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2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的强化降糖治疗应区别对待。病程较短或初诊糖尿病患者,在无冠心病证据或合并多个危险因素的情况下,长期的强化降糖可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但对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已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强化降糖不一定受益,甚至有害。  相似文献   
32.
一、概述 糖尿病心肌病(DC)最早是由Rubler等~([1])于1972提出的.DC的可能病因包括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IR)、心脏小血管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心肌纤维,凋亡及坏死等,其中IR在D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最终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纤维化、胶原沉积等病理变化.因此,DC的治疗可结合已有的有关DC的研究成果,并以其特有的发病机制为靶点,早期干预并逆转代谢异常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将是防治DC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3.
高脂血症患者纤溶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纤溶酶源激活剂的抑制物(PAI)产生增加。Hoffmeister等人提出,纤溶储备功能可能在纤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已发展为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纤溶储备功能的改变及降血脂治疗对其的影响。 一、临床资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34.
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易发心力衰竭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STZ诱导的血糖不加控制的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易发心力衰竭(HF)的机制。方法217只SD大鼠随机分组,糖尿病组经腹腔内注射链脲酶素(STZ,65mg/kg)诱导糖尿病,10周后所有AMI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确定AMI前和AMI后1天,7天,14天,28天,56天做为实验观察时间点,观察大鼠的生存率,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心肌纤维化测定及左心肥厚的评估。结果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糖尿病大鼠的死亡率、左心功能恶化及左室重构的速度均较非糖尿病大鼠显著。在早期阶段,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相似,而1月后却出现显著差别。结论糖尿病加速了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AMI后心脏重构的进展。  相似文献   
3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46岁。原发高血压史 6年 ,血压最高达 2 5 0 / 1 5 0mmHg( 1mmHg =0 .1 33kPa) ,一直以福辛普利 1 0mgbid控制血压在 1 40~ 1 2 0 / 1 0 0~ 80mmHg ,否认糖尿病、高脂血症 ,无烟酒嗜好。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胸前区憋疼 ,向左肩、后背放射 ,持续 1~ 2min ,经舌下含化速效救心丸缓解。入院当日再次发作剧烈胸前区疼痛 ,伴大汗、恶心 ,持续 3h不缓解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和V4~ 6、V7~ 9导联ST段抬高 0 .1 5~ 0 .40mV ,心肌肌钙蛋白T亚基 ( + )。诊断 :急性下壁、侧壁、后壁心肌梗死。发病 4h行急诊PCI。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36.
急性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的形成及糖尿病对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及糖尿病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阜外医院介入治疗中心收治的AMI后3个月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病变仍完全闭塞者共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有无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的时间以及侧支循环与梗死相关病变部位、梗死前心绞痛和室壁瘤形成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合并(48例)与不合并糖尿病(162例)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不同。侧支循环的评价采用计分法。结果 AMI后2周内42.8%的患者可见侧支循环,第3周达60.0%,1个月时高达75.3%,说明AMI后2周即有侧支循环的形成,多数形成于3-4周。梗死后1-3个月左室造影显示有室壁瘤形成的11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中只有2例可侧支循环(18.2%),而无室壁瘤形成的87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中83例可侧支循环(95.4%)。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梗死后第4周方可见侧支循环。48例糖尿病患者侧支循环计分平均0.35,只有9例可侧支循环(18.8%);而162例非糖尿病患者侧支循环计分平均2.42,140例有侧支循环形成(86.4%)。结论 AMI后如梗死相关病变仍完全闭塞,绝大多数于3-4周形成侧支循环。室壁瘤患者很少形成侧支循环,糖尿病影响侧支循环的建立。  相似文献   
37.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比较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与佐他莫司洗脱支架(ZES)置入后1月内新生内膜覆盖情况。方法 18只中华小型猪平均分为3组,每只猪分别在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随机置入SES和ZES支架各一枚,3组实验动物分别在第7天、14天、28天进行OCT检查,测量新生内膜厚度、支架内面积、管腔内面积、新生内膜面积、面积狭窄百分比和新生内膜覆盖率,比较ZES与SES置入后1月内新生内膜覆盖情况。结果 OCT测量结果显示,支架置入7天和14天时,ZES与SES两种支架丝表面新生内膜厚度和新生内膜覆盖率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同样支架术后28天时ZES与SES支架丝表面新生内膜厚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244.3±282.3μmvs136.3±91.1μm,P<0.001),新生内膜覆盖率存在显著差异(94.88%±2.93%vs90.96%±4.35%,P=0.008)。结论在支架置入后1个月内,ZES与SES比较新生内膜增生更显著,支架丝表面新生内膜覆盖率更高。  相似文献   
38.
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罗布考(probucol)1977年作为调整脂代谢药物在美国上市以来,临床研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不仅是独特的调整血脂代谢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近来发现具强抗氧化作用,可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rorcutaneous transluminal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再狭窄,现综述如下。1 调整血脂代谢作用吴海英等报告应用普罗布考500 mg/次,日2次,治疗33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周和9周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分别下降了26.2%和25.0%(P均<  相似文献   
39.
本文报告HBsAg多肽的分离,各个多肽的分子量和它们的抗原性,并对一些主要多肽作为乙型肝炎疫苗的可能性进行讨论,认为HBsAg的多肽有可能作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40.
在很多国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比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更普遍的治疗方法,其例数还在不断增加。一位介入治疗专家一天可能要治疗4~6位复杂、多支病变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不同的球囊、支架和其他设备经外周动脉通过直径2mm的导管送入。该方法的成功率大于95%,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几个小时后患者就可活动,并经常在当天或次日出院。而且目前再狭窄率也正在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