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目的对护理人员技能操作质量进行量化管理,提高护理技能质量管理水平。方法利用计算机Excel系统进行护理技能质量管理的量化评价,同时借鉴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10步持续质量改进流程模式,结合医院实际,对护理技能质量量化管理,做到持续改进。结果护理技能管理达到了用数据说话的目的^[8],从Excel表上可一目了然看出全年内各科室每月的护理技能考核数据,利于管理者对质量的动态观察和分析控制2002--2010年护理技能操作质量达标率均大于90%,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护理技能操作质量管理实施量化管理后,使其水平处于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轨道,不失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42.
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对策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预防对策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后颅窝肿瘤术后并发皮下积液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中局部穿刺抽吸+局部加压包扎7例(仅限于骨窗区皮瓣下),局部头皮穿刺引流2例,腰椎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辅以局部积液穿刺后加压包扎6例,行分流术3例,再次开颅手术清除积液3例.结果 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至2.5年,行分流术者1例因堵管予以再次手术调整;腰椎穿刺持续引流者1例复发,再次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后颅窝开颅术后皮下积液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术中严密缝合硬脑膜及逐层肌肉组织,局部长时间多次加压包扎,拔除引流管后严密缝合引流口等防治措施可预防术后皮下积液.对于并发皮下积液者,应强调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443.
下丘脑错构瘤并非真正的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脑组织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畸形,病理上又称为“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临床表现三联征:癫痫,发育迟缓和中枢性性早熟。此病较为少见,其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我科收治1例以痴笑样癫痫起病的下丘脑错构瘤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4.
获得性肾囊肿的声像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获得性肾囊肿(acquired renal cystic disease,ARCD)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9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技术,观察ARCD的发生部位、数目、结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的表现,分析ARCD与透析治疗时间的关系。 结果ARCD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检出率随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结论超声在ARCD的诊断、动态观察及早期发现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45.
卫生间是满足人体生理需求的必备场所,也是安全事件的高发区域,尤其对于老年人,如意外摔倒、心脑血管诱发的急症、中毒、触电、自杀等。该文通过对老年人卫生间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应对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降低老年人在卫生间发生意外的风险,保持老年人使用卫生间的独立性,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6.
铜参与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有神经元保护及髓鞘修复功能,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opper 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SOD1)是一种含铜酶,对脊髓及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探讨铜及SOD1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神经损伤修复及临床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47.
背景:神经元的自噬功能紊乱和异常蛋白质聚集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间充质干细胞与自噬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代表一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的机制。目的:围绕自噬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autophagy,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mesenchymal stem cells,Parkinson’s disease,Alzheimer’s disease”为英文检索词,以“自噬,神经退行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为中文检索词,检索相关文献,最终纳入5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自噬平衡有益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环境的稳定性以及控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程进展;(2)自噬作为一种维持细胞更新和平衡状态的动态循环机制,可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存活、分化、抗凋亡和免疫调控等生物学功能,同时优化其对疾病的治疗疗效;(3)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重要的神经保护剂,可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水平高低,以此减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448.
非侵入且无需标记的细胞活性分布检测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散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量化表征三维组织模型中的细胞活性分布,提出优化的深度解析(ODR)散射算法以重建细胞/材料的散射对比增强图像,定量分析散射系数与细胞浓度、存活状态的关联性,表征三维组织内的细胞活性分布。多层样本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ODR散射算法能够提高样本散射成像的灵敏度和深度;人肝癌细胞C3A和人类真皮成纤维细胞负载的水凝胶实验验证了细胞浓度、细胞活性均和散射系数线性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 7和0.991 3,表明可用散射系数量化表征水凝胶支架中的细胞浓度和细胞存活状态。基于ODR的散射OCT可以无损无标记检测组织工程支架中的细胞活性分布,可对载细胞支架的细胞活性分布开展长期研究,有望成为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的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449.
目的评价利用遗传与环境危险因素构建的结直肠肿瘤风险评分的人群高危分层效果及其在分级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一项全国多中心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研究, 纳入2 16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研究对象。采用MassARRAY技术检测20个结直肠癌相关的遗传易感位点并构建遗传风险评分。个体环境风险评分采用亚太结直肠筛查评分系统计算。使用logistic回归分别评估遗传风险单独和遗传联合环境风险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关联。构建基于遗传和/或环境风险评分的分级筛查方案(即高风险者接受单次结肠镜筛查, 低风险者接受每年一次的定量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其结果阳性者接受结肠镜检查), 并与全部接受结肠镜方案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与低遗传风险评分组相比, 高遗传风险评分组发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增加了26%(OR=1.26, 95%CI:1.03~1.54, P=0.026)。遗传和环境风险评分均最高的研究对象患进展期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和进展期锯齿状息肉)的风险是两评分均最低研究对象的3.03倍(95%CI:1.87~4.90, P<0.001)。多轮筛查效果评价方面, 当进行到第3轮筛查时, 基于遗传联...  相似文献   
450.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它能促进损伤区域脑组织的功能恢复。MSCs在生理条件下生长的氧浓度低于传统实验条件下21%氧浓度,低氧预处理MSCs能增强它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增加它的增殖活性,减少它的凋亡,促进损伤区域的血管形成。移植低氧预处理后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能减轻损伤区域的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