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一年内冷冻保存(-80℃)血清中HBV-DNA的结果与冷冻保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将其分成4份于-80℃保存,分别在第0、2、6、12月相同条件下冻融,再进行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将检测数据转化成对数值,采用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25份血清标本HBV-DNA初始值为103~107copies/ml,2个月冷冻保存的血清各组标本HBV-DNA含量较初始值没有明显差异(P=0.39);但在冷冻保存6个月和12个月后HBV-DNA含量显著低于初始值(P=0.01,P=0.00);6个月冷冻保存也明显低于2个月保存HBV-DNA含量(P=0.01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V-NDA检测的含量与时间成负相关(r=0.985)。结论冷冻保存(-80℃)血清时间越长HBV-DNA含量随之越低。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紫草素作用前后对人共刺激细胞的增殖及对胃癌细胞NCI-N87、BGC-823、HGC-27杀伤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CD3单克隆抗体(CD3 monoclon antibody,CD3 mAb)、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CD28 mAb、IL-15和IL-21共同诱导为人共刺激细胞,予不同浓度紫草素诱导人共刺激细胞和3株胃癌细胞24、48、72 h后,水溶性四唑盐(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人共刺激细胞增殖率,四甲基偶氮唑蓝(colorimetric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胃癌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人共刺激细胞颗粒酶B(granzyme B,GraB)、穿孔素(perforin,PFP)、CD107a、IFN-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人共刺激细胞β-catenin、P-ERK1/2、P-AKT和Bcl-2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紫草素对人共刺激细胞杀伤3株胃癌细胞的活性影响.结果:经紫草素诱导48 h后,人共刺激细胞0.2-50μg/L浓度组增殖明显(P<0.05),6-25μg/L浓度组GraB、PFP、CD107a、IFN-γ和β-catenin、p-ERKl/2、Bcl-2、P-AKT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NCI-N87、BGC-823、HGC-27的杀伤活性较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紫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人共刺激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对胃癌细胞NCI-N87、BGC-823、HGC-27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活化β-catenin、P-ERKl/2、B c l-2、P-A K T和P F P、G r a B、C D107a、IFN-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γδT细胞扩增方法。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用唑来膦酸预处理过的未成熟DCs按10:1混合,在含IL-2 400 U/ml和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倍数。用流式细胞仪对γδT细胞进行表型分析并检测其细胞内的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含量。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唑来膦酸预处理的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到11天时γδT细胞增殖倍数达到(120±15)倍,第8天和11天γδT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70.26%±3.56%、90.11%±4.67%。γδT细胞细胞内颗粒酶B、穿孔素及CD107a在第8天时分别为81.66%±4.32%、86.62%±5.21%和80.12%±3.78%,均高于对照组。培养的γδT细胞对SGC-7901、SW-1990、SW-480肿瘤细胞株杀伤活性至第8天时达到峰值。结论:此法能有效诱导γδT细胞体外扩增,培养的γδT细胞颗粒酶B、穿孔素及CD107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毒胡萝 卜素对胃癌BCG-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BCG-823细胞,分别经不同浓度的毒胡萝 卜素(0.00、0.75、1.50、3.00、6.00、12.00 μmol/L)诱导培养24 h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毒胡萝 卜素对BCG-823细胞活力的影响和计算生长抑制率;流式...  相似文献   
26.
CIK是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效应细胞。为使CIK在实验室里能被更有效地诱导增殖并赋予其更强的杀肿瘤效应,我们在CIK常规培养环境中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探讨抗CD28单抗和IL-15对CIK增殖和杀肿瘤效应。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预先以常规方法诱导CIK,然后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与CIK共培养。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计数CIK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IK中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等分子的表达率;用ELISA方法检测CIK分泌IL-10、IL-12、INF-γ和TNF-α水平;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CIK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乳腺腺癌细胞株(MFC-7)和人黑素瘤细胞株(HME1)的杀伤活性。PBMC经常规CIK诱导培养以后再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强(P<0.05);在CIK培养体系中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可促进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等分子的表达率进一步增强(P<0.05);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培养8d后CIK对A549、MFC-7和HME1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82.2%、59.3%和70.6%,与对照组(分别为60.9%、49.6%和4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体系中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培养8d后其细胞因子IFN-γ、TNF-α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IL-10和IL-12的分泌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实验说明在CIK培养体系中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可增加CIK增殖率并提高其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采用异戊烯焦磷酸(IPP)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特异性扩增γδT细胞,观察其在体外对HBV复制和HBeA异表达的影响,并评估应用18T细胞过继回输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在体外应用IPP和IL-2刺激培养人外周血PBMCs8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T细胞百分率及细胞表面穿孔素、粒酶B、NKG2D和CD44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FN-γ、TNF-α 和IL-12含量;将18T细胞与HepG2215细胞按比例共孵育后,检测上清HBeAg和HBVDNA水平。将培养成功的18T细胞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1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人外周血PBMC8在培养前78T细胞数占5.12%,CD44表达5.13%。在培养8天后则分别升至91.27%和94.00%;18T细胞表面穿孔素、粒酶B、NKG2D受体表达量(分别为57.1%、71.6%和71.7%)明显高于培养前(分别为0.2%、1.1%和1.3%);γδT细胞分泌IFN-γ和IL-12量明显增加;扩增的γδT细胞能够抑制HepG2215细胞HBV DNA复制和HBeAg的表达;18T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率为54.3%(25/46),HBVDNA转阴率为66.0%(33/50)。结论乙型肝炎患者PBMC经刺激培养获得的78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初步观察表明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及γδT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本实验室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羽扇豆醇在不同时间段对人γδT细胞和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实验组,时间段分24、48、72h组.结果:羽扇豆醇浓度在0.4-200μg/mL时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在24、48、72h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48、72h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γδT细胞培养7d从扩增前的3.61%增加到80.2%,羽扇豆醇对γδT细胞在24、48、72h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值后抑制作用.24h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72h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有抑制作用,对γδT细胞随着浓度增加有先促进后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体外培养人γδT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到含有唑来膦酸和白细胞介素2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获得γδT细胞。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γδT细胞ERK1/2信号通路后,用细胞计数仪测定γδT细胞增殖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杀伤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培养10 d后的γδT细胞纯度达到(87.94±2.36)%。PD98059作用后的γδT细胞数低于对照组[(6.74±0.36)×105/ml vs(9.42±0.31)×105/ml],而PD98059作用后γδT细胞颗粒酶B阳性表达率[(48.89±1.31)%vs(41.58±1.58)%]、穿孔素阳性表达率[(65.92±3.29)%vs(33.49±2.83)%]、对肝癌Hep G2细胞的杀伤率[(69.28±4.96)%vs(48.34±3.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08、7.582、15.478、11.201,P值均0.001)。结论 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ERK1/2信号通路能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但能增强γδT细胞的体外杀伤功能。  相似文献   
30.
陈玲  陈复兴  刘军权  周忠海  吕小婷  朱云  张娟 《中草药》2011,42(10):2056-205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生长和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γδT细胞,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γδT细胞后,MTT法检测γδT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前后γδT细胞杀伤功能相关标志物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的表达。结果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10 d后,γδT细胞比例从扩增前的3.12%增至80.46%;白藜芦醇浓度为0.2~12.5μmol/L时能促进γδT细胞生长,其中以1.56μmol/L作用最明显,使细胞增殖率高出对照组约15.90%;白藜芦醇1.56μmol/L可上调γδT细胞杀伤功能相关标志物颗粒酶B、穿孔素、CD107a表达,随着给药浓度增高,γδT增殖及其颗粒酶B、穿孔素、CD107a表达逐渐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γδT细胞增殖,且增强γδT细胞杀伤功能相关标志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