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循环血供和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患儿术前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确定侧支血管起源及走形路径,计算McGoon比值及Nakata指数.结果 48例患儿中,肺循环血供主要来自于动脉导管16例(33.3%),粗大的体肺侧支动脉14例(29.1%),动脉导管与体肺侧支共存18例(37.5%);McGoon比值为(1.2±0.4),Nakata指数为(130±88) mm2/m2.术式包括侧支汇聚术2例,体肺分流术29例,双向格林术13例,体肺分流加腔肺分流术4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结论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动脉血供及解剖形态复杂多样化,多排螺旋CT结果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综合评价肺血管情况及心内畸形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2.
单侧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比较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单侧顺行性脑灌注(ASCP)和双侧ASCP的脑保护效果。方法 16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单侧ASCP组和双侧ASCP组,每组各8例。两组均行术前、术后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CT)、术中均动态监测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压力,均行颈内静脉球血样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各有1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在ASCP期间单侧组无名动脉压高于左颈总动脉压(P〈0.01),而双侧组无名动脉压与左颈总动脉压相同。两组间各时间段颈静脉血氧分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底动脉环完整,存在有效侧支循环条件下,单侧ASCP及双侧ASCP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单侧灌注操作较为简便,双侧灌注在ASCP期间两侧灌注压较为均衡,双侧灌注是否增加脑栓塞的危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3.
患者男,40岁,间断胸憋9年余,于2005年6月21日拟诊为"瓣膜性心脏病"住我院治疗.患者9年前重体力劳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平卧位加重,9年间活动耐量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应用术中心外膜超声心动图来引导和评价一种新型肺动脉支架瓣膜的植入.方法 10只羊接受新型肺动脉支架瓣膜植入术.术中心外膜超声心动图测量并选择新型肺动脉支架瓣膜的型号,术中采用经心外膜超声心动图的方法引导植入,术后应用术中心外膜超声心动图来评价这种新型肺动脉支架瓣膜植入后的位置和血流动力学功能情况.结果 1只羊术中即出现了支架脱落至右室,余9只羊的支架瓣膜位置固定且功能良好,1只羊出现少中量中心性反流,2只羊提示有少量的中心性反流,均未出现瓣膜狭窄或瓣周漏等并发症.结论 术中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在这种新型肺动脉支架瓣膜的植入术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单纯心脏超声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的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房间隔缺损患儿92例,其中男38例,女54例,年龄(4.82?3.24)岁,体重(18.61?9.12)kg,心脏畸形均为房间隔缺损(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直径约1.8mm,未予特殊处理),均行单纯心脏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其中81例患儿行经皮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例患儿行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例患儿经麻醉后食道心脏超声评估无需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予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6个月,每日3mg/kg,预防血栓形成。术后即刻、1个月、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患儿均封堵成功,无封堵器脱落、心脏穿孔、外周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诊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提示封堵器位置好,各房室内径基本正常,未见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单纯心脏超声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应用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心络绌急"动物模型,观察通心络对其预防作用。方法小型猪14头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组。模型组给予正常饲料的饮水通心络组动物喂服通心络胶囊超微粉0.5 g/kg 15 d。动物麻醉,左侧股动脉鞘管送入Pig导管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最大压力(LVP_(max))、左室最低压力(LVP_(min),左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_(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右侧股动脉鞘管送入微导管,在前降支中段注射神经肽Y(NPY)3 nmol/3min。采用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在注射前,注射10、30 min测定微血管容积(α)、充填速率(β)和微循环血流量(MBF),同时记录心电图、BP、HR、LVEDP、LVP_(max)、LVP_(min)、dp/dt_(max)。在注射NPY前及注射后30 min,留取冠脉内血液标本2 ml,检测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模型组小型猪4头,通心络组5头完成实验。(1)与注射前比较,模型组在10 min时SBP、DBP、HR升高(P<0.05,P<0.01),dp/dt_(max)下降(P<0.05),30 min后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心电图、LVEDP、LVP_(max)、LVP_(min)等没有明显变化(P>0.05)。通心络组10 min时血压升高(P<0.05),在30 min后恢复;心电图、HR、LVEDP、LVP_(max)、LVP_(min)、dp/dt_(max)等无明显变化(P>0.05)。(2)与注射前比较,模型组10 min时α、MBF降低(P<0.05,P<0.01),30 min时α降低(P<0.05)。通心络组10 min时α、β、MBF无明显变化(P>0.05),30 min时MBF明显升高(P<0.05)。2组10 min时△α、△M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30 min,仅△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治疗前比较模型组ET-1明显升高(P<0.05),通心络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NO注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型猪冠脉前降支中段注射NPY,可建立"心络绌急"模型。通心络对NPY诱发的微血管痉挛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7.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主动脉夹层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其中DeBakeyⅠ型53例,DeBakeyⅡ型9例)确诊并将行开胸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采用TEE评价主动脉瓣解剖结构、有无内膜撕脱及其范围、破口位置、升主动脉内径及夹层分型.术后即刻评价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及人工血管的功能情况.结果62例患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5例.TEE准确评估升主动脉内径大小、内膜撕脱情况、破口位置、主动脉瓣结构及反流情况、真假腔情况,同时显示假腔内血栓.根据TEE在术前提供的诊断信息,采取主动脉瓣不处理、主动脉瓣成形术、David术及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术后即刻评估手术效果,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效果理想20例,不理想4例;David术后效果理想4例,不理想1例;人工机械瓣功能良好20例,有瓣周漏1例.结论TEE在主动脉夹层术前提供诊断信息,术中指导手术操作,术后评价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8.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保留主动脉瓣根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IOTEE)在保留主动脉瓣根部手术(David)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IOTEE对35例预施行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David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0~64岁,平均(37±15)岁。近端行DavidI型6例;DavidII型26例;阜外医院设计的改良David手术3例。开胸或体外循环前通过IOTEE评价主动脉瓣的结构情况,主动脉瓣的反流程度,瓣环内径,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起始部情况,左室收缩功能。所有的这些患者均适合施行David手术;术毕心脏复跳后通过IOTEE再次评价主动脉瓣,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起始部情况。结果这3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了David手术。所有患者心功能I级;主动脉瓣无反流13例,轻度反流19例,轻中度反流3例;主动脉窦部内径由术前的(49.5±7.9)mm缩小为术后的(28.6±4.5)mm;升主动脉替换为人工血管,由术前的(42±4.5)mm变为术后的(30±2.8)mm;无需二次手术治疗。结论IOTEE可即刻评价David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同时David手术也是对主动脉瓣叶及瓣环大致正常的主动脉根部疾病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19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3个月就诊.查体心界扩大,心尖区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胸片:左室圆隆,左心缘可见一线样密度增高影.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扩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60%.左心室腔内探及粗线状强回声,一端位于前外侧乳头肌,一端贯通左室前侧壁及心包,位置相对固定(图1).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中-大量反流(图2).手术证实心内异物为一钢针,长约6 cm,手术取出异物,并进行二尖瓣修复.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应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及监测大动脉根部双换位术(改良的Nikaidoh手术).方法 使用IOTEE对17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欲施行改良的Nikaidoh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0例为TGA,4例为CTGA,3例为DORV,17例均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开胸或体外循环前通过IOTEE评价瓣膜功能,房室动脉连接,双流出道以及心内分流情况,最终确定施行改良的Nikaidoh手术的可行性.术毕心脏复跳后通过IOTEE即刻评价心内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状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心内分流均消失,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实现正常的房室及动脉连接关系;1例右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偏快,压差约25 mm Hg(1 mm Hg=0.133 kPa,下同),2例左室流出道流速偏快,压差均大于10 mm Hg;1例出现右室功能不全,行ECMO辅助.结论 IOTEE能够引导及监测大动脉根部双换位术(改良的Nikaidoh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复杂先心病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的矫治变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