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餐厨垃圾预处理阶段物质分选对整个处理工艺影响较大,分选不到位,浆料中杂质就多,导致设备故障率高、管路磨损大等问题。通过降低大物质分选机转速及进料频率对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中的分选单元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降低,可以达到分选出大块玻璃、陶瓷的效果。随着大物质分选机转速的降低,分选料含水率有所增加但不明显,含油率会有所增高,且存在将部分有机质分离出来等问题,但并未出现大量浆料被分选出的现象。随着进料频率增加,分选料含量随之增加。进料速度对分选料成分影响不大,整体数据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观察角膜层间烧灼联合错位角膜神经根切断及羊膜覆盖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有明显眼痛且视功能差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28人(28只眼),其中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6只眼,单纯白内障摘除术后2只眼,白内障针拨术后1只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3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2只眼,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1只眼,眼外伤2只眼,玻璃体切割术后1只眼。对28只眼均行角膜板层切开,层间烧灼,错位角膜神经根切断及羊膜覆盖术。术后随诊观察6~ 32个月,平均18月。结果 术后28只眼中25只眼(89.3%)术后疼痛感消失,3只眼(10.7%)疼痛明显缓解。术后1月8只眼(28.6%)视力提高,20只眼(71.4%)视力同术前。羊膜于术后5 ~45天脱落或溶解,平均28.8天。 术后26只眼(92.9%)角膜上皮在1月内愈合,角膜大泡完全消失,2只眼(7.1%)角膜大泡范围明显缩小。28只眼角膜基质水肿均减轻。随访6~ 32个月均未发现症状复发,角膜大泡复发或其他并发症出现,患者原有残存视力保留或提高。结论 角膜层间烧灼联合角膜错位神经根切断及羊膜覆盖术是缓解视功能差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疼痛症状的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的差异。方法入选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并接受负荷及维持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其中氯吡格雷组131例,替格瑞洛组58例。术后24-48小时应用Verifynow检测残余血小板反应单位(PRU),并随访。结果189例患者中,高残余血小板反应(RPRU≥230)者51例,占比26.98%。氯吡格雷组平均血小板反应单位195.8(26~329)。替格瑞洛组平均血小板反应单位101.8(6~322)。替格瑞洛组高残余血小板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0.0001)。30天及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MACCE事件、出血及卒中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服用负荷及维持剂量的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24小时后,仍有较大比例患者存在血小板抑制不充分,但替格瑞洛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评价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05年10月-2007年4月胸痛发作24 h之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204例,入院后1~3 d测定NT-proBNP水平,并记录人口资料、心肌酶学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指标,记录住院期间2周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心血管事件(死亡、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事件组(54例)和非事件组(150例).结果 与非事件组比较,事件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平均年龄、糖尿病和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构成比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男性和吸烟构成比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在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指标中,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525、0.536、0.694和0.519,只有NT-proBNP及LVEF有预测价值.将NT-proBNP阈值点定为762 fmol/mL时对心血管事件的阳性预测价值为42.7%,阴性预测价值为88.0%,敏感度为75.9%,特异度为63.3%,准确度为66.7%.NT-proBNP>762 fmol/mL组(96例)的总心血管事件(42.7%)、心力衰竭(41.7%)、心源性休克发生率(10.4%)和病死率(6.3%)均显著高于NT-proBNP≤762 fmol/mL组(108例)的12.0%、12.0%、2.8%和0.9%(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女性、糖尿病、吸烟、LVEF、NT-proBNP与预后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年龄、糖尿病、LVEF是近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T-proBNP可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对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女性和男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04至2008-12于我院行急诊PCI的STEMI女性患者118例(女性组),另选同期男性患者319例作为对照(男性组)。两组术后6个月后行临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所有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结果:女性组的发病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均高于男性组(P均0.05);吸烟比例低于男性组(P0.05);三支病变、分叉病变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靶病变血管直径、靶病变长度均少于男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的冠脉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住院期心脏性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生率、亚急性血栓发生率、院内靶病变血运重建及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女性患者和307例男性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随访结果显示女性组心脏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晚期血栓、支架内再狭窄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IABP和心源性休克为住院期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女性为随访期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STEMI患者年龄较高,合并危险因素比例多,女性组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脏性死亡率高于男性,两者有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126.
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农民。于1992年3月17日因阴道少量流血42天,量多伴有血块1天急诊入院。末次月经1992年1月6日,平日月经正常。于1989年11月足月妊娠,因妊高征行剖宫产一男婴,产后恢复顺利。入院查体:贫血貌,心肺正常,血压18/11kPa,腹软,下腹触及一包块,上界于脐下2指,无压痛反跳痛。妇检:宫颈光滑、平短,宫口松嵌有血块,无举痛。前后穹窿饱满,宫体大如孕4月、软、无压痛,两附件(—)。尿酶免HCG 试验(+)。B 超示:子宫增大,宫内有积血,但未见明显胚胎或胎儿及胎盘。初步印象:1.过期流产,2.葡萄胎待排。入院当晚在准  相似文献   
127.
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对树突细胞免疫功能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对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细胞因子分泌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DC,以PBS溶液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液作用于DC后,其凋亡的发生率、免疫表型的表达,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DC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分泌情况。结果: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液作用于DC后,可诱导DC发生凋亡,DC的CD80、CD83及人类白细胞(位点)DR抗原(HLA-DR)等表型明显下调,IL-12分泌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IL-12分泌随SKOV3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可明显抑制DC的免疫功能,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8.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作为一经典的细胞诱导分化剂,一方面可诱导某些肿瘤细胞向高分化甚至良性化方向转化,使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降低;另一方面它几乎没有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因而设想在临床应用中可能既有减缓肿瘤进展,又有降低骨髓抑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孕期母体体质量增加及人体成分的改变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来我院建保健卡的单胎健康孕妇70例,分别于孕中期(24~25周)和孕晚期(37~38周)测人体成分,同时监测同期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共有63例孕妇完成所有的测量项目.孕中期和孕晚期的体质指数(BMI)、蛋白质、无机盐、肌肉量、脂肪量(FM)等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间无相关性(P>0.05);孕中期和晚期的基础代谢率(BMR)、细胞内液(ICW),细胞外液(ECW),总体水(TBW),去脂体质(FFM),体细胞群(BCM)、上臂肌围(AMC)等与母亲体质量的增加有关,且与胎儿出生体质量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孕期母体体质量的增加与母亲人体成分的组成和改变有关,并且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体质量,FFM是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检测维A酸干预前后卵巢癌细胞COC2中维A酸受体RARα和RXRαmRNA的表达情况,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维A酸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维A酸干预前后卵巢癌COC2细胞中维A酸受体RARα和RXRαmRNA的表达。结果:维A酸受体RARαmRNA表达在维A酸干预后的卵巢癌细胞株COC2中有所升高,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维A酸浓度增高而升高;而RXRαmRNA在维A酸干预后表达降低,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维A酸浓度增高而降低。结论:维A酸干预后,卵巢癌细胞维A酸受体RARα的表达上调,RXRα表达下调,说明维A酸所产生的抗卵巢癌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核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