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昆山市2016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服药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昆山地区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苏省昆山市18~69岁常住居民8 529名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样本数据通过复杂加权后,估计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服药控制率在一般特征变量之间的分布特征。采用SAS 9.3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知晓情况、服药情况及服药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昆山市18~69岁常住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16.28%(95%CI:15.18%~17.37%),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9.47%(95%CI:17.72%~21.22%),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3.59%(95%CI:12.21%~14.97%)。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以及服药控制率分别为64.28%(95%CI:60.81%~67.74%)、50.66%(95%CI:47.06%~54.27%)、62.81%(95%CI:57.87%~67.74%)。调整混杂因素之后,男性(OR=1.72,95%CI:1.44~2.05)、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OR=1.73,95%CI:1.05~2.86)、较高的BMI水平(BMI 24.0~28.0 kg/m2,OR=3.99,95%CI:1.98~8.06;BMI≥28.0 kg/m2,OR=9.41,95%CI:4.53~19.56)和高腰臀比(OR=2.12,95%CI:1.76~2.56)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关联;高腰臀比与高血压不知晓(OR=0.64,95%CI:0.46~0.89)、高血压未服药(OR=0.67,95%CI:0.53~0.85)及高血压服药未控制(OR=1.45,95%CI:1.04~2.03)之间存在关联。结论昆山市2016年18~69岁常住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服药控制率相对较低,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应对高血压所造成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2.
许寒冰  史建国 《职业与健康》2014,(16):2297-2299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开展健康自我管理的效果,为该地区建立科学、系统的高血压防治体系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在昆山市农村和城镇社区对2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6个月的自我管理,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高血压自我管理活动,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理想血压值、危险因素、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较管理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周进行规律性中等强度运动、每天坚持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限盐饮食、规范测压、规范服药的患者比例管理前后分别为51.36%、54.55%、60.00%、76.36%、65.00%和79.55%、84.55%、98.64%、94.09%、8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吸烟的人数明显下降,管理前后患者吸烟比例分别为38.18%和11.82%(P〈0.01);血压的控制率管理前后分别为71.36%和93.64%;居家购买血压计、每周测量血压者的比例显著增加,管理前后分别为26.36%和43.64%(P〈0.05);对自我管理模式的认可比例管理前后分别为34.55%和98.18%(P〈0.01)。结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合格率,增强了高血压管理需求和患者自我效能,该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高效率的疾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性脊髓病(HM)患者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促发因素和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50例慢性肝病患者,符合HM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HM(+)组(9例),其余患者纳入HM(-)组(3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生化指标等。结果所有HM患者已发生肝硬化,在HM发病前后均出现肝性脑病(HE)。低蛋白血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100%)和血氨升高(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6.67%、100%)对诊断HM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低蛋白血症和血氨升高可能是HM的促发因素之一,针对性治疗可以预防HM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T型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T型回肠新膀胱术:截取一段54 cm左右的回肠,利用远端的44 cm肠管做成储尿囊,而近端的10 cm肠管作为新膀胱的输入袢,并通过将输入袢远端的5 cm肠管包埋于构成储尿囊两肠管之间的浆膜隧道内而形成抗返流机制。结果25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3周拔除尿管后均能自控排尿,尿量为50~200 ml。术后3个月复查尿常规无异常,肾功能及电解质无异常。尿动力学检查,新膀胱最大容量为(327.3±62.7)ml,最大尿流率为(16.2±7.9)ml/s,充盈期膀胱内压力为0~8 cmH2O,排尿期膀胱内压力为8~16cmH2O,剩余尿为0~40 ml。静脉肾盂造影或B超检查,结果表明无肾积水、无输尿管扩张。膀胱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结论原位T型回肠新膀胱术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较好的尿控及排尿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尿流改道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直肠癌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且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本研究探讨江苏省昆山市2006-2013年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趋势。方法江苏省昆山市2006-2013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病例来源于昆山市肿瘤登记报告;计算结直肠癌粗发病(死亡)率与发病(死亡)的年龄标化率(age standardized rate,ASR);使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及其95%CI,评价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年份之间变化趋势。结果江苏省昆山市2006-2013年结直肠癌发病 ASR 在女性人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APC=2.3%,95%CI 为0.5%~4.2%;结直肠癌发病率总体变化趋势(APC=0.6%,95% CI 为-0.8%~1.9%)与男性人群(APC=-0.8%,95% CI 为-3.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昆山市2006-2013年结直肠癌死亡 ASR 在总体(APC =-5.3%,95%CI 为-9.0%~-1.6%)和女性(APC =-9.1%,95%CI 为-16.2%~-2.0%)人群中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男性人群中结直肠癌死亡 ASR 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2.1%,95%CI 为-6.2%~2.0%。结论虽然结直肠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结直肠癌发病数逐年增加。因结直肠癌造成的疾病负担逐年增加,在全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预防控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在上尿路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中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68例复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患者在体外震波碎石术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置管时间1~8个月。结果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结石排出顺利,未形成石街;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经输尿管镜腔内手术后梗阻均被解除,结石粉碎排出,肾积水改善或消失。结论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肯定,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2周就诊.超声示:右肾上腺区异常所见:1、高回声结节,考虑腺瘤可能;2、囊性结节,考虑囊肿.腹部CT示右侧肾上腺可见50mm×33mm肿块,其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及脂肪密度,病灶边缘清楚,增强扫描软组织密度可见强化,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如髓质脂肪瘤可能性大;肝尾状叶可见直径约43m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病灶可见向肝外突出,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考虑囊肿(图1).实验室检查:立卧位醛固酮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92.4 μg/24h、尿儿茶酚胺均正常.  相似文献   
19.
嗅鞘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长期实验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嗅鞘细胞在大鼠完全损伤脊髓内长期存活和修复作用的研究以及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人类脊髓损伤的观察。方法: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实验室用新生Wistax大鼠嗅球做嗅鞘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大量增殖后植入完全损伤的大鼠脊髓内,同时设立注入DMEM培养液和单纯椎板切除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8,16和24周进行动物神经功能评定(BBB评分);术后24周取损伤段及其邻近脊髓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嗜银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了解脊髓再生情况;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在体内存活情况。选择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3—06/12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嗅鞘细胞移植,术后随访。结果:①手术后4周,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开始有运动功能恢复,嗅鞘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好于DMEM注射组(P&;lt;0.01);在各个时间段BBB分值嗅鞘细胞移植组均高于DMEM注射组(P&;lt;0.01)。②苏木精—伊红及嗜银染色显示,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脊髓损伤区及其近端都有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嗅鞘细胞移植组数量多于DMEM注射组(P&;lt;0.01),但都少于相应节段的对照组(P&;lt;0.01)。③24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仍存在于OEG移植组脊髓损伤段周围。④透射电镜结果见嗅鞘细胞移植组胶质瘢痕近端大量新生有髓神经纤维并形成S型突触连接。⑤患者运动功能无显著改善(P&;gt;0.01),感觉功能恢复明显(P&;lt;0.01)。结论:①移植的嗅鞘细胞可在受体内长期存活(至少6个月)并迁移。②嗅鞘细胞移植能促进轴突再生,并对脊髓功能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进行食管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胃代食管吻合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24.00%),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有32例(占患者总数的64.00%),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2.00%),发生胸胃综合征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36.00%);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4.00%),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30.00%),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2.00%),发生胸胃综合征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4.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进行食管重建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