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5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应用磁导航辅助在老年房室结双径路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随访观察的结果. 方法经常规电生理检查证实的老年房室结双径路合并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0例,20例予磁导航辅助射频消融(磁导航组),术者手动推送标测磁导管和消融磁导管到达下腔静脉上端,随后可在Niobe磁导航系统(Stereotaxis,Inc,USA)辅助下,结合自动推送系统Cardiodrive以方向导航或目标导航方式到达左心室心尖、高位左心房或Koch's三角,每次可做1~5°的方向调整和1~3 mm前进或后退的细微调整,以准确定位和贴靠靶点,并进行消融.其余20例采用常规标测电极、消融导管和手术方法行射频消融术(常规消融组).记录并分析两组的放电消融次数、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放射透视的时间等参数.平均随访时间(1.5±0.4)年.结果 磁导航组成功19例,常规消融组2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磁导航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放射透视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磁导航组医生平均透视时间为(4.5±0.6)min,低于对照组的(11.0±1.0)min.放电消融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无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 结论对于老年房室结双径路合并阵发室卜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磁导航辅助下的射频消融术与常规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相似.但术者的放射线照射时间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中发生心动过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安贞医院连续收入的首次急性STEMI并行PPCI的患者448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心动过缓分为心动过缓组和对照组。术中发生心动过缓定义为术前心率≥60次/分,术中心率持续性或一过性60次/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和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分析首次急性STEMI患者PPCI术中发生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结果 PPCI术中心动过缓患者105例,对照组343例,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为23.43%。研究共纳入32个指标,通过单变量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罪犯血管完全闭塞、罪犯血管是前降支、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单多支血管病变、无复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和血红蛋白等参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认为,无复流(OR=3.033,95%CI:1.479~6.223)和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OR=2.652,95%CI:1.602~4.391)可作为预测PPCI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无复流和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可作为预测首次急性STEMI患者PPCI术中发生心动过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定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QCA)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临界病变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行性,以期建立有效预警模型筛选高危临界病变患者.方法 选择18~80岁男性或未怀孕妇女、冠脉造影发现狭窄程度为20%~70%、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临界病变患者.由专业医师接诊,询问相关病史和体格检查,由专业心血管介入医师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冠脉造影.采用思创科技(Create Life)医学影像工作站V3.1版进行QCA分析.终点事件的定义为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结果 共纳入1137例患者,在12个月随访期内,出现终点事件者为124例,其中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心绞痛98例,无心源性死亡病例.事件发生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稍高于无事件发生组(P=0.03),事件发生组与对照组Framingham Risk Score分层构成比有明显差异.Cox回归分析发现Framingham Risk Score、钙化及斑块面积与终点事件发生相关.将QCA积分和Framingham Risk Score采用logistic回归产生的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并以最佳截切点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经Log Rank分析发现,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74% vs. 81.32%,P=0.0385).结论 Framingham Risk Score和QCA表现(钙化及斑块面积)与临界病变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筛选高危临界病变患者的效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成本疗效分析.方法 连续收集2006年1月至6月在中国13个城市行PCI的冠心病患者资料.利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9个月后的生命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此进行成本疗效分析.结果 (1)51.8%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2)患者住院成本中材料成本占82.5%、西药费占6.8%、手术费占5.9%,这3项共占总住院成本的95.2%,其中支架费用占材料成本的69.8%.(3)术后1年内患者再次入院成本:44例由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而再次入院患者的平均再次住院成本为17 841.5元.(4)术后1年内的药物费用:以使用频率最高的5种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使用量和价格为依据,通过对患者术后1、3、6、9、12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患者在术后平均每个月的药费为831.5元,每个月药费为400.0元的患者最多.(5)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平均得分提高20.59分;每提高一个分值的生命质量需花费3975.7元;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花费59 898.3元.结论 我国PCI的成本疗效比在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5.
11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现状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近10年北京安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现状,评价AMI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变化趋势及其疗效。方法:1993年至2001年接诊的AMI患者1165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和819例随访结果,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以及AMI二级预防治疗现状。结果:1·吸烟患者在本组资料中占54%,高血压病患者占47·7%,糖尿病患者占14·2%,超过50%的就诊患者既往无心绞痛病史;2·约50%患者就诊时间>12h,从而丧失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机;3·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4·40%的患者能坚持接受正规系统的随访诊治,61·4%的患者戒烟,71·6%患者改变不健康饮食习惯。结论:对于冠心病一、二级预防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逐年增加,与患者对PCI的了解和接受程度的增加及我院介入医生梯队的逐年成熟有关;50%就诊时间>12h的患者丧失了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机;印证了再灌注治疗在AMI患者中的作用,为制订我国关于AMI指南提供循证依据;加大对AMI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6.
目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降低再狭窄风险的同时,通过抑制血管再内皮化,可能增加支架内血栓发生风险,抗CD34抗体通过特异捕获血液中内皮祖细胞,加速支架术后血管再内皮化。本研究目的是将抗CD34抗体涂敷到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上,通过实验小猪支架术后不同时间造影,随访评价抗CD34抗体对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早期再内皮化的影响。方法:将3种不同类型的支架包括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s,BMS)、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irolimous-eluting stents,SES)和抗CD34抗体与雷帕霉素洗脱联合支架(anti-CD34 antibody and sirolimous-eluting combined stents,ASES)随机植入到符合条件的10头中华小型猪冠状动脉内(共植入了6个BMS、7个支架和7个ASES),支架植入术后2 w,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动物处死后,对支架段冠状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OCT图像及支架段冠状动脉的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分析,均未发现支架内血栓及小的附壁血栓。2.在2 w OCT检查图像上,ASES新生内膜覆盖率显著高于SES[(55.56±35.27)%vs.(41.82±23.28)%,P=0.047],ASES平均内膜覆盖厚度不但显著高于SES[(89±5.0)μm vs.(32±4.9)μm,P<0.001]、还高于BMS[(89±5.0)μm vs.(44±7.2)μm,P=0.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也显示,ASES和BMS新生内膜覆盖水平及质量均优于SES。结论:将抗CD34抗体联合应用到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上,能够显著抵消后者在支架术后早期对再内皮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7.
GRACE(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研究是目前世界上首个于多个国家进行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前瞻性观察研究,自1999年4月起在全球14个国家、94个中心开展。GRACE旨在从全球角度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人群ACS的治疗结果,增强各国对ACS诊治及预后的交流,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依据。截至2007年9月,共有28个国家、200余家医院参与GRACE研究。全球已入选29641例ACS患者,其中中国入选了3580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4岁,最小为27岁,最大为93岁。  相似文献   
38.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常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复杂的临床情况,同时又多见于糖尿病、绝经期后妇女、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血症等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患者。因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既是高危冠心病患者,但同时也是血管重建治疗的最大受益者。既往多采用外科搭桥治疗,  相似文献   
39.
冠心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下面分别介绍这两方面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40.
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评价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血运重建与否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对分别进行冠脉介入 (perctutaneouscoronaryintervetion ,PCI)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手术 (coronaryarterybypasssurgery ,CABG)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的 1 4 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年龄≥ 75岁的患者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分析。结果 从近期疗效看 ,CABG组的院内病死率最高 ,与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从远期疗效看 ,没有进行血运重建的药物治疗组的远期心源性病死率最高 ,为 2 6 1 % (P <0 0 5 ) ,将三组分别进行比较 ,PCI组远期病死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 (P =0 0 2 6 ) ,CABG组低于药物治疗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8) ,而PCI组与CABG组的远期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危的、高龄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可以从早期的冠脉血运重建治疗 ,尤其是冠脉介入治疗中获益 ,减少远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