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素(ET)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4年1-12月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入组干预6个月后,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后各组患者的ET和胱抑素C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P<0.05),治疗1、6个月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ET、CysC水平,延缓、减轻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正常血糖及糖调节受损合并高胰岛素血症(HINS)人群的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对北京某高校年度查体人员中无糖尿病史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资料完整的非糖尿病人群共634例,其中HINS者94例,分析正常血糖及糖调节受损HINS人群的胰岛功能的差异。结果正常血糖及糖调节受损人群中高胰岛素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120/△G120、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Stumvoll)、HOMA—IR校正后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细胞功能指数(HBCI)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120/△G120/IR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调节受损HINS组年龄、服糖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2h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HINS组(P〈0.05);HBCI、HBCI/IR、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低于正常血糖HINS组(P〈0.05);HOMA—IR和ISI—Stumvol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常血糖及糖调节受损HINS人群虽然胰岛素分泌绝对值增加,但实际的胰岛6细胞功能在逐渐减退。正常血糖-HINS和糖调节受损-HINS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间过渡状态,应该尽早检出、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3.
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在不同糖耐量及合并冠心病(CHD)的不同中老年人群中的聚集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受试者,分析无糖尿病(DM)史者1254人,年龄60.5岁;其中无CHD的糖耐量正常者752人,男女人数分别为314和438人;CHD患者87人,其中男女人数分别为59和28人;糖耐量异常(IGT)患者312人,男女人数分别为153和159人;新发糖尿病患者103人,男女人数分别为44和59人。对其体质测量、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用SAS软件进行。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肥胖并胰岛素抵抗(IR)、高血糖、血脂紊乱[高总胆固醇(TC)、高甘油三酯(TG)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高血压为构成MS的主要方面。高胰岛素血症总是位于解释较大总方差的主要因子中。不同糖耐量各组结果显示高胰岛素血症组分出现在两个因子中。在糖耐量正常组和CHD组,IR和肥胖组分均构成一个独立的因子分别解释了0.3295和0.2925的总方差。结论MS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方面,但并不能解释其全部。高胰岛素血症的作用贯穿于MS进展至DM、CHD阶段的始终,针对IR的治疗对CHD及MS的预防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关于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标准中适用于我国城市中老年人群的诊断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方法对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无糖尿病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对1870例完整资料进行统计,通过对腰围预测各代谢异常危险因素的分析,讨论适用于该人群的诊断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结果(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甘油三酯(TG)、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FBG)的中位数均随腰围的增加而呈线形增加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线形下降趋势;(2)高TG、高血压、高FBG、低HDL-C及≥2个危险因素的患病率随腰围的增加而增加;(3)腰围预测各代谢异常因素的敏感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以及Youden指数均显示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时预测各代谢异常因素的真实性较好;(4)预测≥2个代谢异常危险因素的OR值在男性腰围≥90cm,女性≥80cm时增加最为显著。结论北京城市中老年人群中男性腰围90cm,女性80cm是IDF诊断MS的标准中诊断中心性肥胖的合适切点。  相似文献   
25.
我国糖尿病控制状况不容乐观:据2006年的调查数据,我国仅有1/4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经治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为7.6%,明显高于治疗目标值。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随时间推移进行性减退,几乎所有的单药治疗都无法长期控制血糖,联合治疗日益引起重视。在我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某查体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对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某单位健康查体人群,常规体检及测定相关代谢指标,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双侧肢体的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评估标准,确定有无代谢异常并分组,比较各组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特点,分析代谢异常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 该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是13.26%,其中四项代谢异常者占2.43%.随着代谢异常组分和年龄的增加,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女各组趋势与总趋势一致.即使单一代谢成分异常,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单纯高血压组增高最显著.以年龄分为<40岁组,40~59岁组及≥60岁组,前两组均有随着代谢异常数增加,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逐渐增加趋势,≥60岁组此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可见代谢异常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存在相关性(左侧r=0.42,P<0.01,右侧r=0.45,P<0.01).结论 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均是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加的危险因素,随着代谢异常数的增多,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对2181名中老年人在现况调查基础上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以期对微量白蛋白尿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 选取2004年6月北京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该人群中截至2008年5月的4年期间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受检者资料.将基线人群按照尿白蛋白/肌酐(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IAU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MAAU组),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基线时临床特征及代谢指标,在随访研究中引入Cox回归模型,调整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及血脂紊乱等潜在危险因素,研究不同ACR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关系,计算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方差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 4年期间共有77例死亡,全因死亡率为8.7/1000人年,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和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74%.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合并MIAU、MAAU及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18.2%vs 8.7%,9.1%vs 1.6%,50.6%vs 25.8%,P<0.01).NAU、MIAU和MAAU人群全因死亡率分别为6.8‰、20.6‰和58.8‰.在NAU人群中,恶性肿瘤是该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其次是心血管疾病.而在MIAU人群和MAAU人群中,心血管疾病为该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校正年龄、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与NAU组相比,MIAU组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了1.72倍,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01倍,MAAU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了3.87倍,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76倍.以NAU组为对照,经Cox回归调整年龄、血糖、血压、血脂紊乱后,分析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组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全因死亡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18.32%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及11.96%的全因死亡见于ACR≥30 mg/g.结论恶性肿瘤是NAU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在MIAU人群和MAAU人群中,心血管疾病为首要死亡原因.与NAU组相比,MIAU组与MAAU组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8.
糖耐量低减必需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葡萄糖耐量低减(IGT)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糖代谢异常。IGT常与高血压、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等易导致大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相关联,与微血管病变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IGT人群的糖尿病发病可以通过行为和药物干预被延缓或预防,并且可以延缓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一、IGT的概念IGT最早于1979年提出,用以替换“边缘”糖尿病和其它类型的不携带明显微血管风险的高血糖状态。1985年,WHO诊断标准将糖耐量减低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临床类型。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在有关糖尿病诊…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调查门诊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有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 ~2017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体检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包括既往已诊断骨质疏松9例,未诊断骨质疏松196例).196例患者再根据骨密度测定分成骨量正常97例,骨量减低43...  相似文献   
30.
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慧  卢艳慧  龚燕萍 《中国医刊》2007,42(10):21-24
胰岛素促泌剂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酰脲类(SU)和格列奈类共近10种药物。尽管磺酰脲类药物研发历史最长,但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也不过10余年历史。该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也随着糖尿病治疗的总体进展被不断地总结和评估,尽管有不少新型降糖药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