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5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众所周知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引起冠状动脉夹层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球囊扩张所致,在冠状动脉造影时由于术者操作不当而导致冠状动脉开口夹层屡有报告,笔者所在科室近期发生1例在进行左冠状动脉造影时,导致左主干开口夹层的病例。尽管处理及时得当,但事后反思,发现存  相似文献   
52.
642例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冠造及临床证实有冠心病者的冠造结果及与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 ,以有全面认识 ,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642例冠造证实病变≥ 5 0 %直径狭窄者 ,依年龄、性别、病变程度、病变累及冠脉数量、有无心梗病史及冠脉优势性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2例中男性 5 2 6例 ,占 81 9% ,女性 116例 ,占 18 1% ;年龄 2 7~ 83岁 ,平均 5 5 3± 9 7岁 ;有心梗病史者 3 63例 ,占 5 6 5 % ,无心梗史者 2 79例 ,占 4 3 5 % ;冠脉为右优势分布者 5 4 0例 ,占 84 1% ,左优势分布者 4 3例 ,占 6 7% ,均衡型分布者 5 9例 ,占 9 2 %。单支冠脉病变 2 5 3例 ,占 3 9 4 % ,二支病变者 191例 ,占2 9 8% ,三支病变 198例 ,占 3 0 8%。受累冠脉数为 12 2 9支 ,其中LAD 5 3 1支 ,占 4 3 2 % ,RCA受累 3 81支 ,占 3 1 0 % ,LCX受累 3 17支 ,占 2 5 8% ;病变直径狭窄在 5 0 %~ 69%之间者 2 12支冠脉 ,占 17 2 % ,在70 %~ 89%者 3 62支冠脉 ,占 2 9 5 % ,≥ 90 %者 65 5支冠脉 ,占 5 3 3 % ,即半数以上病变为严重的狭窄性病变。统计分析显示 ,单支、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的平均年龄逐渐增高 ,相互间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5 )。结论 :本组冠心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 ,冠脉分布多数为右优?  相似文献   
53.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经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已成为最普遍的技术,其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已超过整个经皮冠状动脉内手术的75%。尽管支架植入比球囊成形可降低再狭窄的发生,但仍有15%~35%的病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来防治支架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改变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7~8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45只为模型组及野生型C57BL/6J小鼠45只为对照组,高脂饲喂至20、27和33周后,取主动脉进行HE和Masson染色,计算斑块面积占管腔面积百分比和胶原成分占斑块面积百分比;油红O染色分析斑块脂质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平滑肌细胞阳性表达STIM1百分比,Western blot定量分析STIM1在易损斑块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20、27和33周龄小鼠比较,模型组STIM1相对表达量(0.2352±0.0165)vs(0.1435±0.0262)、(0.2985±0.0241)vs(0.1226±0.0270)和(0.3552±0.0340)vs(0.1385±0.0156)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其周龄增加,STIM1表达明显升高;STIM1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与校正斑块面积呈正相关(r=0.754,P<0.01),与校正胶原面积呈负相关(r=-0.783,P<0.01)。结论STIM1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过程,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典型的心房扑动(房扑)是右心房内的大折返所致已成共识,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因此,射频消融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并产生峡部双向阻滞,是成功消融典型房扑和减少复发的可靠标志。目前,多采用心房激动顺序或消融部位的双电位技术确定峡部双向阻滞的存在。通过比较房扑成功消融前、后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从而提出峡部传导时间的延长程度对峡部完全性  相似文献   
56.
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实践与指南的差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评价我国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治疗措施应用情况及与指南的差距,我们分析了来自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的资料以及COMMIT/CCS-2研究结果。这些研究显示,除外就诊时间超过12h以及医院能否开展再灌注治疗,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等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因素。即使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始治疗时间晚于溶栓治疗,其疗效仍然优于溶栓。有50%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的美托洛尔,再梗死发生危险降低,心室颤动发生危险降低,但总死亡率没有显著下降。氯吡格雷降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在同一个患者群,氯吡格雷降低心肌梗死复发、脑卒中或死亡的总相对危险性。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并经指南推荐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措施,在我国临床医疗中已经广泛应用,有些治疗措施的实际应用情况甚至优于国外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57.
16例初诊为冠心病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栓塞是静脉系统或右心腔内的栓子脱落入肺动脉,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及咯血等,当50%以上肺动脉血流被阻断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老年人肺栓塞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青年人,  相似文献   
58.
人血清胎盘生长因子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并评价PLG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共纳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5例,正常对照组128例,所有入选对象均经临床症状和冠状动脉造影术等检查确诊。抽取静脉血测定PLGF水平,同时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定量指标,并与血清PLG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血清PLGF水平比较〔正常对照组(55.82±29.37)vs.稳定性心绞痛组(69.43±32.17)vs.不稳定性心绞痛组(85.94±49.18)vs.心肌梗死组(109.16±62.07)n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GF与QCA分析中的直径狭窄程度和管腔面积狭窄率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57,P=0.001;r=0.157,P=0.001);未发现PLGF与最小管腔直径和最小管腔面积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血清PLGF水平可能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59.
吕树铮 《海南医学》2002,13(12):2-5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 ,冠脉血运重建经历了从溶栓、CABG和PCI到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关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国内、外已有观察性和随机性的研究报告。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不同冠心病治疗方式短期和远期结果比较以及如何更合理的选择不同的血运重建方式加以综述。1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多数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预后相对较好。几个研究显示平均年死亡率约为 2 % - 3% ,每年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发生率约为 2 % - 3%。稳定型心绞痛的自然病史受抗缺血、抗血栓、抗高血压和调脂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还受血运重…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QTd在预测术后再狭窄中的意义。方法:1997年3月-2000年3月在我院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的患23例,根据冠造结果将患分为再狭组(12例)与无再狭窄组(11例),分别记录第1次PTCA及支架植入术前后,第2次PTCA(或PTCA及支架植入术或冠造)术前后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d及校正的QTd(QTcd)。结果:两组患第1次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QTmax,QTcmax,QTd及QTcd均较术前有显减小(P<005)。再狭窄组,上述指标在第2次PTCA及支架植入 又明显增加(P<0.05),术后再次显缩短(P<0.05)。无再狭窄组,QTd及QTcd在第2次冠造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仍保持在第1次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的水平。随访5-44个月 ,无1例死亡及再梗塞发作。2例因不稳定心绞痛发作行冠脉搭桥术。结论:成功的PTCA及支架植入术可以显地缩短QT离散度(QTd)。再狭窄时,QTd再次显升高。因此,QTd可以作为预测PTCA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一项独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