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患者男 ,2 8岁。因头晕、乏力 4 0余天于 2 0 0 1年 11月 15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1年 10月初出现头晕、乏力 ,症状日渐加重 ,后就诊于当地医院 ,经血常规及骨髓检查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未行治疗。曾有苯类接触史从事皮鞋业生意 4年。入院查体 :血压 12 5 /75mmHg,中度贫血貌 ,右肘部皮肤可见淤血斑 ,其他部位皮肤粘膜未见出血斑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苍白 ,巩膜无黄染。齿龈轻度增生。胸骨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音 ,心率90次 /分 ,心音有力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22.
患者 女,22岁,未婚,2006年4月出现腰骶部疼痛,白细胞增高,在我院根据骨髓、染色体、融合基因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TA+VP方案化疗后骨髓部分缓解,给予伊马替尼300mg/d口服,1个月后骨髓完全缓解。此后给予MOAP方案、VPMM+伊马替尼方案化疗。2006年11月27日骨髓提示复发,原始淋巴细胞占0.405。由于患者无兄弟姐妹,骨髓库无相合供者,且父母年龄偏大,与其叔叔HLA4/6相合,经家属及本人同意行半相合移植。  相似文献   
23.
WT1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血细胞的增殖受多种因子的调控 ,白血病的发生与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Wilms肿瘤基因(WT1)位于染色体 11p13,编码一个具有激活和抑制双重功能的转录调控蛋白。WT1可以作用于许多与造血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 ,在不同的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2〕。WT1在成熟细胞中未见表达或表达很低 ,而在大多数白血病细胞中则高度表达 ,且与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有关 ,表达增高并持续阳性者 ,预后较差 〔3、4〕。本研究应用WT1反义寡核苷酸 (WT1ASO)封闭白血病细胞WT1基因的表达 ,然后观察其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以探…  相似文献   
24.
联合脐血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移植术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脐血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15例联合脐血或脐带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与15例未联合脐血或脐带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造血免疫重建、骨髓植入水平、骨髓恢复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回输脐血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数为1.077×10^7/kg,移植过程顺利,血象恢复白细胞〉0.5×10^7/L平均13.07d,血小板〉20×10^9/L平均13.6d,较对照组血象恢复快(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严重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低(P〈0.05),但两组之间aGVHD、肺部及病毒感染、1年复发率、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脐血或脐带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高,如何提高1年总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不能耐受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例CML患者中的4例以全身放疗加氟达拉宾,1例以马利兰、氟达拉宾加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为预处理方案,联合环孢霉素A、霉酚酸酯和(或)短程氨甲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5例均造血重建,3例完全供者型植入,2例混合型植入,其中1例植入率持续低于50%,经2次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达到完全供者型植入。2例发生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发生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中位随访时间5(3~37)个月,无病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对不能耐受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CML患者,NST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G—MSC)联合移植效果。方法急性髓性白血病-M2,供者为其胞兄,HLA单倍型相合,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入分离、扩增的hUC—MSC。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ATG^+霉酚酸酯+短程甲氨喋呤和CD25单抗。结果输注供者的MSC总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为7.92×10^8/L和3.78×10^6/L。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4d和15d。24d嵌合体100%,40d左右出现Ⅰ度aGVHD,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移植安全简便,可加速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7.
目的提高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肝脾源性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急性白血病合并肝脾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肝脾部真菌感染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关血液检查、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抗真菌治疗的同时不能停止或延迟对本病的治疗,治疗应满足长期、足量的原则,临床症状体征、相关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正常后可考虑停药。结论肝脾源性真菌感染的相关检验阳性率不高,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注意鉴别诊断,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难治、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经盐酸依立替康与米托蒽醌等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盐酸依立替康与米托蒽醌等联合治疗后引起的迟发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逐一观察发生时间、次数、症状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4例患者完全缓解,4例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6.6%。经过细致周全的护理12例患者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化疗不良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88例因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常规的出血性膀胱炎和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分析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共14例患者发生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15.9%),其中5例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全相合,12例伴有其他部位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阳性6人,EB病毒阳性5人。结论在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后,出血性膀胱炎仍有发生,而受者CMV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与其他各项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与单倍体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治疗年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疗效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年龄14~30岁的SAA患者,其中IST组治疗29例,HID-HSCT组治疗26例。结果IST组和HID-HSCT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6%和84.6%(P<0.05),总反应率分别为86.2%和84.6%。两组5年总生存率(IST组为77.9%±11.7%,HID-HSCT组为82.1%±8.4%)和无事件生存率(IST为67.6%±11.7%,HID-HSCT为69.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T组复发率为3.4%,克隆转化率为13.8%;HID-HSCT组复发率和克隆转化率均为0%,但2~4级aGVHD和c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5.4%。IST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HID-HSCT组(中位费用16.8万元vs 37.8万元,P<0.001)。结论IST与HID-HSCT相比总反应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费用低,IST仍然是无同胞供者的年轻SAA患者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