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1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NPM1(Nucleophosmin,又称B23、Numatrin或N038)是一种主要的核仁磷酸化蛋白,其定位于核仁的颗粒区,具有重要的肿瘤抑制作用。近一年来的研究发现NPM1基因第12号外显子的突变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尤其是正常核型AML中最常见的一种分子遗传学异常,且与其发病密切相关。对NPM1基因突变的深入研究在AML患者的疗效预测、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2.
源于胸腺的表达转录因子Foxp3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外周免疫耐受中有重要作用,可控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不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许多移植模型和临床试验均在探索中。植入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后所获得的抗GVHD作用的动物移植模型及早期HSCT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输注将能极大改变allo—HSCT的现状。  相似文献   
6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后动态监测供受者嵌合状态,因其在判断allo—SCT后转归,提高移植成功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现已成为allo—SCT后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采用STR—PCR方法从分子遗传学上检测嵌合状态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而近年来开展的系列特异性嵌合体的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混合细胞检测为高,临床指导作用更强。本文就系列特异性嵌合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肿瘤细胞有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这是肿瘤细胞遗传学研究最有创见的结论之一。近来还认识到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是导致某些肿瘤的通常途径。已有人强调指出,在一些癌断裂点和癌基因之间存在着联系。本文收集文献、作者实验室和其他同事提供的资料,综合分析了5345例采用显带研究的肿瘤病例,试图了解癌断裂点和癌基因相关的程度有多大。上述病例不包括以Ph染色体为唯一异常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且均只有一个结构畸变。为了减少核型解释上可能发生的错误,要求该种结构畸变至少见于2例相同或密切相关的肿瘤。26个细胞癌基因定位于特定带的资料系从文献中获得。结果在5 345例肿瘤中共检出77种不同  相似文献   
65.
反应停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1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德沛  孙爱宁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1):997-998,1000
目的 为观察反应停治疗难治性浆细胞肿瘤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 共11例难治性浆细胞肿瘤入选,每晚服用反应停200~400mg。结果 1例因服药未江一月而删除。10例中部分缓解3例。进步3例,无效4例,副作用可以耐受,便秘(7/10)最常见。结论 300~400mg/日反应停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 的方法,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造血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去除悬浮细胞,加入细胞因子(IL-4、GM- CSF和TNF-α)培养8 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表型,经ELISA法测定其培养上清中的IL- 12 ,并将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与脐带血原始T(naive T) 细胞混合培养,用3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贴壁的造血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高表达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抗原CD1a(89 .1% )、CD40(99 .8% )、CD80(95 .1% )、CD83(45 .7% )、HLA- DR(97.6% ),同时所获的DC能分泌IL-12 和可有效地激活脐带血原始T细胞并促其增殖(SI= 6.92) 。结论:采用造血动员的外周血经体外贴壁去除非粘附细胞,再经过细胞因子序贯培养,无需纯化CD34 + 细胞,能获得高纯度( >80% )和具有功能性的DC细胞。  相似文献   
6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以原幼淋巴细胞恶性增殖、蓄积、浸润为特点的恶性血液病。其中儿童ALL治疗效果较好,但成人ALL的治疗较为棘手,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相关的治疗指南,长期生存率仅为30%~40%。本文对ALL诊断和治疗方面最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为了改善难治和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我院 1998~2 0 0 2年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和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共 32例 ,现总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都经血常规和骨髓检查明确诊断 ,并进行常规染色体和免疫分型检查。共 32例患者 ,包括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2 1例 ,诊断依据为经过 2个以上标准诱导方案治疗未缓解 (NR)或经过 1个疗程标准方案诱导后骨髓原始细胞减少指数 (MBDI) <30 % ;复发急性白血病 11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未接受过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距前次化疗时间在 3周以上。在治疗开始之前 ,患…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伊马替尼治疗早期BCR-ABL转录本水平的预后价值,为CML患者早期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51例接受伊马替尼—线治疗CML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不同BCR-ABL转录本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并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BCR-ABL转录本>10%组(92例)、>1%~10%组(94例)、≤1%组(65例)的PFS率分别为53.3%、71.3%、86.2% (P<0.05),OS率分别为92.4%、96.8%和93.8% (P>0.05).伊马替尼治疗后6个月时BCR-ABL转录本>10%组(22例)、>1%~10%(50例)组、≤1%(110例)组PFS率分别为27.3%、66.0%和82.7%(P<0.05),OS率分别为86.4%、94.0%、1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个月及6个月BCR-ABL转录本水平为影响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及6个月BCR-ABL转录本水平对CML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