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双向内膜下成形术(SIA)在股浅动脉长段闭塞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股腘动脉双向内膜成形术治疗11例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术后复查踝肱指数并随访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股浅动脉闭塞段均开通,技术成功率100%,下肢缺血症状改善,复查踝肱指数0.74±0.26,与术前0.34±0.13比较明显升高(t=3.35,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00%、90.9%和72.7%。结论股腘动脉双向内膜下成形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成功率高,近期疗效确切,为介入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PTA组和PTAS组,每组36例,分别接受经皮血管腔内PTA和PTA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闭塞血管通畅率以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踝肱指数(ABI)和闭塞血管通畅率均升高,与PTA组相比,PTAS组踝肱指数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术后随访2年,PTA组和PTAS组闭塞血管通畅率分别为77.7%和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皮血管腔内PTA和PTAS治疗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良好,但PFAS治疗后踝肱指数和闭塞血管通畅率更高,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65岁,主因黑便3 d,呕血16 h被送来急诊.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16 h前出现呕血,鲜红色,量约1000 mL,来本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1个月前曾有胸部不适感,曾于外院行胸部CT平扫提示胸主动脉局限性增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β-catenin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及125I粒子对其表达的影响,以β-catenin为检测指标,评价肝细胞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的方法观察β-catenin在125I粒子照射1,2,4周各组HepG2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比较各实验组和对照组β-catenin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实验显示照射后β-catenin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照射前比较明显降低,Western-blot实验显示125I粒子照射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较照射前明显降低(P=0.009),并且与照射时间呈正相关(P=0.041)。real-time PCR实验显示125I粒子照射后,肝癌细胞β-catenin RNA明显下降(P=0.000),并且下降程度也同125I粒子照射时间呈正相关(P=0.009)。结论 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存在β-catenin的高表达。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后,β-catenin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程度与125I粒子照射时间呈正相关。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对于HepG2肝癌细胞株具有疗效。  相似文献   
65.
凶险型前置胎盘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瘢痕的前置胎盘。其胎盘植入发生率高,是导致产前、产时、产后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超声检查一直作为诊断前置胎盘及胎儿产前筛查的首选方法,而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MRI检查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胎儿的产前检查中,特别在超声诊断不明确或诊断困难时,MRI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的趋势将逐渐朝向功能性MRI发展。胎盘MRI检查将成为胎盘疾病诊断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并对比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5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介入组(n=36)和手术组(n=39),分别接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PTBD+stent)和手术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手术组和介入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各自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期内,手术组平均生存时间和95%可信区间均高于同期介入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是一种姑息性疗法,可获得与手术切除治疗相近的生存时间,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风险低和微创等优点。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在老年人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术前均行B超、CT及PTC检查,比较3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97例老年人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病因诊断中,PTC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90.7%,显著高于B超(75.3%)和CT(80.4%)诊断的总体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和CT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基层医院,术前行此项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8.
64层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4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和14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下肢CT灌注扫描,计算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灌注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灌注参数,分析缺血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将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Fontaine分级分成4组,分别对比4个组之间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缺血组BV、BF参数患病下肢均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临床分级各组之间BV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F在Ⅰ级和Ⅲ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和TTP在各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BF值可作为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经皮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胆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及影像检查证实为肝癌合并胆管癌栓造成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资料,16例均行经皮穿刺造影后置管引流术,根据患者置管后的临床表现,分别采用永久性外引流、内引流定期调整引流管以及覆膜支架植入等治疗方法,术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采用配对t检验与术前对比,根据TBIL下降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并在2年的随访期限内观察患者生存期.结果 16例穿刺引流均获得成功,其中永久性外引流2例,内引流并定期调管7例,留置覆膜支架7例.16例经皮介入治疗前总胆红素平均为(261.9±77.2)μmol/L,治疗后2周为(161.2±8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6,P<0.01).16例生存时间为30~391 d,平均生存时间204 d,中位生存时间为200 d.穿刺引流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感染,经止血及抗炎等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结论 对于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介绍了MAPK通路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增殖、分化、转移中的作用,阐述了MAPK信号通路在肝癌治疗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认为MAPK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肝癌治疗及预后评价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