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8篇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单一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开展水生生物毒理实验研究剂量和毒理学终点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初步揭示氯代苯类化合物致毒机制。[方法]以氯代苯类化合物为测试毒物(包括一氯苯、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对二氯苯和1,2,4-三氯苯),以斑马鱼胚胎为测试对象,进行单一急性毒性测试。实验选用24孔细胞培养板作为胚胎染毒实验容器。从胚胎染毒开始间隔4h显微观察,记录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单一急性毒性效应(包括致死效应和亚致死效应),描述相应毒理学终点的变化情况,直至72h结束。[结果]通过实验测出氯代苯类化合物各毒理学终点的EGo值,例如4h胚胎发育终止EC50值(mg/L):1,2,4.三氯苯为24.72,对二氯苯为76.47,间二氯苯为77.35,邻二氯苯为86.31,一氯苯为89.43等;大量数据显示其毒性大小依次为:1,2,4.三氯苯〉对二氯苯〉间二氯苯〉邻二氯苯〉一氯苯。[结论]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毒性大小与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取代基数量多少以及取代位置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取代基数量越多其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估"三孔式"经剑突肋缘下胸腺切除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该研究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13例,均采用"三孔式"前纵隔剑突下胸腺切除治疗,统计分析手术一般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胸腺完整切除率、周围脂肪清扫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死率)、疼痛评分和伤口满意度。 结果剑突下观察孔长度为(20±2)mm;平均手术时间(95.1±23.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5±9.2)ml(除去中转手术);中转开胸率3.53 %(4/113);胸腺完整切除率100%;周围脂肪清扫率(92.37±6.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4±1.2)d(术后不留置引流管);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疼痛评分(VAS)为(2.3±0.3)分;患者切口满意度评分(93.0±5.6)分。 结论"三孔式"剑突肋缘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作为胸腺切除的新方法,不仅满足了传统手术观念所要求的"en bloc"切除原则,同时又兼顾了现代社会微创美观的要求。该术式在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各方面均不劣于传统手术,可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新方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究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在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182例住院行手术治疗的 NMIBC患者,根据术前1周内血常规和生化的结果计算PNI值和NLR值,并根据ROC曲线确定术前PNI和N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分析PNI、NLR与NMIBC患者病理特征以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本研究中高PNI组(≥47.18)116例,低PNI组(<47.18)66例,高NLR组(≥2.50)77例,低NLR组(<2.50)105例;PNI组在年龄、复发及病理T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NLR组在复发、病理T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PNI组RFS显著差于高PNI组(P<0.001),高NLR组RFS显著差于低NLR组(P<0.001);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吸烟史、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PNI<47.18、NLR≥2.50是影响NMIB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吸烟史、肿瘤分期、PNI<47.18、NLR≥2.50是影响NMIB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NI与NLR值在NMIBC患者中存在负相关(P<0.001);低PNI/高NLR与患者术后复发、高PNI/低NLR与患者术后未复发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术前PNI、NLR是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指标,47.18、2.50可分别作为PNI、NLR的最佳分界值,低PNI、高NLR是NMIB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具有低PNI、高NLR患者更易出现术后复发,联合使用PNI、NLR两项指标,可以更有效地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4.
持续被动活动下自体骨膜移植防治髋关节僵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持续被动活动条件下,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髋臼关节面软骨缺损防治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方法5例7个髋关节,年龄10~14岁。其中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2个,采取髋关节粘连松解;先天性髋脱位5个,行切开复位、改良Chiari骨盆截骨。以上7个髋臼的关节面软骨缺损采用髋臼加深及自体胫骨骨膜移植修复其缺损。术后持续被动活动每天6h,连用6周。结果经1~4年随诊,原来僵硬的2个髋关节屈髋活动分别为90°、30°,先天性髋脱位的5个髋分别为70°、80°、80°、90°、90°,X线片显示髋关节间隙5个清晰,2个狭窄。结论持续被动活动下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髋臼关节面软骨缺损可有效地防治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 MR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鉴别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术前行 IVIM-DWI 及 DCE-MRI 检查。比较转移性淋巴结(n=28)与非转移性淋巴结(n=27)的短径、短径-长径比、IVIM-DWI 参数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单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及 DCE-MRI 半定量参数值[曲线上升斜率(Slope)、最大上升斜率(Maxslope)、对比增强比(CER)、对比剂清除率(Washout)、达峰时间(TTP)、前90 s 增强曲线下面积(iAUC90)和前180 s 增强曲线下面积(iAUC180)]。结果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在平均短径(8.87 mm±2.829 mm vs 6.83 mm±1.075 mm)、D 值[(0.824±0.113)×10-3 mm2/s vs (1.033±0.244)×10-3 mm2/s)]、CER(1.588±0.664 vs 1.054±0.419)、iAUC90(22.89±9.83 vs 13.59±5.34)和 iAUC180(49.38±20.19 vs 30.31±11.67)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短径-长径比、ADC 值、D?值、f 值及 Slope、Maxslope、Washout、TTP 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鉴别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最佳阈值(各自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短径=7.1 mm(0.744、64.2%、85.1%)、D=0.906×10-3 mm2/s (0.821、81.5%、75.0%)、CER=1.05(0.749、85.7%、62.9%)、iAUC90=13.42(0.780、85.7%、62.9%)及 iAUC180=49.65(0.770、50.0%、100%)。结论IVIM-DWI 及 DCE-MRI 在鉴别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磁外科是一门新型的外科技术体系,按照临床应用及原理的不同可以将磁外科技术分为以下5类:磁压榨技术、磁导航技术、磁锚定技术、磁悬浮技术以及磁示踪技术。不同的磁外科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创新了多种新型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也优化了众多传统的外科诊疗手段。目前,磁外科技术已经在管腔重建、组织牵引暴露以及病变追踪等领域应用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疝和腹壁外科手术中,磁外科技术具备优化某些手术操作的潜质,如在腔镜疝修补手术中利用磁力导航可以使得疝补片术中移动和固定更灵活,磁力锚定可以使得腔镜手术更微创,磁力牵引可以使腹壁组织游离更便捷,而磁力吻合可以使得腹腔感染控制和减容更安全。  相似文献   
87.
88.
耐药性癫痫与耐药相关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应用抗癫痫药物(AED)控制发作,约有20%~30%的癫痫患者对传统AED反应较差,尽管近年来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AED不断问世,但仍有部分患者对AED耐药,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目前,对耐药性(drug-resistant or pharmacoresistant)癫痫的定义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89.
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 )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方法收集4个GEFS 的家系资料,通过详细的调查建立完善的家系谱,并对受累者的临床资料、EEG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个家系共有60名成员,其中受累者20例,表现为FS者5例,FS 者7例,FS 与失神发作2例,FS 与肌阵挛发作1例,FS 与失神和肌阵挛发作1例,此例患者发作间期EEG呈现局灶性癫放电和全面性癫放电共存的现象,1例表现为FS 和部分性发作,其发作间歇期EEG呈现中央中颞棘波灶,个体诊断符合良性罗兰多区癫。另外,受累者有肯定的临床发作,但是由于不能收集到可靠的发作表现资料,无法进行发作分类者3例。受累者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GEFS 的正确诊断需要注重个体,立足于整个家系进行,其临床发作谱还包括部分性发作,脑电图也有局灶的癫样放电。良性罗兰多区癫也许是GEFS 的一个新表现型。  相似文献   
90.
应用PCR-ECL技术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PCR-ECL技术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卢强,陈贵连,林万明沙门氏菌在食品公共卫生上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对其进行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由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且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大量标本同时进行检测,所以是一种较理想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