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目的:研究仿生医用润滑剂在胃镜检查和治疗时减轻患者咽-食道摩擦损伤的作用。方法:将接受胃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774例)随机分为仿生医用润滑剂组(350例,其中内镜治疗58例)和对照线(324例,内镜治疗61例),操作时将润滑剂涂于内镜或内镜套管插入部表面;以检查或治疗完毕内镜带出或患者吐出血性粘液+咽-食道疼痛及/或异物感第1,3天消失等指标评估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润滑剂组粘液血迹+咽-食道疼痛及/或异物感者43例(内镜治疗者35例);对照组65例(内镜治疗者48例);润滑剂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润滑剂组36例内镜治疗患者咽-食道疼通及/或异物感第1天内消失者28例(80%),3d内全部消失(100%),对照组第1,第3天消失率分别为10.4%(5/48)和29.1(14/4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胃镜诊断和治疗可导致摩擦损伤,内镜治疗引起来者术后吐出粘液血迹和咽-食疼痛及/或异物感要比单纯内镜检查的发生率显著增多,仿生医用润滑剂应用后患者咽-食道疼痛及/或异物感,粘液血迹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2.
温阳法在肺癌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年来,中医对恶性肿瘤的病因多以热、痰、毒、瘀4个方面进行阐述,治疗上也采用相应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等方法。但临床发现中晚期癌症患者多有阳气虚等表现,中晚期肺癌亦不例外,如咳嗽,痰稀色清,胸闷气喘,面色(白光)白,面浮肢肿,畏寒肢冷,唇绀舌暗,脉细弱等。此乃邪气伤正,阴阳失调,渐致脏腑功能亏虚;又因肿瘤患者一般年龄较大,肾阳不足,天癸将绝;另外,部分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耗气伤血,更使阴阳气血亏虚。故单纯采用传统之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往往收不到满意疗效。笔者根据中晚期肺癌之临床表现和“肺恶寒”之中医理论特点,采用温阳法治疗中晚期肺癌,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寿命等方面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妊娠合并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若诊治和护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006年9月我科收治了1例妊娠31周合并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采用单人操作法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患者对全结肠镜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不良反应,剖宫产术娩出正常男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FUC)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诊治经验(尤其足并发症的抢救),以提高FUC的诊治水准.方法 22例急性发病或暴发加剧患者,按发热、频繁腹泻黏液脓血便,结合结肠镜和活检病理结果,参照Truelove和Witts等的标准确诊为FUC.调查既往病史和发病诱因,检测血常规、粪常规及培养、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以监测病情.以皮质类固醇甲基氢化泼尼松静脉滴注为主,加5-氨基水杨酸(5-ASA)并联合禁食、输全血或血浆、补充免疫球蛋白、补充益生菌和营养支持治疗等.出现并发症且经内科治疗无效者转外科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或贮袋术.结果 22例FUC中9例为初发,发病前有分娩、手术、骨折、中暑和脑血栓形成等诱因.原有溃疡性结肠炎(UC)者,暴发加剧的诱因主要为服药依从性差.10例患者经内科急救治疗无缓解、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肠梗阻和巨结肠等,转外科治疗,术后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者术前曾有皮质类固醇给药不规范、饮食管理不准确和口服环孢素A等情况.内科治疗缓解者中初发患者居多,病程中发热、黏液脓血便等好转的同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前白蛋白等显著增高.结论 FUC的发病诱因可能有分娩、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创伤等应激因素;慢性UC暴发加剧的诱因主要为服药依从性差;初发FUC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应答较好;足量和足够疗程甲基氢化泼尼松和环孢素A静脉滴注+胃肠内短肽营养+益生菌治疗可使部分FUC患者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及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85.
国内外学者在心、肾、肺等脏器纤维化实验研究中发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刺激这些脏器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胶原分泌,证实AngⅡ参与组织纤维化的形成。现已证实AngⅡ调节血压、水电解质平衡和细胞生长都是通过AngⅡⅠ型受体(AT1R)发挥作用。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SC)是否也表达AT1R和AT2R,为此我们观察了AngⅡ对大鼠HSC表达AngⅡ受体(ATR)及前胶原基因的调控情况,旨在探讨AngⅡ对HSC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86.
Smads信息分子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s ,HSC)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mymyofibroblasts)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1)是这一病理过程的必需的生物调节因子。TGF β1激活HSC的信息传导经过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及其下游效应信息分子 ,即Smads蛋白家族 ,启动胶原基因表达[1] 。由于TGF β1与HSC、Smads信息分子和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 ,有关Smads信息分子家族对TGF β1信息转导的调控和影响…  相似文献   
87.
急性胰腺炎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类型和预后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的患者临床特点 ,旨在加强对高脂血症影响急性胰腺炎发病类型和预后的认识。方法 随机选择 2 0 0 12 0 0 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住院 4 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分为高脂血症 (11例 )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两组。结果  4 3例患者中 ,7例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高脂血症组 5例 ) ,计数相关分析显示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发病比例增高与高脂血症呈正相关 (χ2 =6 5 8,P <0 0 5 ,r =0 4 6 )。高脂血症组患者中酗酒者、体重超重 (BMI>2 4 )合并有糖尿病者明显高于胆源性胰腺炎组 ;2例重症患者血淀粉酶正常 ;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显著多于胆源性组。结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发病呈显著正相关。教育患者饮食控制、减轻体重或应用降脂药物等 ,有助于防治急性胰腺炎复发。  相似文献   
88.
本文面向各级医院,依据三甲评审中医疗设备质控的要求,详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常用质控设备,总结归纳了常规检测参数,对于各级医院开展相关质控活动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检测甲型H1N1流感患儿Th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机制,并评价患儿的免疫状况及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19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Th细胞亚群动态变化,选择21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INF-γ+细胞占CD3+CD8-T细胞百分比(Th1%)和IL-4+占CD3+CD8-T细胞百分比(Th2%),并计算Th1与Th2的比值。结果 19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中,存活15例(78.9%),死亡4例(21.1%)。健康对照组、存活组和死亡组三组儿童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入院时,甲型H1N1流感患儿存活组和死亡组Th1%、Th2%和Th1/Th2分别为6.65%(0.62%~25.30%)vs.7.26%(4.66%~14.03%)、1.40%(0.31%~5.41%)vs.1.69%(1.52%~2.42%)、6.15%(2.0%~14.46%)和3.84%(3.03%~7.67%),Th1%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改变,Th2%显著升高、Th1/Th2显著下降(P均〈0.01);存活的甲型H1N1流感患儿Th1%逐渐升高,Th1/Th2比例有可逆性下降,最终升高;而同期死亡者Th1/Th2比例不可逆性下降,直至死亡,较存活组和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急性期为Th2细胞占优势型,存在免疫抑制;Th1/Th2的平衡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动态监测还可对疾病的程度和预后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食道堵塞引流法在急诊饱胃患者全麻诱导中预防返流误吸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6月120例急诊饱胃患者(观察组),全麻诱导时先盲探插入食道堵塞管(加强型钢丝气管导管)控制食道(该导管与外界相通,达到引流目的),再常规诱导气管插管控制气道。与2009年7月~12月采用快诱导加环状软骨压迫的148例急诊饱胃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时呕吐、返流和误吸的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有14例患者发生呕吐、20例患者发生返流、有8例患者发生误吸,死亡患者1例。观察组只有2例患者发生呕吐,无返流误吸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食道堵塞引流法用于急诊饱胃患者全麻诱导中预防返流误吸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