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ET/CT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并指导治疗计划的制定,PET功能信息与CT解剖信息融合后灵敏度和准确性提高.笔者分析了16例接受3D-CRT的NSCLC患者放疗前后18F-FDG PET/CT显像SUVmax的变化,探讨SUVmax在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与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本临床试验为随机对照、开放、非劣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CAP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左氧氟沙星750 mg组治疗5 d或500 mg组治疗7-14 d ,两组均接受静脉给药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微生物学检查等,比较两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结果10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病例241例。其中全分析集(FAS )223例,包括750 mg组111例,500 mg组112例。符合方案分析集(PPS)211例,包括750 mg组107例,500 mg组104例。安全性分析集(SS)241例,包括750 mg组121例,500 mg组120例。FAS 75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5.0 d ,50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9.0 d。75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3750 mg ,50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4500 mg。FAS第4次随访750 mg组有效率为86.2%,500 mg组有效率为84.7%,两组综合疗效评价相比为非劣效。FAS 750 mg组可进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0例,获病原菌41株,500 mg组可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9例,获病原菌51株,两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另外,750 mg组和500 mg组的非典型病原体的临床有效率均为100%。对750 mg组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临床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注射部位瘙痒、疼痛和充血等,其次为失眠、恶心、皮疹等。较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为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白细胞总数降低、ALT升高、AST升高等。以上不良反应多属轻微,患者可耐受,与500 mg组相比,因药物中止试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安全性相仿。结论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治疗CAP与左氧氟沙星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程相比,其临床和微生物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均较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3.
氧自由基在脑缺血发病中的作用及防治山东省荣军总医院(250013)俞桂珍夏靖吕晓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王丽华氧自由基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正常产物,在生理条件下其发生及清除处于动态平衡。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机制发生障碍,则导致病理状态。自由基对脑损伤的主要病理...  相似文献   
74.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阿米巴痢疾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4岁。间断下腹部隐痛、黏液血便半年,加重伴暗红色血便10d入院。患者于半年前间断出现下腹部不适、隐痛,伴有黏液血便,发作时大便次数4~5次/d,无发热、腹胀、里急后重、关节疼痛、消瘦等症状。外院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服用柳氮磺胺吡啶2~3g/d,因服药后上腹部不适而不能坚持,症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多瘤抑制基因P^16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正常胃、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P^16CyclinD1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胃粘膜P^16阳性率为90.9%,CyclinD1为阴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的P^16阳性率分别为87.1%、78.6%、37.5%、26.25%,CyclinD1的阳性率依次为16%、21%、56%、73.75%,癌组织与正常胃粘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16的阳性率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CyclinD1与癌分化无明显相关性。胃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16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CyclinD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随访2年,80例胃癌患者中13例死亡,均为P^16阴性、CyclinD1阳性者。胃癌中P^16与CyclinD1两种基因变化与胃癌的形成关系密切;随病变加重,P^16缺失率增加,CyclinD1阳性率增加,两者可单独或协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其反向表达趋势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互抑制机制。多基因异常病例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疗效。方法81例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成PTX组(PTX200mg,每日3次,n=41)和安慰剂组(n=40),共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结构和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量的变化以及PTX治疗对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74例CHF患者完成随访。与安慰组比较,PTX可显著降低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水平(均P<0.05)。此外,PTX在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56±9)mmvs(61±7)mm,P<0.05]、增加左室射血分数[(48±11)%vs(41±12)%,P<0.05]和降低再住院率(34%vs61%,P<0.05)等方面较安慰剂组更显著,但两组间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PTX可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状态,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77.
吕晓  程建昌  郑刚  刘斐 《吉林医学》2014,(5):986-987
目的:分析评价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一期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78例。结果:78例患者中77例获得3~36个月、平均21个月的随访,1例术后3 d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49例,良24例,可4例。结论:一期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8.
吕晓 《求医问药》2014,(18):42-43
目的 :分析6项肝功能指标检测在诊断肝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门诊部收治的100例各类肝病患者以及100例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进行6项肝功能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相比,35例急性肝炎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指标较高,其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指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相比,29例慢性肝炎组患者的胆碱酯酶、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相比,20例重型肝炎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指标较高,其胆碱酯酶、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相比,16例肝硬化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指标较高,其胆碱酯酶、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患者进行6项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白蛋白、前白蛋白)检测的结果可出现明显的异常,为其联合进行6项肝功能指标检测可显著提高其病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9.
“悦读书社”的建立,是在校大学生打造个性化的阅读空间的尝试。分析了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总结了“悦读书社”的创建过程,介绍了“悦读书社”开展的阅读问卷调查 DIY“树”签活动、经典书目推荐等阅读推广实践活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分别完成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试验药(n=20)及对照药(乳酸环丙沙星,n=23)的临床试验。结果 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1.30%,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9.47%,细菌清除率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4%、4.35%。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强,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