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8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295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858篇
内科学   424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197篇
特种医学   3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40篇
综合类   2002篇
预防医学   836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819篇
  6篇
中国医学   880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四肢大血管损伤36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肢体损伤同时伴有血管损伤是一极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及时正确妥善处理,肢体可能获得挽救。相反,延误诊断和治疗,则可能牺牲肢体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四肢主要血管损伤36例(44条血管),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 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6~54岁,以青壮年为主,其中20~45岁31例,占86%。开放性损伤28例,闭合性损伤8例。损伤原因及时间:车祸伤10例,坠落伤6例,绞伤3例,锐器刺割伤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以内20例,6~12h1…  相似文献   
92.
患者男,55岁,腰4~5椎间盘突出术后5个月,腰痛、右下肢无力4个月。患者5个月前因椎间盘突出症(右侧神经根型)在当地医院行髓核摘除术,术后1个月出现腰痛、右下肢无力,至今未见好转故入我院进一步诊治。体检:右侧下腹部可闻及明显的血管杂音,右侧足背动脉明显减弱。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右侧髂总动脉近端血管破口,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形成(图1、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瘘口位于腰4~5椎间盘右侧,右侧髂总动脉显影后髂总静脉、下腔静脉随即显影,提示右侧髂总动脉-静脉瘘形成(图3、4)。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引入导丝使之进入腹主…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McBride与Greer手术(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McBride与Greer手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19例(32足)。术后根据足母外翻矫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9例,时间为1.5个月~6年,所有患者术后外形明显改善,复发1足。结论采用改良McBride与Greer手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治疗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手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4种皮瓣修复治疗: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足背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6例;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4例。结果21例随访8周-5年,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8例。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皮瓣技术能满足手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的需要,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手功能的恢复。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探讨结石复发率、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术后胆囊壁厚度变化。方法对85例术后1年以上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随访,B超测量脂肪餐前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内有无结石等情况。设定胆囊收缩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囊收缩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差。胆囊壁厚度≥3mm为增厚,〈3mm为正常。术前胆囊壁厚度正常40例(正常组),其余45例为炎症组。结果胆囊收缩率42%-98%,(67.7±18.9)%,其中胆囊收缩功能良好72例(84.7%),功能差13例(15.3%)。40例正常组内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颈、体、底厚度正常38例(95.0%),增厚2例(5.0%);45例炎症组内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颈、体、底厚度正常34例(75.6%),增厚11例(24.4%)。正常组术后7-8年结石复发1例,炎症组术后结石复发10例。结论术前胆囊正常为保胆取石手术的最佳选择,胆囊伴炎症、结石嵌顿的患者也可行保胆手术,但要严格适应证,两镜联合取净结石,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人工可吸收骨粉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人工骨粉植入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26例获得随访6-12(8±3)个月,骨折均愈合,1例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按Neer评分判定优良率92%。结论 GeneX人工骨粉是一种完全吸收、可塑性好、支撑力强的生物材料;能够充分填充肱骨近端骨缺损,便于骨折复位、诱导成骨、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曲靖市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医疗机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及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全市有法人代表的23个市、县(区)、乡镇、企业、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部门及4382名护士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虽然床护比基本达标,临床护理岗位人员人力资源缺乏依然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依然是困扰护理管理的首要因素,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身份多元化,编制内护士比例逐渐降低,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及薪酬的满意度不容乐观。结论多途径、多渠道增加护理人员,尤其是编制内护士。有计划的重点培养一批护理骨干,在护理队伍中起好承上启下的引领、带动作用。尽快建立编制外护士管理标准,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人员待遇,尤其是技术职称的评定和聘任,不能与医疗机构其它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形成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1(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野生型及GIT1基因敲除型小鼠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探讨GIT1影响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 GIT1杂合子小鼠雌雄配对饲养,对获得的新生小鼠采用PCR法行基因型鉴定。取GIT1野生型与GIT1基因敲除型小鼠胫骨及股骨,分离培养BMSCs并传代。取第2代BMSCs分为4组,分别为野生型对照组(A组)、野生型实验组(A1组)、基因敲除型对照组(B组)、基因敲除型实验组(B1组);A1、B1组细胞采用内皮细胞诱导液培养,A、B组细胞进行常规培养。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VEGF受体2(VEGF receptor 2,VEGFR-2)、VEGFR-3、磷酸化VEGFR-2(phospho-VEGFR-2,p VEGFR-2)、p VEGFR-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PECAM-1)、血管内皮黏钙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表达。另取GIT1野生型小鼠第2代BMSCs分为4组:Ⅰ组,原细胞培养液培养;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VEGFR-3阻断剂SAR131675;Ⅲ组,内皮细胞诱导液培养;Ⅳ组,内皮细胞诱导液中加入SAR131675。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内皮细胞标志物v WF、PECAM-1、VE-Cadherin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示,A、A1、B、B1组细胞的VEGFR-2、p VEGFR-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A1组VEGFR-3、p VEGFR-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余3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示,A1组v WF、PECAM-1及VE-Cadherin表达均显著高于A、B、B1组,B1组显著高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VEGFR-3实验中,Ⅲ组v WF、PECAM-1及VE-Cadherin表达均显著高于Ⅰ、Ⅱ、Ⅳ组,Ⅳ组高于Ⅰ、Ⅱ组(P<0.05);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T1通过VEGFR-3影响小鼠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进而影响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99.
李瑞豪  贠国俊  谭朱江  白雪 《海南医学》2020,31(23):3025-3028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诊疗资料。按照康复训练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基础康复训练,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频rTMS治疗,10 d治疗1次,10 d为一个疗程,均连续治疗5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的发育商(DQ)、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量表评分、精细运动能力(FMFM)量表评分,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DQ值为(82.33±4.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88量表中D区、E区评分分别为(31.03±2.70)分、(50.04±4.43...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了解肠系膜下动脉(IMA)的分支及变异情况及其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结、直肠癌手术中血管处理及淋巴结廓清。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和肛肠外科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间共55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乙状结肠癌16例,直肠癌39例,通过肠系膜下动脉CTA结合术中所见,对IMA分支情况进行分型,在CTA上详细测量血管的相关数据并追踪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各种分型的淋巴结检出数目及转移情况。结果 55例IMA均发自腹主动脉,IMA根部距离腹主动脉分叉的距离为(3.90±1.11)cm,IMA根部至第1分支处距离为(3.17±0.90)cm。IMA 分型中,A型,共4例(7.27%);B型,共11例(20%);C型,共40例(72.73%),淋巴结转移度与IMA的分型之间有关联。左结肠动脉1支有32例(58.18%),2支23例(41.82%);乙状结肠动脉(SA)分支情况为: 1支9例(16.36%), 2支35例(63.64%),3支11例(20%)。SA 1支时,第1站淋巴结转移度8.73%;第2站淋巴结转移度16.28%;第3站淋巴结转移度5.88%;SA分支数2支及以上时,第1站淋巴结转移度19.96%;第2站淋巴结转移度33.34%;第3站淋巴结转移度9.09%。淋巴结转移度与SA的分支数有关。结论 术前行CTA可有助判断其变异及分支情况,从而指导更合理的处理血管及淋巴结的廓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