产妇剖宫产率(20.45%)略高于实验组(13.64%),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行无痛分娩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无痛分娩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能显著缩短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且不会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抗转化生长因子β1 U1snRNA嵌合型锤头状核酶的细胞外切割活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设计针对TGFβ1的锤头状核酶,然后把合成的核酶片段克隆入含有U1 snRNA启动子/增强子和终止子的U1 snRNA核酶载体中。通过RT-PCR扩增获得TGFβ1的部分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T载体中T7启动子的下游,体外转录获得核酶和靶RNA,转录过程中掺入同位素,通过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化回收。[32P]标记的核酶与靶RNA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切割反应,变性PAGE电泳,放射自显影,分析反应结果。结果: 活性的U1 snRNA嵌合型核酶(U1Rz803)在生理温度下具有良好特异的切割活性; 而点突变型核酶U1Rz803m没有切割活性,因此这些结果显示U1Rz803设计是正确的。结论: 本研究中制备的U1Rz803具有良好的特异催化切割活性。U1 snRNA嵌合型核酶U1Rz803有望在胞内抑制TGFβ1的表达,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血病原代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骨髓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并给与合适的方式化疗,评判疗效.结果白血病细胞中survivin mRNA 阳性率为68.9%(31/4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73.3%,较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63.6%稍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survivin mRNA 表达率很高,可达80.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则为66.7%,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0.0%(P<0.05).在22例AML患者中,survivin mRNA表达阴性者接受2个疗程化疗后缓解率(CR)87.5%,明显高于表达阳性患者的64.3%.在15例ALL患者中也有类似的结果,CR分别为100%和81.8%.CML患者中,survivin mRNA阳性的4例中有2例两年内发生急变;CLL患者病情均较稳定.结论survivin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有较高的表达,并与疗效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食管心房调搏房室结双径路前向传导电生理特征的研究湖北省宜昌市长江葛洲坝工程局中心医院张育丽,洪镇杰,鲁远慧,吴耀辉,陈林,任宏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是许多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成人检出率10%。本文旨在通过食管心房调搏研究双径路前向传导的一些电生理特征。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以有核细胞为研究对象,用Alexa-488标记嗜水气单胞菌溶素变异体(FLAER)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方法,并与传统CD55、CD59检测比较.方法 联合FLAER和CD45、CD33直接检测PNH患者和非PN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表面糖化肌醇磷脂(GPI)锚的缺失率,同时检测红细胞CD55、CD59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建立了基于有核细胞的FLAER流式检测法.与传统的CD55、CD59相比,FLAER检测更敏感,在流式图上更清晰明显;对于微小PNH异常克隆,单核细胞FLAER法更敏感(P<0.05).结论 有核细胞FLAER多参数流式法检测PNH异常克隆更直接更灵敏、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深血液科临床研究者对《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认识,确保药物临床试验规范进行。方法:根据核查国内多家中心血液科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的经验,结合笔者参加的临床研究,谈谈笔者的体会。结果:从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入手,高度重视临床试验的细节,是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完成的关键。结论:血液科的临床试验往往时间较长,需要评价的指标很多,更需要血液科临床研究者认真细致,注重细节,才能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尼可地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耀辉  王梦洪 《四川医学》2005,26(11):1320-1321
目的评价钾通道开放药尼可地尔对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完全缺血前、缺血过程中及再灌注过程中分别静脉注射尼可地尔10mg/kg。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30min后松开进行再灌注360min,处死动物。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变化,并进行电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尼可地尔使再灌注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同时减少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释放。心肌电镜检查对照组细胞肌纤维及线粒体损伤明显,尼可地尔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尼可地尔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