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45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485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91篇
  4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长脉冲可调脉宽激光技术治疗蜘蛛痣、鲜红斑痣、毛细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血管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蜘蛛痣患者、45例鲜红斑痣患者、398例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患者、106例混合型血管瘤患者、95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及54例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长脉冲可调脉宽激光治疗。结果:1蜘蛛痣、鲜红斑痣、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82.2%、100.0%、87.7%、100.0%、100.0%。经疗效评价,6组患者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蜘蛛痣组、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组、化脓性肉芽肿组患者的疗效均显著优于鲜红斑痣组、混合型血管瘤组、毛细血管扩张症组(P<0.05),毛细血管扩张症组的疗效显著优于鲜红斑痣组、混合型血管瘤组(P<0.05),混合型血管瘤组的疗效显著优于鲜红斑痣组(P<0.05),蜘蛛痣组、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组、化脓性肉芽肿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组患者萎缩性瘢痕、色素减退、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脉冲可调脉宽激光技术治疗血管性疾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以蜘蛛痣、化脓性肉芽肿、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 观察磁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216例,均行急诊或择期完全血运重建术,资料完整、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均连续入选。依据12h内是否行急诊介入和静脉药物溶栓,分为再灌注组102例和延迟再灌注组54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梗死后3个月心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均数[(60.3±12.5)比(60.2±12.5)]、男性比(83.3%比75.9%),Killip 2~4级[40.0%(43/102)比3.7%(2/54)],以再灌注组较高(P<0.0001)。心电图前壁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和(∑ST)、Q波之和(∑Q)以及Q波导联数,与Killip分级、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正相关(γ=0.52~0.75,P<0.01),但与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负相关(γ=-0.63~-0.95,P<0.01);前壁导联R波振幅之和(∑R),与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DD负相关(γ=-0.48~-0.79,P<0.01),但与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F正相关(γ=0.73~0.82,P<0.01);前壁ST段抬高最大值,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LVEDD正相关(γ=0.41~0.62,P<0.05)。而Q波最大值,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值、BNP、急性期/梗死后3个月的LVEDD正相关(γ=0.42~0.64,P<0.05)。∑ST、∑Q、∑R和Q波导联数与梗死后3个月NYHA分级不相关(P>0.05)。BNP是左室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其与STEMI急性期/3个月LVEF呈强负相关(γ=-0.92、-0.80,P<0.01)。梗死后3个月2~4级心功能(NYHA)[24.5%(25/102)比24.0%(13/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前壁STEMI心电图ST段、Q波、R波及心肌酶峰与近期左室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吴蔚 《中国医药科学》2014,(8):167-168,19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5.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属骨科多发、难治疾病,类似于中医学之"骨痹病",临床上多以针灸等保守治疗方法为主。陈跃教授运用水针刀在治疗本病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具体方法结合相关验案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76.
背景:防龋DNA疫苗价格低廉、安全有效,有望成为人类抵抗龋病的重要手段,因而学者在寻找一种能高效诱导抗体产生的免疫途径或保护疫苗效价的缓释系统及佐剂,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水凝胶负载pVAX1-SpaP/P防龋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水...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NI)的,临床特点,分析引起NI的危险因素,寻找控制NI的措施。方法 对2004年11月-2005年9月90例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NI情况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NI 18例,感染发病率20.00%;NI26例次,例次发病率28.89%。感染以脑梗死患者为多,构成比占72.22%。感染部位分布以上、下呼吸道最常见,分别占26.92%和42.31%。患者原发病、侵入性操作、病区空气洁净度、住院时间、年龄、抗生素应用等是引起N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NI发病率较高,针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合理用药,一定能降低N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terine serous carcinoma,USC)与高级别癌(grade 3 endometrioid carcinoma,G3EC)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1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初次接受治疗的70例Ⅰ~Ⅳ期USC与G3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估计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差异,使用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相较G3EC患者,USC患者5年生存率低(54.8%vs 84.6%,P=0.006)且肿瘤复发转移风险高(35.5%vs 10.3%,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USC、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原发灶超出子宫体、未获得满意减瘤手术、中晚期肿瘤是影响两组患者PFS及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超出子宫体是两组患者PFS和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9.48(1.86~204.00)和10.49(1...  相似文献   
79.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晓芬  武江  吕东方 《河北医药》2006,28(10):978-98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发病率高,可分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于动脉瘤破裂造成的,可导致多种并发症,脑血管痉挛(CV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颅底动脉的一支或多支血管平滑肌的持续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管腔形态学的变化,在动脉造影时表现出血管管腔狭窄,发生率高达30%~90%.早发性CVS出现于出血后,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缓解,目前认为是SAH后流入脑脊液中的血液对脑血管的机械性刺激所致.暂时性或早发性CVS对脑血管功能影响不大.迟发性CVS发生于出血后4~15 d,7~10 d为高峰期,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损伤,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和重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的种类和方法均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干预在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120例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手握力测量值(HGS)、日常步行速度、癌因性疲乏量表(CFS)及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得分。结果干预4周后, 观察组的HGS、日常步行速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 观察组的CFS总分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身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 观察组的IDA总分低于对照组, 且焦虑、抑郁、外向刺激及内向刺激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有助于改善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的体能, 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 缓解患者疲乏程度并减少患者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