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北京市2004-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时间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分析方法对北京市2004—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情况进行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2004—2013年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共报告450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季节性分布M值为0.40,具有一定的季节分布特征;圆形分布分析显示:发病高峰在4月9日,流行期为1月23日至6月27日。结论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可以较好地分析北京肾综合征出血热时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MLVA分型对于鉴别布鲁氏菌病复发与重复感染的意义。方法 对初次发病与二次发病的布病患者进行血培养,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做布鲁氏菌种属鉴定与MLVA-16分型鉴定,分析两次发病分离到的菌株的分型结果及各位点的差异。结果 收集到4例二次发病的布病患者的血培养物,分离得到8株布鲁氏菌,经MLVA-16分型鉴定为7个基因型,1例两次发病时间间隔较短的患者的2株分离株的MLVA-16分型一致,没有差别,提示为复发。而另外3例两次发病时间间隔较长的患者的6株分离菌株,其MLVA-16分型的基因型不同,分别各有一个位点的差异,提示为重复感染。结论 MLVA分型对于布鲁氏菌病的复发与重复感染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43.
慢性胃炎病人胃窦中分离出的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胃癌的一个危险因素。致病性HP具有强烈的产生脲酶作用,脲酶可把尿素分解为CO_2和氨,HP脲酶是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根除HP及抑制其脲酶活性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来说是很重要的。枸桔  相似文献   
44.
鞭毛虫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原生动物肠兰伯鞭毛虫感染性疾病,全世界感染发生率为20%~60%,印度的地方性报告中,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高达87%,儿童中的发病率也较高。该病的临床症状多变,也有很多感染者无症状。现代化学药物治疗尽管对急性感染有效,但容易产生抗药性,且具有很多副作用,  相似文献   
45.
姜黄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肝病及感染性发热的药物在印度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实验证明姜黄苷可以促进大鼠胆汁流动,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则可抑制胆汁流动。为了重新证实此作用,观察了180min内姜黄素类化合物对胆瘘大鼠模型的胆汁流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硒制剂对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分为对照组和服硒组。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服硒组按照40μg/kg/天的剂量,给予硒力口服液灌胃给药。两组行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小时、72小时、7天、10天、12天取供体及移植心脏做病理切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变化分级。结果:术后72小时对照组移植心肌组织开始出现典型的I^II级移植排斥性病理改变。术后第7天表现为Ⅲ级或Ⅲ级以上严重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而服硒组各时间点移植心肌的病理变化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硒制剂可明显减缓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后移植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抑制宿主对异体移植物产生病理水平的排斥,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7.
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9年5-12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探讨流感大流行时期甲型H1N1流感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12月27日,共采集101 852份咽拭子样本,北京市传染病网络实验室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101 852份检测样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9843份,总阳性率为9.66%,其中5-6月阳性率为2.85%,7-8月阳性率为3.32%,9-10月阳性率为8.35%,11月阳性率为29.67%,12月阳性率为24.33%.可疑病例排查阳性率为8.40%,病例密切接触者阳性率为4.75%,门诊流感样病例(ILI)阳性率为11.46%,聚集性发热病例及其他病例阳性率为7.33%.年龄分布以5~14岁和15~24岁年龄段为主,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5:1.结论 北京市2009年5-11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呈持续上升,12月呈下降趋势,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了应对流感疫情暴发时基层医疗组织流感检测的需要,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诊断试剂盒(免疫渗滤法)及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的临床应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方法以两种快检试剂盒分别检测100份和120份临床咽拭子样本,同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确证。结果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诊断试剂盒检测临床100份咽拭子,其阳性符合率达84.00%、阴性符合率达100.00%,总符合率达92.00%;利用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临床120份咽拭子,其阳性符合率达54.12%、阴性符合率达100.00%,总符合率达67.50%。两种试剂盒阳性检出率与样本中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并且两种快检试剂盒的检测临界值分别为1.0×103以及1.5×103个拷贝数。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诊断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度较低一些,在没有PCR仪的现场及基层单位,对于样本的初筛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流感应急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2010年1~4月间北京地区流感病原学监测中分离到的乙型流感病毒株血凝素(HA)基因的特征,探讨2009-2010年流感监测季乙型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一步法RT-PCR方法,随机抽取32株本监测季分离到的乙型流感病毒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的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相应的生物信息软件进行核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以及进化树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流感监测季期间,北京地区人群中乙型流感病毒以Victoria系的活动占优势,其间分离的32株病毒的HA基因与2009-2011年北半球的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相比,31株在HA1区发生I73P的变化,32株发生I161V的变化,氨基酸的替换均发生在抗原决定簇A区。绘制的种系发生树显示这些毒株与B/Brisbane/60/2008亲缘关系最近,而与B/Malaysia/2506/2004以及B/Hong Kong/330/2001差异较大。结论 2010年1~4月间北京地区人群中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发生变化,导致其抗原性发生改变,表明北京地区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在逐渐发生变异,今...  相似文献   
50.
 目的差异筛选葛根素促进VSMC凋亡相关基因,观察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葛根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葛根素诱导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提取总RNA,荧光标记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法筛选差异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Northern印记杂交鉴定,组织原位杂交观察该基因在兔斑块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差异筛选出全长733 bp的基因片断与兔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高度同源,Northern印记杂交显示该基因表达量随着葛根素浓度而增加;兔斑块组织原位杂交显示该基因片段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结论①证实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在葛根素促进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表达增高,可能是葛根素作用靶点之一;②证实该基因片段在动脉斑块细胞质中表达增高,提示如能上调该基因促进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将有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