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数生存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运动、言语、认知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因此康复治疗成为脑卒中患者各项功能障碍最有效和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之一,此已为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人员所共识。为了更好地开展脑卒中康复治疗研究,近年来,各国均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康复治疗方法及康复服务的模式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32.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的研究表明,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主要是改善机体胰岛素依赖性靶组织对胰岛素抵抗;运动治疗高脂血症的机制主要是运动引起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升高,导致三酰甘油分解代谢加强;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症,则主要是通过其机械应力效应和性激素效应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50例,其中康复组80例,对照组70名,对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及入院后21 d、35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状态,于治疗后35 d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评定其生活质量,同时统计住院费用。结果康复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BI评分及QO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对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IOE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NGT)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24 h和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身体质量指数、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 结果 与组内入院24 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身体质量指数、洼田饮水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15 d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33.79±0.81)g/L]、身体质量指数[(21.09±0.59)kg/m2]、洼田饮水评分[(1.53±0.43)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22.04±2.87)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8.69±1.20)分]、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51.25±6.78)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42±1.22)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相较于留置NGT,IOE更能改善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正>脑卒中是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占80%以上,具有高发病、高致死、高致残、高复发等特点[1]。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约200万人,虽然其存活率因诊疗水平的提升而增加,但高达85%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认知、吞咽、言语等功能障碍[2]。康复治疗是改善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3]。然而,对于大面积脑梗死,尤其是脑干梗死严重的患者,仍存在康复治疗周期长、起效慢、疗效欠佳等局限。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在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其中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32例患者还同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和X线荧光透视吞咽检查进行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评定,并分析认知功能正常与障碍患者在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上的差异.结果:经4周康复治疗,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不如单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但与康复治疗前相比仍较明显.结论:对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提高对其吞咽功能的改善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健康成年人手部主动、被动对掌运动时的脑激活区的特点,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名健康成年人参加实验.以右手主动及被动对掌运动作为刺激模式,采用区块设计,利用SPM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量位于对侧感觉运动区及运动前区的脑激活区的中点,并统计各脑区出现激活的频数.结果 主动及被动手对掌运动时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对侧感觉运动皮质(SMC)区、对侧运动前皮质(PMC)区、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及同侧小脑,其中对侧SMC区的激活频率最高;被动运动时所激活的对侧SMC和PMC区的几何中心较主动运动时偏后.结论 主动和被动对掌运动均可引起运动相关脑区激活,两种运动模式所激活脑区在分布上无明显差别,但被动运动所激活的对侧SMC和PMC区几何中心较主动运动偏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brain activation between active and passive movement of the right hand using 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fMRI). Methods Nine healthy adult right handed volunteers were studied. fMRI was performed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finger-to-finger movement. Results Right hand active and passive movement produced significant activation in the contralateral sensorimotor cortex ( SMC ), the contralateral premotor cortex ( PMC ), bilaterally in the 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 and in the ipsilateral cerebellum. The activated brain areas were centered on the contralateral SMC and PMC and located more forward during active movement than during passive movement. The contralateral SMC was the most strongly and the most frequently activated brain area. The contralateral 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PPC) was less relevant to the hand movements. Unlike active movement, passivemovement activated more areas in the posterior central gyrus than in the anterior central gyrus. Conclusions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movement significantly activate the brain areas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hand movement,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locations of the cortex areas activated and in the incidence activation except in the contralateral SMC.  相似文献   
39.
40.
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运动对 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肥胖基因 (obesegene ,obgene)表达水平的影响 ,在基因转录水平上探讨 2型糖尿病大鼠ob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以及运动改变 2型糖尿病大鼠obmRNA表达的机制。方法 :4 0只自发发病的 2型糖尿病模型 :OLETF大鼠分成 4组 ,分别为基础饲料非运动组、基础饲料运动组、高脂饲料非运动组和高脂饲料运动组 ;15只LETO大鼠(与OLETF大鼠同系 ,但不同株 ,系不发病对照组 )用基础饲料饲养 ,随机分为两组 :非运动组和运动组 ,分别进行 9周的运动和高脂饮食干预 ,9周后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法检测每只大鼠腹膜后脂肪组织ob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基础饲料饲养的OLETF大鼠非运动组和运动组脂肪组织obmRNA的平均拷贝数分别为 4 0 2 4× 10 6 ± 5 4 67× 10 5/ μgRNA和 1 2 5 8× 10 6 ± 3 862× 10 5/ μgRNA ;高脂饲料饲养的OLETF大鼠非运动组和运动组脂肪组织obmRNA的平均拷贝数为 4 832×10 6 ± 1 0 34× 10 6 / μgRNA和 1 5 74× 10 6 ± 6 783× 10 5/ μgRNA ;而基础饲料饲养的LETO大鼠非运动组和运动组脂肪组织obmRNA的平均拷贝数分别为 1 979× 10 6 ± 6 4 77× 10 5/ μgRNA和 1 82 4×10 6 ± 4 0 89× 10 5/ μgRNA。OLETF大鼠脂肪组织obmRNA表达水平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