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躯干强化训练对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观察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病例报告]将60名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为3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各2次康复治疗,对照组2次治疗均为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一次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另一次给予强调躯干功能的训练.采用Fugl-Meyer评定法、Barthel指数及Holden功能步行分级法进行疗效评定.经过康复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躯干强化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整体功能,是偏瘫康复治疗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2.
电针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PSD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电针、氟西汀、电针联合氟西汀治疗。治疗前后根据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其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三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E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C组优于A组及B组(P均〈0.05)。结论电针联合氟西汀能更好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T10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模型的鞘内置管法,为SCI模型提供更佳的蛛网膜下腔给药方案?方法:选择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L3~4置管组(T组)和L6~S1置管组(C组)?对比两组置管和SCI后致残率?死亡率?咬管率?利多卡因试验?体重变化和蓝墨水定位试验情况,并在SCI后1周行Alzet渗透压泵植入术,观察长期置管和渗透压泵植入对大鼠死亡率?体重和脊髓形态的影响?结果:置管及SCI后7 d,两组咬管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 < 0.05),总淘汰率具有显著差异(P < 0.01);置管及SCI后两组大鼠体重均出现下降,置管后第35天 T组大鼠体重高于C组(P < 0.05);蓝墨水定位试验显示,两组导管均通畅且位置未出现明显偏移;Alzet渗透压泵植入4周,组织相容性良好;HE染色显示,两组腰髓后角均受到轻度压迫?结论:经L3~4置管法致残率和咬管率低,且更易操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SCI模型鞘内置管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偏瘫上肢施加不同的限制方法,在站立位姿势维持及常速步行中,对偏瘫上肢肘屈肌活跃性和平衡稳定的即刻效应.方法 2018年9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4例,分别于无限制、肘伸直型支具固定、健手辅助患侧上肢伸直于身后、健手辅助患侧肩前屈90°4种条件下,采用无线表面肌电设...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美式脊椎矫正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美式脊椎矫正与神经松动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和中频电疗法联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第1次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83% vs .83.33%)( P<0.05)。结论美式脊椎矫正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颈椎病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在不同倾角斜面上进行俯卧撑运动对翼状肩患者上斜方肌(UT)、胸大肌(PM)及前锯肌(SA)肌电信号的影响,为翼状肩患者康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16例翼状肩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2组受试者分别在0°、30°、60°、90°倾角斜面上进行俯卧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采集受试者UT、PM及SA肌电信号,以肌电信号最大振幅平均值与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时肌电值的百分比表示该肌肉活动水平;通过分析SA/UT比值以评价受试者SA与UT间的平衡程度。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不同倾角斜面上进行俯卧撑时其UT肌电值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30°、60°倾角俯卧撑时其UT肌电值[分别为(10.67±7.20)和(9.11±7.28)]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实验组在0°倾角俯卧撑时其SA肌电值(65.17±13.52)较30°、60°、90°倾角俯卧撑时显著增大(P<0.05),在30°倾角俯卧撑时SA肌电值(49.38±17.30)较60°、90°倾角俯卧撑时显著增大(P<0.05);对照组在0°倾角俯卧撑时其SA肌电值(73.48±13.45)较60°、90°倾角俯卧撑时显著增大(P<0.05),在30°倾角俯卧撑时其SA肌电值(61.32±23.65)较60°倾角俯卧撑时显著增大(P<0.05);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在不同倾角俯卧撑时其SA肌电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0°倾角俯卧撑时SA/UT比值(9.16±4.41)较30°、60°、90°倾角俯卧撑时显著增大(P<0.05),在30°倾角俯卧撑时SA/UT比值(6.24±4.08)较90°倾角俯卧撑时显著增大(P<0.05);对照组在不同倾角俯卧撑时其SA/UT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在不同倾角俯卧撑时其SA/UT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 结论 俯卧撑运动可显著激活翼状肩患者和正常人SA,在0°倾角进行俯卧撑训练对激活翼状肩患者SA及调节SA与UT间平衡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8.
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临床上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与其他疾病引起的下腰痛及骨神经刺激症状鉴别较困难,常被误诊或误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在2008年8月-2009年8月间,采用美式脊椎矫正技术治疗了26例骶髂关节半脱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信号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损伤+PBS组(Sed-PBS组)、运动+PBS组(TT-PBS组)、损伤+TrkB/Fc组(Sed-TrkB/Fc组)及运动+TrkB/Fc组(TT-TrkB/Fc组)。于SCI术前1周进行L3-4鞘内置管。置管1周后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T10不完全性SCI模型。于SCI术后第7天植入渗透压泵,并在Sed-PBS组和TT-PBS组的渗透压泵中灌入0.01M PBS,Sed-TrkB/Fc组和TT-TrkB/Fc组的渗透压泵中灌入TrkB阻滞剂(TrkB/Fc)。SCI后第8天,对TTPBS组和TT-TrkB/Fc组进行减重平板训练。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21天、28天和35天进行BBB评分。实验结束后取材,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检测突触后膜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4天,TT-PBS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术后21—35天,TT-PBS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术后28—35天,TT-TrkB/Fc组BBB评分高于Sed-PBS组及Sed-TrkB/Fc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T-PBS组PSD-95及SYP相对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TT-TrkB/Fc组PSD-95及SYP相对蛋白表达量多于Sed-PBS组和Sed-TrkB/F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ed-PBS组、Sed-TrkB/Fc组和TT-TrkB/Fc组相比,TT-PBS组的PSD-95相对蛋白密度明显增高(P0.01、P0.001、P0.01),且SYP相对蛋白密度也明显增高(P0.001);TT-TrkB/Fc组的PSD-95及SYP相对蛋白密度也高于Sed-TrkB/Fc组及Sed-PBS组(P0.05)。结论: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运动训练对不完全性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腰髓突触标记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