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目的 对国产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以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试验药,以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治疗急性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加替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剂量均为每次20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5~14天。结果 本研究得可评价病例204例,加替沙星与左旋氧氟沙星分别治疗98例及106例细菌性感染,加替沙星总体有效率和痊愈率为91.84%和66.33%,细菌清除率为96.39%;左旋氧氟沙星总体有效率和痊愈率为90.57%和67.92%,细菌清除率为95.48%。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14.02%。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调查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其ESBLs比基因型。方法 对2001年4月一2002年5月我院临床分离的40株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采用NCCLS推荐的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定对不同抗生素的MIC值,用针对TEM、SEV、CTX—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及扩增确定ESBL基因型。结果 40株产ESBL菌株对第三代头抱菌素耐药率高,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程度高于头孢他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毗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7.5%、57.5%、90%、52.5%。除2株菌外,其它38株菌对亚胺培南敏感。40株菌中携带SHV、TEM、CTX—M型ESBLs比的比率分别为87.5%、50%、40%。结论 我院产ESBL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上需慎用酶抑制剂复合物及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仍是治疗产ESBL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我院存在CTX—M酶的流行,产ESBL菌绝大多数产SHV型酶,有24株菌同时产2种或3种酶。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拓展双向聚类方法在中医药领域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使数据分析研究人员掌握双向聚类方法的研究动态和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通过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同引网络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研究双向聚类方法的发展趋势、热点研究领域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双向聚类方法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算法研究、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信息检索和文本挖掘等方面。结论:结合双向聚类方法与中医药数据分析的特点,双向聚类方法能用来识别具有类似症状群的患者人群的特征,探索症状分类与患者特征的关系,探索药物配伍特点、实现精细化治疗,探索量效关系、实现动态和科学合理用药,探索组学研究与中医症候、中医治疗方案的关系等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4.
本研究采用武汉滨湖制药厂研制的盐酸芦氟沙星片治疗细菌性感染50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7例,泌系统感染15例,其他感染18例。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为64.00%和90.00%。共分离出病原菌44株,以病原菌进行疗效统计,痊愈率和有效率为59.1%和88.6%,病原菌清除率为88.64%。  相似文献   
155.
艰难拟梭菌能引起医院获得性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是抗菌药物耐药紧急威胁之一。全球各地区流行菌株有所差异, 欧美主要流行高毒力菌株RT027, 中国最常见的是ST3、ST37和ST54菌株。全球不同区域艰难拟梭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大部分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仍然敏感, 对喹诺酮类、克林霉素耐药率高, 多重耐药菌常见。欧美常见的耐药菌株类型为RT027, 中国为ST3、ST35、ST37和ST54型别。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是遏制艰难拟梭菌耐药、暴发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6.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对亲水或相对疏水性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有无差异。方法:测定亲水性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及相对疏水性药物托舒沙星在菌体内的蓄积量和主动外排泵的作用(荧光测定法):检测细菌膜孔蛋白OmpF有无缺失(SDS-PAGE法);检测细菌DNA回旋酶A亚基编码基因gyrA常见突变点(Ser-83)是否突变(3’BS-PCR法和PCR产物测序)。所研究的大肠杆菌菌株包括野生株Ecs及其实验室诱变耐药株R2、R256,临床分离耐药株R5、R6和膜孔蛋白标准株JF701  相似文献   
157.
目的对真菌血症的临床及微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年8月—2005年12月期间我院31例真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超过80%的真菌血症患者患有2种或以上的基础疾病。半数以上患者均有导管留置,而且83.9%患者在血培养采样前1周内均不同程度使用抗菌药物。31例真菌血症中,24例(77.4%)与念珠菌有关,但仅3例由白念珠菌引起,念珠菌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为45.8%。不同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结论真菌血症多发生于基础疾病严重者,由非白念珠菌导致的败血症在真菌血症中占很大比例;部分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  相似文献   
158.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产AmpC酶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标本中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AmpC酶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 12 7株铜绿假单胞菌用MicroscanWalkAway 40系统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 ,并通过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结果 :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 ,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为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吡肟 ,12 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AmpC酶菌株共 31株 ,产AmpC酶阳性率占总菌株数 2 4 5 % ,产AmpC酶菌株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不产AmpC酶增高。结论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 ,治疗宜选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吡肟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探讨下肢手术患者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合适压力及其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10例自愿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行下肢动脉血循阻断压力试验,确定适宜的止血带压力.根据试验结果对38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阻断血循压力(180 mmHg)加120 mmHg(共300 mmHg)缚绑患肢实施手术.于止血带充气前(T0)、充气后即刻(T1)、充气30 min(T2)、松止血带后(T3)分别测定患者皮质醇、血糖、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观察不同时段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判断术中止血带使用效果.结果 不同时段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各时段血压、脉搏、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38例患者术中止血带使用达优率100%.结论 止血带止血能引起人体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而适宜的压力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检测伊马替尼治疗前后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VEGF质量浓度,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M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VEGF对伊马替尼治疗CML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2003-08~2005-02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选择CML患者32例。伊马替尼治疗达血液学完全缓解12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VEGF的表达质量浓度。结果32例患者血浆VEGF表达质量浓度为(296.16±18.1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伊马替尼治疗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CML患者的VEGF质量浓度为(198.23±16.51)ng/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CML患者血浆VEGF表达明显增高。血浆VEGF可能成为判定伊马替尼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