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新生儿HBV血清标志物及免疫状态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足月新生儿386对,按我国0-1-6月免疫接种程序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随访至12月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产妇、新生儿及其12月龄(婴儿)的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检测新生儿及婴儿的外周血TLR3蛋白表达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s)数量和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新生儿HBV血清标志物以“HBeAg+抗-HBe+”、“HBsAg+HBeAg+抗-HBe+”、“HBsAg+”和“HBV血清标志物全阴,HBVM-”为主;“HBeAg+抗-HBe+”模式下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为5.2%,低于其他3种模式的20.0%、40.0%和22.5%。4种主要HBV血清学模式下婴儿的CD4+ 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数量、新生儿及婴儿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抗-HBe+”模式下新生儿及婴儿的IL-6水平均高于“HBVM-”模式;新生儿及婴儿的IL-6水平均与抗-HBs水平呈正相关;血清IL-6水平>1 112.0 pg/ml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风险下降了61.4%(OR=0.386,95% CI:0.266~0.561,P<0.001)。结论 新生儿“HBeAg+抗-HBe+”模式及高水平IL-6者的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较低,新生儿各血清学标志物组合模式与免疫状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心肺复苏期间患者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复苏期间患者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机制,方法:20例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术患者,根据复苏后有无自主循环分为缺血组(8例)和再灌流组(12例)。并于复苏前,复苏后即刻,15min,30min时分别测定其血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血中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再灌流组MDA浓度较心博骤停前明显增高,尤以30min时增高显著,且明显高于缺血组,SOD浓度较心搏骤停前明显下降,尤以复苏后即刻下降显著,且明显低于缺血组,缺血组实施心肺复苏术前后MDA,SOD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MDA和SOD在缺血-再灌流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态监测血中MDA,SOD浓度对评估心肺复苏期间患者的再灌流损伤程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干预组患者增加社区护理干预,并定期评价其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给予指导。结果干预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34.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终止早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止早孕的方法很多,有单纯的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可视人工流产、无痛人工流产、微创无痛可视人工流产等。流产是妇产科一种常见手术,如何减轻患者的负担、痛苦和风险,值得妇产科医师不断探索。随着避孕失败的不断增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的药物流产逐渐  相似文献   
35.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在不同人群的研究中,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风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本文探讨了两个SNPs,即rs17021918 (4q22)与rs 10090154 (8q24)和中国北方汉族人PC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入选了124例PCa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熔解曲线(PCRHRM)技术,并结合测序验证法,对rs17021918(4q22)与rs10090154 (8q24)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析,并探讨其与确诊时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Gleason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肿瘤分期及年龄等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结果:在风险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分层分析中,rs17021918虽然并未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但风险比(the odds ratio,OR)值多<1,其中在BMI>27.5 kg/m2(P=0.056; OR=0.292; 95%CI:0.078~1.095)和PSA浓度<10.0 ng/mL组(P=0.068;OR=0.467; 95%CI:0.204~1.069),CC基因型携带者可能有较低的PCa发病风险;另外发现,rs10090154的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较低的肿瘤分期关联(P=0.012; OR=2.512; 95%CI:1.210~5.214),而在较高的肿瘤分期组,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非T等位基因携带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Rs17021918的CC基因型携带者可能与中国北方人PCa发病风险负关联;而rs10090154的T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与中国北方人PCa肿瘤分期正关联.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NKX3.1基因的常见变异rs151226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生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 方法 选取122例前列腺癌患者和年龄匹配的105例男性(前列腺癌特异抗原<4μg/L,且无前列腺癌家族史者)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熔解曲线(PCR-HRM)技术结合测序验证法检测NKX3.1基因rs1512268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 结果 前列腺癌组中GG、AG和AA基因型分布分别为42例(33.4%)、66例(54.1%)和14例(11.5%);正常对照组中三种基因型分布分别为45例(42.9%)、51例(48.6%)和9例(8.6%);两组间基因型频率(x2=1.70,0.69,0.52)和等位基因频率(x2=1.575)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X3.1基因rs1512268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不同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Gleason评分和PSA浓度以及临床分期等指标间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NKX3.1基因rs151226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不是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意义。方法:20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术患者,根据复苏后有无自主循环分组,缺血组(8例)和再灌流组(12例),缺血组于复苏前,复苏开始即刻,15,30分钟时;再灌流组于复苏前,复苏后即 刻,15,30分钟时,分别测定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再灌流组;TXB2浓度在恢复自主循环即刻明显增高,随后逐渐下降,但与缺血组无显著差异,6-酮-前列腺素F1α浓度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缺血组,结论:TXA2,PGI2参与了心肺复苏期间的再灌注,动态监测血中TXA2,PGI2浓度对估计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1997~1998年12地区老年人群的肥胖现状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群身体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并且探讨肥胖与增龄的关系。方法:在12个地区中随机抽取22个城乡社区60-99岁老年人8250人,同时抽取同一社区的老年前期(55-59岁)和中年人(40-54岁)17646人,测量了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臂比(WHR)3项指标。肥胖诊断按中国标准。结果:按年龄调整计算我国老年人群的超重率为:男32.92%,女34.84%,肥胖率:男8.79%,女17.10%;WC即腹型肥胖:男43.10%,女55.43%,体脂不均匀分布:男17.58%,女10.98%;不同人群之间的超重和肥胖率显著不同,表现有男、女间差别,城乡差别,南北方差别,地区间的差别。肥胖与衰老的增龄性分析表明,腹型肥胖是较好的指标,其次是体脂不均匀分布,而BMI相反,随老年人年龄增长而下降,结论:老年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与增龄性密切关联,表明腹型肥胖可能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反映身体衰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胆固醇24S-羟化酶(CYP46)基因第二内含子T/C多态性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晚发性AD)的相关性及其与apoEε4共同对晚发性A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9例散发性晚发性AD患者(≥65岁)和113例健康对照者CYP46基因和载脂蛋白(ApoE)基因,观察其多态性分布,然后进行Odd Ratio分析和率值的显著性检测。结果(1)CYP46基因的3种基因型和2个等位基因频率在case-contro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多态性与晚发性AD有显著性关联(P<0.01);(2)在apoEε4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中,CYP46基因T等位基因与晚发性AD有显著性关联(P<0.01);(3)Odd Ratio分析,携带CYP46基因TT基因型者患晚发性AD的风险值为2.40,携带apoEε4者为1.62,而同时携带两风险基因时,晚发性AD风险值最高为12.94。结论CYP46基因C/T多态性与中国人晚发性AD发病相关,同时携带有apoEε4和CYP46基因TT基因型,有发生晚发性AD的最高风险,提示apoEε4和CYP46基因在晚发性AD发病机制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在河南地区两个腓骨肌萎缩症(CMT)家系的临床表现及PMP22基因重复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两家系中21名成员的临床资料,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检测17p11.2-1 PMP22基因重复(即1760 bp片段)序列的情况,同时选择50名健康人做为对照。结果两家系中共14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检测出PMP22基因大片重复(即1760 bp片段)序列;家系一患病者有3名(Ⅱ5、Ⅱ7、Ⅲ11),无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突变为携带者有6名(Ⅱ9、Ⅲ6、Ⅲ8、Ⅲ10、Ⅳ1、Ⅳ2);家系二患病者有4名(Ⅱ3、Ⅱ9、Ⅱ11、Ⅲ7),携带者只有Ⅲ5。两家系中余7人及健康对照50人均未检测出上述重复突变。结论 PCR-双酶切法检测PMP22特异性基因重复序列在早期诊断CMT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