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兔失神经支配缺血后肢急性期毛细血管床血容量(blood volume,BV)动态变化及256层CT灌注成像的评估价值.方法 健康成年大耳白兔4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造模组、缺血组、失神经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分别制作右后肢股动脉切除联合股神经离断、单纯股动脉切除、单纯股神经离断及单纯分离股动脉假手术模型.于术后第1、7、14、21和28天行256层CT灌注扫描,计算各组右后肢与左后肢肌肉组织的BV比值(rBV).于术后第14和28天各组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处死动物4只,分别切取双侧内收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右后肢与左后肢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比值(rMVD).各组不同时点rBV采用2×2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BV与内收肌rMVD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第1天,联合造模组、缺血组、失神经组和假手术组rBV分别为0.31 ±0.15(6只)、0.29±0.12(6只)、0.98±0.08(6只)、0.98±0.07(6只),术后第7天分别为1.69±0.45(5只)、1.63±0.43(6只)、0.99±0.07(6只)、1.00±0.08(6只),术后第14天分别为1.58±0.18(5只)、1.49±0.25(6只)、0.94±0.08(6只)、1.01±0.05(6只),术后第21天分别为1.42±0.41(4只)、1.43 ±0.31(4只)、0.94 ±0.05(5只)、1.02±0.05(5只),术后第28天分别为1.00±0.25(4只)、0.99±0.08(4只)、0.92±0.09(5只)、1.02±0.13(5只),除术后第28天外(F(A)=0.214,P>0.05),缺血因素对灌注参数rBV的影响具有主效应(F(A)值分别为274.268、30.044、65.787、18.886,P值均<0.01),而单纯失神经因素在各时点均未表现出主效应,两因素在各时点均无交互作用.各组rMVD支持上述改变;rBV与rMVD的相关系数为r=0.862(P<0.01).结论 兔后肢缺血后急性期毛细血管床血流灌注表现呈动态变化,合并失神经支配时,并未影响此过程.256层CT可以无侵袭性、半定量评估兔失神经缺血后肢急性期毛细血管床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肾疾病的诊断策略与介入栓塞止血的治疗价值。方法 15例肾出血患者均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微)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及PVA微粒栓塞出血点,比较分析手术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15例肾脏出血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对比剂外溢。2个病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栓塞,13个病例采用微弹簧圈一次栓塞成功。总有效率93.3%(14/15),肉眼血尿平均术后3天消失,1例栓塞后再发多处出血。术后动态复查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均正常,平均随访18个月无肾出血复发。结论 DSA是检查肾出血原因的可靠方法,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出血为首选治疗办法。选择适当的栓塞材料,可以降低复发率及异位栓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正常子宫宫颈3层结构及宫颈癌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探讨其及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非子宫疾病女性患者及12例宫颈癌患者在1.5TMR上行盆腔DWI成像。DWI序列的b值为0、800s/mm^2。在DWI及ADC图中观察正常宫颈的层次结构,并比较不同分层的ADC值;在DWI图像中测量宫颈癌病灶相对于闭孔内肌的信号强度比值(SIR),并与常规T1WI及T2WI同法获得的SIR比较;测量宫颈癌组织的ADC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对照组中有73%的病例(11/15)在DWI图像中可以分清宫颈的3层结构,而在ADC图中则为100%。3层结构的ADC值分别为(1.83±0.37)×10^-3、(1.23±0.24)×10^-3及(1.87±0.24)×10^-3mm^2,s(内膜层、结合带及肌层),3者间有显著差异。所有宫颈癌组患者的宫颈正常分层结构均消失,在DWI上均表现为弥漫高信号,ADC值为(0.86±0.08)×10—3mm^2/s,癌灶明显低于正常宫颈各层结构的ADC值。DWI、T1WI及T2WI图像中宫颈癌病灶相对于闭孔内肌的SIR分别为2.97±0.69、0.06±0.02及1.96±0.32,3者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正常宫颈及宫颈癌在DWI及ADC图中均具有一定特征,其中DWI能较常规序列更加突出宫颈癌病灶,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光动力疗法治疗胆管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姑息治疗不可切除胆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ENTRAL 2006年第4期、MEDLINE(1966~2007.2)、CNKI(1994~2007.2)和VIP(1989~2007.2)。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两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71例患者。结果显示,两个RCT的PDT 支架组中位生存时间均远长于单用内置支架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RCT显示,PDT组总体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用支架组,两组差值25.4(14.4~36.3);1个RCT显示,两组Karnofsky指数均无改变。未发现PDT有任何严重副作用。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光动力治疗不可切除胆管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治疗负担,但可能增加胆道感染率;对于后者,可用抗菌治疗加以控制,余无其他严重副作用,施术者内镜技术熟练即可实施此疗法。鉴于本系统评价仅纳入两个RCT,且例数较少,因此所得结果尚需更多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经动脉化疔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利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富血供特性,将化疗药直接注入肝动脉,使得肿瘤内具有很高的药物浓度从而降低全身的副作用。该治疗方法已成为不能行手术切除HCC患者的首选,但其远期疗效仍不如人意,究其原因,TACE所导致的肝功能损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本文旨在探讨TACE后导致急性肝功能损伤的原因,总结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并分型。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证实为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2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 22例患者共发现23个病灶。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典型影像特点包括晚期高强化(13/20)、中心坏死(12/23)及边缘包壳(12/23)。有核果型为最典型的形态学分型(8/23),其次为无核果型(7/23)。结论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多为单发结节样病变,病灶中心可见"虫蛀隧道"样坏死、边缘可见包壳、形似"有核果"为典型表现,晚期强化及边缘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7.
海藻酸钠微球颗粒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海藻酸钠微球颗粒(KMG)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35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方法为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入KMG,栓塞后随访复查,随访时间全部为6个月以上,观察子宫肌瘤的缩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5例全部完成双侧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为100%。在有症状的29例中,25例(86.2%)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月经症状改善最为显著。至栓塞后6个月时,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9.3%,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2.1%,所有患者随访期内肌瘤缩小后未再增大。术后最常见副反应即栓塞后综合征,所有病例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应用KMG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小儿输尿管息肉IVP和CT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输尿管息肉10例,所有病例均行IVP和CT增强扫描。结果6例IVP显示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其内可见多种形态充盈缺损影;4例仅显示盂管交界处梗阻;9例CT检查显示管腔内软组织影,增强后动脉期轻微强化,延迟期显示更为清晰;1例显示局部管壁增厚。结论IVP和CT是诊断小儿输尿管息肉的有效方法,尤其是CT扫描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血管造影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20例,共32人次行肝动脉和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观察造影图像中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右及肝左动脉,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肝静脉。结果 将20例共32人次的血管造影表现分为正常15.625%(5/32),肿瘤染色15.625%(5/32)。血管受侵68.75%(22/32)三种。其中,以动脉血管(18/22)和门静脉(12/22)的受侵最常见,在动脉血管受侵中(18/32),动脉血管狭窄的发生率最高,为37.5%(12/32)。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血管造影中,血管的不同程度受侵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作为其诊断的依据。同时,也为外科手术切除及临床预后判定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不同分辨率的医用单色液晶显示器对胸部DR影像识读的影响,探讨放射线科影像诊断显示器的合理购置方案。方法从PACS系统中在线选取胸部DR影像图93幅,其中正常图23幅、疑诊图32幅、确诊图38幅。请低年资、中年资、高年资医师各3名在3种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上集中进行三次独立读图,对结节的有无的评判采用5等分法:肯定有、可能有、不确定、可能无、肯定无,对纹理显示质量的优劣的评判采用3等分法:优、良、差,每名医师针对每台显示器上的每幅图像给出自己的信任等级。采用SPSS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结节检测而言,高年资医师使用2MP、3MP、5MP显示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784、0.816,中年资医师分别为0.754、0.764、0.768,低年资医师分别为为0.695、0.754、0.774;在相同分辨率显示器上不同年资的医师之间及同年资医师在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上对肺结节的检出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对于纹理显示质量的评判,除在5MP显示器上高年资和中年资医师、高年资和低年资医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lt;0.05)外,其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测肺结节时使用分辨率为2MP、3MP、5MP显示器的诊断效能相当;在观测肺纹理显示质量时在5MP显示器上高年资的医师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对于放射科完全可以采用高、中、低分辨率显示器相结合组成诊断工作站系统,不同年资的医师和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之间合理配置可以提高性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