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2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根据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分两组,即伴胰岛素抵抗的IR组18例和不伴胰岛素抵抗的NIR组24例。所有患者服用血脂康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FPS、FINS、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TC/HDL-C均显著下降(P<0·001),HDL-C有所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05);IR组FPS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05),FINS、Homa-IR明显下降(P<0·005),而NIR组FPS、FINS、IR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不仅有调脂作用,同时还可改善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外周血中HBVcccDNA存在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微流芯片法检测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例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清HBVM、HBVDNA、HBVcccDN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cccDNA。结果17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12例肝移植患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中HBVcccDNA检出率分别为10/17、7/17和1/12、8/12,血清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2/17、0/12。结论血清HBVcccDNA的来源可能不只是肝组织;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外周血PBMC中HBVcccDNA低于血清HBVcccDNA及HBV DNA,HBVcccDNA、HBV DNA二者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判断病毒复制;肝移植术后血清病毒复制不活跃,外周血低滴度HBVcccDNA的存在可能为乙型肝炎的复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每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化学发光法测量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质量,并根据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及体质量指数(BMI).比较阴阳两虚型患者IRI与BMI的相关性.结果 阴阳两虚组患者IRI、IAI、BMI较阴虚燥热组和气阴两虚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阴阳两虚组患者的BMI与IRI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696(P<0.01),二者有典型的相关性.结论 IR 在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从中医辨证分型来看IR与阴阳两虚型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阴阳两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体重变化、腰膝酸软、肢体困重为主要共同症状。  相似文献   
55.
110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平  陈志斌 《临床荟萃》1996,11(5):236-237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研究中,血清中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代谢异常已为人们所关注。但各项血脂、载脂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国内外均有不完全相同的报道。本人对11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并以63例年龄相近的健康人为对照,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CCP)在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 10 5例RA及 98例其它自身免疫病和 3 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抗CCP检测 ;同时用免疫散射浊度法对各组类风湿因子 (RF)进行检测。结果 :RA中抗CCP抗体阳性率 81% (85 / 10 5 ) ,RF阳性率 75 %(76/ 10 5 ) ;正常组和其它风湿性疾病抗CCP的阳性率为 3 .1% (4 / 12 8) ,RF的阳性率为 2 5 % (3 2 / 12 8)。结论 :抗CCP抗体对RA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实用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58亚型的方法。方法:根据HPV16和HPV58亚型的序列特异性各设计一对引物和一对型特异性双链置换探针,采用实时荧光PCR扩增后,通过非高分辨的融解曲线分析在同一荧光通道内有效区分两种HPVDNA基因亚型。结果:1ng/μl、0.1ng/μl和0.01ng/μlHPV16和HPV58模板荧光PCR扩增及融解曲线分析显示,融解曲线分析较定量扩增更灵敏、特异。HPV16和HPV58融解曲线对应的Tm值分别为83.5°C和87°C。结论:所建双链置换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检测HPV16、58亚型的方法灵敏、特异,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肝衰竭(LF)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LF患者52例,测定血清VEGF、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等指标,算计MELD分值,分析血清VEGF与MELD分值关系,以及两者对LF预后判断。结果:LF患者血清VEGF与MELD分值呈正相关(P<0.05);死亡患者MELD分值和血清VEGF均高于好转组(P<0.01);MELD≥30或血清VEGF≥300pg/ml,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0.01);将MELD≥20和VEGF≥200pg/ml联合判断患者的死亡率,其灵敏度达75.0%,特异性达94.87%。结论:MELD分值联合血清VEGF对LF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PCR检测方法自1984年创建以来,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技术,PCR产物的鉴定主要是凝胶电泳核酸分子杂交及酶切电泳等,而PCR产物微孔板杂交法将PCR技术、核酸杂技术、以及酶联免疫技术结合起来,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核酸PCR产物微孔板杂交法与凝胶电泳法两者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对象 住本院传染病科的72例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eAg、抗-HBc阳性或HBsAg、抗-HBe、抗-HBc阳性。 二、试剂来源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杂交试剂盒、HBV DNA PCR试剂盒均由洛阳华美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A的表达及其与HBV相关肝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3例HBV相关肝病患者(慢性肝炎21例,肝硬化21例,肝衰竭23例,原发性肝癌28例)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17A;分析IL-17A在不同类型HBV相关性肝病中的变化及其与ALT、AST、TBil、ALB、PT、HBsAg、HBeAg、HBV DNA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IL-17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及健康对照组(P< 0.05);肝衰竭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P= 0.000);轻、中、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代偿期肝硬化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P= 0.000);死亡患者血清IL-17A显著高于病情好转患者(P= 0.036).IL-17A对死亡预测的C-statistic值为0.726;IL-17A与AST、TBil呈正相关;与ALT、PT、ALB无显著相关性;与HBsAg呈负相关,与HBeAg呈正相关;而与HBV DN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IL-17A在肝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显著升高,与相关反映炎症程度的指标及HBsAg、HBeAg存在相关性.IL-17A可作为反映HBV相关性肝脏炎症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