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血浆MMPs活性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本研究观察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活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院1999年~2003年共有明确病理结果、无基础疾病史并经检查排除相关疾病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4例,所有患者行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肿瘤侧腺叶全切加夹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依照病理结果分组,并用明胶酶谱法测定患者血浆MMP-2和MMP-9活性.检测结果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浆MMP-2(62 KD)和MMP-9(82 KD)活性(71.93±11.72、15.50±6.0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5.16±6.63、7.27±2.30)(P<0.001);包膜及包膜外浸润组的血浆MMP-2(62 KD)和MMP-9(82 KD)活性(70.46±13.04、14.67±6.13)明显高于包膜内浸润组(35.43±7.92、8.04±4.23)(P<0.001);而肿瘤直径≥1cm组和<1cm组血浆MMP-2(62 KD)和MMP-9(82 KD)活性(55.43±20.38 vs 59.30±20.77,10.85±5.72 vs 13.71±6.77)无显著差别(P>0.05),各组之间MMP-2(62 KD+72 KD)和MMP-9(82 KD+92 KD)活性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明胶酶的活化形式MMP-2(62 KD)和MMP-9(82 KD)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与侵袭有关,和肿瘤的大小无关,可作为术前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超重、肥胖(OW、Ob)及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ELISA法测正常糖耐量(NGT)组52例及IGR组58例的血RBP-4水平。结果各组RBP-4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腰围、WHR、HOMA—IR、TG、FPG正相关(r分别为0.289、0.322、0.377、0.41、0.432,P均〈0.01);FPG、TG、WHR为其独立相关因素(r^2分别为0.186、0.305、0.340)。结论OW/Ob及IGR者血RBP-4升高,FPG、TG、WHR为其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应用瞬时波强技术(WI)结合Tei指数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T2DM+EH)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多普勒组织成像和颈动脉WI检测,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W2明显增高(P<0.01),W1增高(P<0.05),Tei指数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EH组与对照组比较:W1值明显增高(P<0.01),W2增高(P<0.05),Tei指数增高(P<0.05).T2DM+EH组与T2DM组比较:W1增高(P<0.05),W2呈降低趋势,Tei指数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瞬时波强技术结合Tei指数可以无创、全面评价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心室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4.
二甲双胍致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诱发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和第二医院近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例二甲双胍诱发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相关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9例文盲,所有患者平时服药不规律,血糖控制不佳且很少监测血糖;10例患者发病均有明确诱因;5例患者入院后行10~18h床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抢救成功出院9例,死亡1例。结论对高龄、依从性差、未定期监测血糖的患者,即使无明显的二甲双胍禁忌证,也应慎用;在应用二甲双胍前一定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对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双胍类药物;CVVH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疗效确切,危重患者血压虽未达正常范围但相对稳定时,也应考虑CVVH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分析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左室射血分数(LVEF)> 50%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 EH)患者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A),DT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Aa),WI检测右颈总动脉瞬时减速度波强(W2),对比分析三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Ea减低(P<0.05),E/Ea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2明显增高(P<0.01).T2DM+ EH组与对照组比较Ea明显减低(P<0.01),E/Ea明显增高(P<0.01),W2增高(P<0.05).与T2DM组比较,T2DM+ EH组E/Ea增高(P<0.05),Ea、W2呈减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 EH组、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Aa呈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技术联合DTI可以无创、全面地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影响因素及与颈动脉钙化斑之间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97例,采用DXA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低骨量组颈动脉钙化斑发生率高于正常骨量组(P<0.05).年龄(OR =4.47,P<0.05)、颈动脉钙化斑(OR=3.41,P<0.05)是男性患者髋部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4.19、32.99,P<0.01)、绝经年限(OR=11.98、36.81,P<0.01)、颈动脉钙化斑(0R=4.25、3.16,P<0.05)是女性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颈动脉钙化斑呈负相关,低骨密度患者发生颈动脉钙化斑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探测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细微结构及脉络膜结构的早期变化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共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7例(72眼),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0例(40眼)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27例(32眼)。招募年龄、性别及屈光度匹配的正常被检者39例(39眼)作为对照组。使用RTVue-OCT放射状扫描所有被检者黄斑区获得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6mm范围的视网膜及脉络膜的三维图像,用本实验室自行编写的分析程序将视网膜分为8个亚层,并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进一步将6mm圆形区域分为3分环(中央环、内环、外环)和9分区(C、S1、T1、I1、N1、S2、T2、I2、N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两两比较LSD-t检验分析各组间各区域的平均厚度差异。结果NDR组和NPDR组的黄斑区视网膜总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DR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C、N1、T1和T2区较对照组显著变薄(均P<0.05),内核层的S2和T2区增厚(均P<0.05)。在NPDR组内核层的增厚更加明显,内环N1、I1区以及外环各区S2、T2、I2、N2均显著增厚(均P<0.05)。除中央区外,NPDR组的肌样体椭圆形区域层在内外环各区均出现显著变薄(均P<0.05)。此外,无论是NDR组还是NPDR组,黄斑区9个区域的脉络膜均较对照组显著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CT能有效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亚层及脉络膜结构的早期改变。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显著视网膜结构改变时即已发生大范围脉络膜损害,推测脉络膜厚度可能是预测糖尿病患者出现早期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8.
危重病人血脂代谢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观察危重病人血脂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6例危重病人和28例健康者(对照组)血脂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危重病人血浆TG明显于对照组(P<0.01),TC、LDL-C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危重病人血脂明显降低,其水平可以作为危重病人估计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40例和大量自蛋白尿组(CP组)35例,同时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IGT)组40例和正常对照(NC)组30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TGF-β1、MMP-2、MMP-9、TIMP-1和Ⅳ型胶原(IVC)含量。结果IGT组和NA组HGF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而MA组与CP组含量显著低于NC组(P〈0.01),以CP组含量最低;NA、MA和CP组TGF—β1含量显著高于NC组与IGT组(均P〈0.01),以CP组含量最高;2型糖尿病3组间HGF和TGF-9、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P组和MA组MMP-2、MMP-9含量显著低于NC、IGT及NA组(P〈0.01),而TIMP-1与IVC含量显著高于NC、IGT和NA组(均P〈0.01)。结论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存在HGF与TGF—β1、及MMP/TIMP系统的失衡,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应用应变-血压指数评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胫前动脉弹性改变的特点.方法 病例分为4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DM+EH组),糖尿病患者30例(DM组),高血压患者30例(EH组),健康对照组30例(NC组),对所有被检者右侧胫前动脉进行应变和应变率成像(Xstrain),获得胫前动脉内膜的最大圆周应变,同时测量被检查段动脉的血压,计算应变-血压指数,然后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组胫前动脉应变-血压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M+EH组<DM组<EH组<NC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胫前动脉的应变-血压指数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609,P=0.001;r=-0.512,P=0.001;r=-0.547,P=0.001;r=-0.671,P=0.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胫前动脉弹性改变较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明显,应变-血压指数可用于评价中型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