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1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NK/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低, 尚缺乏明确且有效的治疗策略, 临床预后不良。近年来靶向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很大进展, 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 其中以CD30、CD7、CD5、CD52、CCR4等为靶抗原治疗NK/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研究取得一定疗效, 因而备受关注, 但其广泛应用仍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就近年来NK/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经过现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也可取得80%以上的完全缓解(CR)率,与儿童ALL的CR率基本接近;但5年的总体生存率则仅30%~40%,远逊于儿童ALL,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对微小残留病(MRD)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对疾病缓解质量和复发几率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已经成为评价ALL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在成人ALL患者中MRD的检测标记以及不同时间点的MRD监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率虽相对较低,但长期生存率明显低于儿童患者及其他类型白血病.与70%~80%的儿童ALL能够治愈相比,成人ALL的长期无病生存(DFS)仅为20%~40%,部分亚型尚不足20%.近年来多种治疗手段的应用,以及广泛的临床多中心协作研究,均已使急性白血病的整体生存情况明显改善,但成人ALL的治疗进展仍相对缓慢,目前成人ALL完全缓解率(CR)虽接近儿童患者,但其复发率和治疗相关死亡率远高于儿童.因此,成人ALL治疗难点在于如何延长DFS,缩小成人和儿童ALL治疗结果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探讨CAG方案清除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株A3细胞的作用机制及G-CSF/G—CSFR配体受体系统在清除过程中的作用。以单克隆抗体结合流式细胞术测定A3细胞表面G—CSFR表达率;以A3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CSF作用48小时后收集细胞,碘化丙锭细胞核染色法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用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不同浓度阿糖胞苷(Ara—C)和G-CSF组合作用48小时后对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用AnnexinV试剂盒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Ara—C、阿克拉霉素(ACR)及G-CSF联合作用48小时后细胞凋亡水平。结果表明:T—ALL细胞株A3细胞表面高表达G—CSFR(94.2%);G—CSF作用48小时后S期A3细胞比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G—CSF浓度的增加而升高;CCK-8检测显示Ara—C+G—CSF组较单药Ara—C组抑制细胞生长更明显(Ara—C浓度10^-5mmol/L和10^-6mmol/L时P〈0.05);凋亡检测显示Ara—C+ACR+G-CSF组细胞早期凋亡率高达38%,显著高于Ara—C+ACR组。结论:T—ALL细胞株A3细胞表面高表达G-CSFR;G-CSF/G—CSFR配体受体系统在CAG方案清除A3细胞的过程中与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即通过动员G0期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使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导致细胞凋亡,从而清除细胞。诱导凋亡是CAG方案清除T—ALL细胞株A3细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作者研究了11例伴有11q 易位的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形态和免疫学特征。病例均系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间住院的日本人.染色体标本取自化疗前的骨髓.外周血或淋巴结。采用 Q 或 G 显带进行分析,结果3例为 t(9;11)(p22;q23),1例为变异型 t(9;11)(指11号与伴有臂间倒位的9号之间的易位),3例为 t(11;19)(q23;p13),2例为t(1;11)(p32;q23),1例为 t(10;11)(p15;q22或23),1例为 t(11;17)(q23;q25)。11号染色体上的断裂点集中在 q23带上。患者年龄4天—52岁,其中不满1岁者5例,  相似文献   
17.
经过现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也可取得80%以上的完全缓解(CR)率,与儿童ALL的CR率基本接近;但5年的总体生存率则仅30%~40%,远逊于儿童ALL,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对微小残留病(MRD)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对疾病缓解质量和复发几率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已经成为评价ALL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在成人ALL患者中MRD的检测标记以及不同时间点的MRD监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过现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也可取得80%以上的完全缓解(CR)率,与儿童ALL的CR率基本接近;但5年的总体生存率则仅30%~40%,远逊于儿童ALL,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对微小残留病(MRD)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对疾病缓解质量和复发几率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已经成为评价ALL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在成人ALL患者中MRD的检测标记以及不同时间点的MRD监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真菌感染序贯治疗的认识方法。方法与结果3例侵袭性真菌感染以卡泊芬净控制后,换用伏立康唑序贯巩固,出现感染复发,复习真菌治疗药物机理,并分析复发原因。结论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持续存在时,由杀菌性药物换用抑菌性药物需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桥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治疗滤泡淋巴瘤(FL)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LB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FL转化的B-LBL患者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65岁男性,2020年8月确诊FL(Ⅳ期A组,FL国际预后指数-1评分3分,高危组),予以RB(利妥昔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方案治疗6个疗程,中期及末期PET-CT评估均完全缓解(CR);后予以利妥昔单抗每2个月1次定期维持治疗,4个疗程维持治疗后疾病进展。2021年12月经过组织病理学及骨髓穿刺明确诊断为B-LBL累及骨髓,经过泽布替尼联合hyper CVAD(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方案诱导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后行auto-HSCT桥接靶标为CD19、CD22的CAR-T治疗,治疗过程顺利,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0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0级,造血重建顺利。出院后口服泽布替尼,移植后2个月PET-CT复查示CR,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FL转化的B-LBL预后差,对于不能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auto-HSCT桥接CAR-T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