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8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175例.按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Q波心肌梗死(QMI)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3例,Q波心肌梗死病人122例,对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嗜烟史及合并糖尿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血清心肌酶、心律失常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非Q波心肌梗死组女性、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冠脉侧支循环开放、冠脉弥漫型病变与Q波心肌梗死组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Q波心肌梗死组血清磷酸激酶(CPK)峰值、肌钙蛋白T(cTnT)峰值(1 046 U/L±518 U/L,2.9 ng/mL±1.2 ng/mL)、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均低于Q波心肌梗死组.结论 NQMI 病人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率高,而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低,而冠脉弥漫型病变、侧支循环的开放率均高.血清CPK酶峰值、cTnT 峰值低.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CHD)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男性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研究表明,男性CHD死亡率为女性的两倍,且男性CHD出现比女性约早10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猝死约早20年[1].而男性CHD的危险因素又错综复杂.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对男性CHD危险因素加以综述,以期为开展男性CHD的综合防治提供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择期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S)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升高的原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以及CS后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52例择期行CS的UAP病人,术前及术后8h,16h,24h分别采静脉血测定cTnI,CK-MB及hs-CRP水平,以术后cTnI高于临界值3倍为心肌损伤临界值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手术过程以及并发症等相关因素,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Q波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结果住院期间,cTnI升高组和cTnI正常组再发心肌缺血事件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MACE事件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示球囊扩张总时间、C型病变及术后分支闭塞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S后cTnI升高组中,cTnI和CK-MB与hs-CR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34,0.126。结论CS后cTnI,CK-MB和hs-CRP有相关性,但关联程度弱;术后cTnI升高与球囊扩张总时间、C型病变及术后分支闭塞有关;术后cTnI水平与CS后再发心肌缺血和MACE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CS后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3所综合医院住院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现状.方法采集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999年-2002年住院心肌梗死病人病历数据库资料,对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用SAS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4年心肌梗死病人共有888人.4年总的药物使用率分别是:β受体阻滞剂为5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为62%.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构成有4种药品,其中美托洛尔占86.6%、阿替洛尔占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构成有11种药品,以卡托普利占57%,依那普利占27%.美托洛尔日平均剂量(Md)为34 mg/d(剂量范围6.25 mg/d~200 mg/d),卡托普利日平均剂量(Md)为35.8 mg/d(剂量范围6.25 mg/d~150 mg/d).不使用β-blocker的主要原因是未考虑选用、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心力衰竭、传导阻滞等.不使用ACEI/ARB的主要原因是未考虑选用、低血压等.结论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1999年-2002年心肌梗死病人β-blocker使用率提高(P<0.000 1),ACEI/ARB使用率1999年-2001年持平,2002年有所降低(P>0.05,P=0.085 1),β-Blocker以美多心安为主.ACEI/ARB以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为主.美多心安的日平均剂量低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药物治疗指南规定的标准,其日平均剂量山大一院<省人民医院<太钢总医院.卡托普利的日平均剂量在指南范围内,3所医院日平均剂量相当.未考虑使用β-blocker占不用因素的42%,未考虑使用ACEI/ARB占不用因素的62.8%.提示对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特布他林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美托洛尔组、联合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20 mg/kg,一日两次灌胃.联合治疗组给予特布他林2 mg/kg,美托洛尔20 mg/kg一日两次灌胃.安慰剂组及假手术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日两次灌胃.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测定(TUNEL法).结果 ①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峰A峰比值(E/A)均明显增高(P<0.01),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则明显降低(P<0.01).美托洛尔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较,LVEDd、E/A明显降低(P<0.01),LVESd降低(P<0.05),EF明显增高(P<0.01).联合治疗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较,LVEDd、LVESd降低(P<0.01),EF、FS升高(P<0.01).②心衰模型各组间心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增高(P<0.01).美托洛尔组及联合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较,AI均有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较,AI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 特布他林能够加强美托洛尔的疗效,可能通过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改善心梗后心衰大鼠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始血脂水平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相关资料,随访其院外相关事件(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将患者相应分为死亡组、再梗死组、血运重建组及无事件组,分析其初始血脂水平,研究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po)A1、三酰甘油(TG)死亡组最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ApoB/A1事件组略高于无事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运重建组最低.TC和LDL-C初始水平可能与患者死亡有一定关系,ApoB 和ApoB/A1初始水平可能与患者再次血运重建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C、LDL-C、ApoB、ApoB/A1初始水平可能对患者远期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前列 ,现有强心剂可能导致钙超载 ,引起心律失常发生、能量消耗增加和心肌细胞损伤。新一类的强心药物 钙增敏剂通过其他方式发挥正性肌力作用。本文综述了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和糖尿病心肌病方面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58例,28例术后服用缬沙坦80mg/d;30例术后未服用缬沙坦及其他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或相关类药物。缬沙坦组和常规治疗组均于手术前3d内,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2组在PCI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但6个月时缬沙坦组比常规治疗组LVEDV[(102.6±25.6)mLvs(117.2±28.5)mLP=0.045]及LVESV[(53.1±20.6)mLvs(66.4±28.7)mLP=0.049]明显减小,而LVEF明显增大[(56.1±9.6)%vs(47.4±13.2)%P=0.006]。随访13个月,缬沙坦组比常规治疗组临床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24.0%vs46.7%P=0.04)。结论应用缬沙坦,可有效的防止心室重构,减少临床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冠心病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血浆妊娠相关蛋白(PAP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0例行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24 h、72 h测定PIGF水平及PAPP-A水平.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与PIGF和PAPP-A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术后24 h较术前增高,术后72 h明显升高达到峰值.冠心病患者血浆妊娠相关蛋白水平术后24 h较术前增高,术后72 h已出现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PCI术组患者PAPP-A和PIGF水平呈正相关.发生MACE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PIGF及血浆PAPP-A峰值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PIGF及血浆PAPP-A水平与MACE相关,两者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86例,所有病人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住院病人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病人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各组病人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SA组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UA组为5.37%±1.30%,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应给予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