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探讨肝硬化患者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病变及其发病机制。肝硬化患者87例,正常对照组65 例。按照肝功能Child分级,应用超声Doppler检测患者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E波、A波、Ev/Av 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静息状态下Child B、C级肝硬化患者外周阻力指数明显降低;Child A、B级患者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呈高动力循环状态;Child C级组患者,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较 Child B级组明显下降。肝功能Child B、C级组肝硬化患者Ev/Av比值显著降低(P<0.05,P<0.01)。晚期肝硬化患者存在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提示存在肝硬化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研究表明 ,肝硬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 (HSC)活化 ,HSC活化产生的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是重要的致纤维化因子。纤溶活化系统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 (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对于肝损伤后肝基质重建、肝硬化纤维降解起重要作用。我们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uPA、PAI 1、TGF β1变化 ,旨在进一步了解uPA、PAI 1、TGF β1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理论基础。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72例患者均为经病史、临床生化、胃镜、B超检查确诊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其中 ,男 4 4…  相似文献   
43.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标甲亢)引起肝脏损害较为常见,但引起深度黄疸者很少见。我院曾遇3例,均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现举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转化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经病史、临床生化、B超检查确诊的7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依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级,其中A级23例,B级29例,C级20例。健康志愿献血者6例做为正常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浆TGF-β1的变化。并同时检测血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胆红素改变。结果: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血浆TGF-β1、血HA、CⅣ、PCⅢ逐渐增加。childB、childC级患者血浆TGF-β1与血HA、PCⅢ均明显增加。血浆TGF-β1与血HA呈正相关(childB组r=0.51,P<0.01;childC组r=0.67,P<0.01),与血PCⅢ呈正相关(childB组r=0.63,P<0.05;childC组r=0.74,P<0.01)。结论:血浆TGF-β1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联合HA、PCⅢ检测可用作肝硬化诊断、追踪观察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45.
范震  吕敏和  赵幼安  刘吉勇  陈建  崔屹 《肝脏》2002,7(2):87-88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1例肝硬化患者及 3 4名正常人血清sICAM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 [(1183 .5 7±491.83 )ng/ml]明显高于非肝硬化患者 [(3 72 .3 8± 182 .49)ng/ml,P <0 .0 1] ,并与血清白蛋白 (AL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 (TBiL)及肝功能Child分级之间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1)。伴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 [(13 5 3 .14± 497.45 )ng/ml]较无PHG的肝硬化患者 [(110 6.3 1± 3 92 .0 8)ng/ml]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P <0 .0 1)。结论 sICAM可能参与了肝硬化病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6.
我们应用精制人血白细胞干扰素(IFN)治疗慢乙肝,初步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选择28例住院男性患者,年龄31~61岁,病程1~8年。依据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南宁)修订的诊断及分型标  相似文献   
47.
现将山东省第三次传染病学术会议有关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部分论文概述如下。一、免疫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已为医学界所公认。但临床上应用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病毒性肝炎,效果不理想。近年认为,慢乙肝的发生主要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临床应用调整  相似文献   
48.
综合疗法加大黄治疗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采用综合疗法加大黄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38例,取得明显疗效。1.临床资料:本文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各分别为急性黄疸型12例,慢性活动型11例,慢性活动型重型8例,亚急性重症7例),年龄20~66岁;两组均根据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分型诊  相似文献   
49.
对154例肝病患者(慢性活动性肝炎62例,早晚期肝硬化72例,肝癌20例)血清中Cu,Zn,Cd,Mn,Cu/Zn,Cd/Zn和常用肝功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血清铜低于对照组,随病情发展,晚期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铜显著升高;除肝癌患者外,血清锌随病情发展递减下降,而肝癌患者血清锌突然升高,肝炎和肝癌组的血清镉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锰除慢性活动性肝炎与对照组无差异外,肝硬化、肝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逐步回归分析揭示,Cu,Cd,AKP三因素与肝硬化演变为肝癌有重要关系;逐步判别分析选出Cu,GPT,ZnTT,γ-GT四个指标建立了慢性活动性肝炎、各期肝硬化及肝癌的判别方程。本项研究为微量元素、肝功能和各种肝病的关系及为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0.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及能量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变形性(ED)、红细胞能量代谢和血氧变化。以红细胞A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作为衡量红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指标,对32例且硬化患者取血动态观察其ED、ATP和2.3-DPG含量、PaO2和SaO2的变化并与正常人比较。肝硬化患者的ED、PaO2和SaO2明显降低,2.3-DPG含量明显增高;并发肝性脑病(HE)时PaO2明显降低,ATP及2.3-DPG含量明显减少。肝硬化患者的ED明显降低并伴有低氧血症;红细胞能量代谢降低与HE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