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及疫情现状,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5年四川省血吸虫病历史资料、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血吸虫病监测资料和血防能力资料,分析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和流行现状。结果 四川省11个市(州)63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全省现有钉螺面积2 537.54 hm2,现有晚期血吸虫病人1 769例。2004-2015年累计查螺433 065.80 hm2,药物灭螺251 259 hm2;人群血检2 601.714 4万人次,人群化疗789万人次;检查耕牛127.611 7万头次。2004-2015年全省血吸虫病人和病畜数、有螺面积逐年下降,自2010年至今未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和病畜,自2004年至今未发现感染性钉螺。部分地区血防专业技术人员较少,防治技术与硬件设备落后,血吸虫病防控能力较弱。结论 四川省已于2015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提高能力建设、建立敏感有效的监测体系、实施精准血防,从而巩固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力争早日消除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2.
2005-2009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规律,为该省制定和调整血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四川省设立国家级监测点,2005-2009年连续开展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结果在四川省的蒲江、广汉、中江、涪城、东坡、丹棱、仁寿、西昌和德昌等县(市、区)设立了9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2005-2009年监测点钉螺总面积从351 853 m2下降到142 983 m2,活螺密度从0.70只/0.11 m2下降到0.33只/0.11 m2,钉螺感染率0.06%下降到0,钉螺主要分布在沟渠、稻田和旱地等环境。2005-2009年监测点人群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从19.41%下降到7.11%,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1.93%下降到0.02%。2005-2009年监测点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从4.50%下降到0.45%。结论四川省血吸虫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应做好监测工作,加强综合治理,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体系,为推进全省消除血吸虫病进程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在四川省11个市(州)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设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区,开展野粪、发热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血吸虫感染监测,重点环境疫水和螺情监测,以及钉螺输入扩散、漂浮物携带钉螺、生态湿地钉螺孳生风险监测。结果 2015–2018年,四川省共检测野粪1 636份,发现血吸虫阳性野粪3份,阳性率为0.18%;监测各类家畜3 995头(只)、野鼠59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2018年共监测发热病人49 414人,发现血清学检测阳性493人;其中445人进行了粪检,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2010–2018年,共设立哨鼠疫水监测点93个,投放哨鼠3 994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哨鼠1只。2015–2018年,共调查重点环境4 156处、1 998.46 hm2,查出有螺环境668处(占16.07%)、有螺面积193.26 hm2;2017–2018年监测有植物引种的钉螺输入可疑环境497处,发现有螺环境65处、钉螺2 673只;2017–2018年设立打捞漂浮物监测点593个,打捞漂浮物共9 191.39 kg,检获携带钉螺186只;2013–2015年对4个湿地环境进行风险监测,发现2个湿地有钉螺孳生。各环境监测查获的钉螺经检测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 四川省已成功构建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体系,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今后应继续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钉螺监测与控制,强化湿地生态区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状况,为全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开展2005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结果全省9个监测点的钉螺面积为351853m~2,平均钉螺密度0.70只/0.11m~2,平均钉螺感染率0.06%;人群平均感染率1.93%,病人感染度EPG几何均数23.79,平均耕牛感染率为4.50%。结论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应加强监测与巩固措施,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2001年耕牛血吸虫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耕牛在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和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普查全省流行村耕牛存栏情况,按20%流行村比例抽样调查耕牛感染情况。结果 耕牛是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污染源,IPC为87.70%;耕牛养殖量与人群感染呈正比,养殖越多,感染越重;养牛户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牛户,有病牛的家庭人群感染率是其它家庭的4~70倍。结论 加强耕牛血吸虫病防治是当前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准确、及时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为制订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样方法对全部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环境进行查螺。结果 5年中四川省的有螺面积由351 853m2下降为142 983m2,活螺密度由0.70只/框(每框=0.11m2)下降为0.33只/框,钉螺感染率由0.06%下降为0%,2007-2009年全省均未发现阳性钉螺;但沟渠仍是该省钉螺最多的环境。结论各监测点螺情指标2009年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四川省应进一步开展监测和巩固措施,防止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的疫情反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大陆近30年血吸虫病对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损害的病例资料,为诊断、治疗和防控非主要寄生部位的血吸虫病提供较系统的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整理大陆1980-01/2009-12多种寄生虫学科技期刊、专著、临床医学杂志、医学书籍等有关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体血吸病资料,分析发病原因与危害状况。结果大陆近30年报道的血吸虫病对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损害的病例为169例,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陕西10省。除福建21例与陕西1例系援外工程人员在国外感染埃及血吸虫回国后发病外,其余147例均来自国内南方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患者最小年龄为6岁,最大68岁,男性122人,女性47人,男性患者为女性的2.6倍。患者职业为农民、工人、儿童、学生、教师。3-12月均有发病,患者潜伏期3d2年不等。169例患者中有149例表现为肾脏损害,2例膀胱损害,2例精索、鞘膜、睾丸、副睾的损害,11例卵巢损害,3例子宫损害,2例输卵管损害。吡喹酮治愈率为98.73%,福阿亭治愈率为66.67%,显效率为33.33%,硝硫氰胺治愈率为100%。结论重视人群健康教育,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注意对来自于疫区患者的病史问诊与实验室检查,不仅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该病在非常见部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丘型血吸虫病轻疫区人群血吸虫病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为评价免疫诊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四川省蒲江县古佛村,每年秋季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查村民,血阳者再作Kato-Katz法检查。筛选出2006-2013年连续参加检查的人群,检查分析人群血吸虫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每克粪便虫卵数(EPG)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13年有263人连续参加了血吸虫病检查,人群抗体阳性率从4.19%下降到1.83%,人群抗体滴度(GMRT)从1.29下降到1.07。抗体阳性者转归以阴转为主,滴度逐年降低;阴性者维持阴性为主。总血清阳性率与总感染率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四川省蒲江县古佛村山丘型血吸虫病轻疫区人群血吸虫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开发适用于不同流行程度疫区的血吸虫病免疫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高山峡谷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点带面,推动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血吸虫病防治进程,现将2005—2007年四川省普格县特兹乡试点的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与家庭聚集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省的川西高原、盆周山、丘陵、平原等4种地形9个县18468人的肠道寄生虫调查中共查见寄生虫19种,其中线虫7种、原虫8种、绦虫和吸虫各2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0.6%。4种地形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1—5种以上寄生虫的累积阳性率随上述4种地形依次升高,形成明显的梯度差。 应用G统计和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对2743个粪检资料完整的家庭中蛔虫、鞭虫、钩虫、贾第虫、人酵母菌及结肠内阿米巴6种寄生虫阳性人数的分布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上述6种肠道寄生虫的分布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提示:可能由于每个家庭内生产、生活等共同因素作用,这几种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均具有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