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46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46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初步视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新方法,本文主要探讨HIFU联合TACE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文观察了19例HIFU联合TAE/TACE治疗恶性实体肿瘤,14例术中B超监测出现明显回声增强。根据患者术前后的临床症状、B超、肝功能检查、AFP、MRI等评价HIFU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AFP呈不同程度下降,MRI示肿瘤体内血供减少,肿瘤有不同程度坏死,部分瘤体直径缩小。仅少数患者有轻度的局部烧伤,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HIFU对实体肿瘤有确切疗效,TAE/TACE和HIFU在肿瘤治疗中有协同作用,新鲜碘油沉积可能在其中起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2.
经PCS联合灌注羟基喜树碱在中晚期肝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植入系统(PCS)对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植入PCS至肝靶血管,经PCS化疗灌注和(或)中栓塞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25例,转移性肝癌17例,每4~6周为一疗程。结果:45例患者经PCS治疗后生存期6~20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有效率(CR+PR)66.6%(30/45)。并发症有留置管滑脱2例,留置管移位 相似文献
23.
将102例Ⅰ~Ⅳ期鼻咽癌初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和实验组(IP 放疗)。实验组每天用IP注射液8ml(含IP提取物80mg)加在5%G.S.250/500ml里,静脉清注,注后2小时予以放射。 1.鼻咽肿瘤的消退:治疗后2~3个月内实验组鼻咽肿瘤肉眼及CT的全消率各为100%和57.1%,明显高于对照相的结果71.2%和29.5%,说明IP合并放射有加快鼻咽肿瘤消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肝延迟增强CT扫描的机理与肝组织的聚碘功能有关。1985年以来,我们对100余例疑有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了延迟增强CT扫描,发现除了肝组织具有聚碘功能外,至少还有三种肝病变有显著聚碘功能,包括腺瘤样肝硬化结节,局灶性节状增生,某些类型的肝脂肪变。本文报告了13例该类病变的CT延迟增强扫描征象,并对其机理,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前瞻性研究,对一组原发性肝癌病人分别进行CT平扫、常规增强和延迟增强(简称DICT)扫描。结果表明:DICT扫描较平扫和常规增强扫描显示更多的病变;DICT显示癌变的清晰度优于平扫和常规增加;DICT较平扫和常规增强扫描更为准确地反映癌瘤侵犯的范围。 相似文献
27.
29.
目的 探讨肝脏转移瘤经导管药盒植入系统 (PCS)介入化疗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植入PCS至肝靶血管 ,经 PCS化疗灌注和 (或 )化疗栓塞治疗 41例 ,其中结肠癌肝转移 18例 ,鼻咽癌肝转移 11例 ,直肠癌肝转移 7例 ,胃癌肝转移 5例 ,每 4~ 6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后生存期 6~ 2 1月 ,中位生存期 13个月 ,有效率 (CR PR) 6 8.3% (2 8/41)。并发症包括 :留置管滑脱至主动脉 3例 ;留置管移位至胆管 2例 ;切口裂开 1例 ;药盒植入部位组织坏死 1例。皆未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及导管堵塞现象。结论 经 PCS对肝脏转移瘤进行介入化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毛冬青(IP)作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增敏剂的临床观察(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采用毛冬青(IP)对10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其目的是观察IP对鼻咽癌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IP+放射组在治疗后2~3个月内鼻咽肿瘤肉眼和CT的全消率分别为100%和57.1%,均明显高于放射组(71.2%和29.5%);颈淋巴结消失时的平均放射剂量也明显低于放射组,增敏比达1.54;临床Ⅲ、Ⅳ期的全消率也以IP+放射组为高。说明IP能提高放射对鼻咽癌原发肿瘤及颈淋巴结的近期灭癌效应(尤其对中晚期者效果更好)。本文还显示使用IP联合放射是安全的,不但不会增加皮肤和胃肠道的放射反应,而且对口咽粘膜反应还有一定减轻作用。对IP的放射增敏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