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脊髓运动诱发电位(SCMEP)在椎管内肿瘤手术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手术中直接刺激脊髓后记录SCMEP,以电极安放后首次记录波形为对照,观察术中SCMEP的D1波的潜伏期和波幅,以前者>2 ms、后者降低>20%为预警值.结果:SCMEP由于病变部位及性质、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间的距离不同,波幅及潜伏期的差异较大,电极安放后与手术结束时的结果个体对照,波幅部分增高,而潜伏期相差不显著.7例术中波幅降低超过预警值20%,经短暂休息或改变手术方向后,波幅恢复正常,避免了 "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的出现.结论:作为一种新的监测技术,SCMEP对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安全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丢失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细胞模型,以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对模型放电进行检测,采用RT-PCR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3 cDNA,采用原位杂交和流武细胞术检测模型中caspase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克隆获得大鼠全长caspase3 cDNA,其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3h后caspase 3基因表达开始增多,6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两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癫痫样放电可能启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放射治疗前后基因表达谱中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BioStarH-141s含13929条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5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进行放疗前及放疗60 Gy后检测,并分析它们之间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放疗60 Gy后与放疗前比较,表达差异基因中改变最明显的功能群是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IL1RN基因上调.细胞增殖、细胞调亡、细胞周期、DNA修复系统也有部分基因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提示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照射60 Gy后基因表达谱改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阐明放射敏感性差异机制,为放疗前或放疗早期寻找到预测放射敏感性分子标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TPX2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水平同胶质瘤病人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正常脑组织、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标本分别为5、21、31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PX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X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脑胶质细胞TPX2蛋白染色为阴性,绝大部分胶质瘤标本中可见TPX2蛋白的阳性表达,胶质瘤组织TPX2表达水平与病人生存时间成负相关(P<0.01)。TP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在胶质瘤组织中均明显上调,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别显著(P<0.01),其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TPX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408,P<0.05)。结论 TPX2的表达可能同恶性胶质瘤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95.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神经干细胞对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4 μm孔径的Transwell小室将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和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按不同比例\[(C6NSCs):51(2×1054×104)、11(2×1052×105)、15(4×1042×105)\]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共培养7 d作为实验组,以单独培养的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SCID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共培养体系中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的成瘤能力;利用半定量RT-PCR及蛋白质印迹等方法分析在共培养体系中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MP2、c-Myc、Bcl-2、p53 mRNA)及Wnt信号分子蛋白(β-catenin、survivin)的表达。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组织切片中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有较多的核分裂像,核/质比例高;大片区域出现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在实验组中,随着共培养体系中起始神经干细胞比例增高,肿瘤细胞异型性逐步降低。随着共培养体系中起始神经干细胞比例增高,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p53 mRNA的表达水平逐步增高,BMP2、c-Myc、Bcl-2 mRNA表达水平则逐步降低(P<0.05),β-catenin、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逐步降低(P<0.05)。结论大鼠神经干细胞在胶质瘤微环境中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途径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神经胶质瘤生长。  相似文献   
96.
检测4种人脑成胶质细胞瘤细胞株中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结构基因1(retinoblastoma protein-interacting zinc finger gene1,RIZ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进一步认识RIZ1在胶质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4种人脑成胶质细胞瘤细胞株U87、U251、A172和T98中RIZ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其中U87细胞发生甲基化,被选为后续实验对象。RT-PCR检测U87细胞经5-Aza-CdR处理前后RIZ1 mRNA表达量的变化,MTT检测5-Aza-CdR对U87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4种人脑成胶质细胞瘤细胞株中U87和U251细胞中检测到RIZ1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U87细胞经5-Aza-CdR处理后其RIZ1 mRNA的表达量上调;MTT法检测显示5-Aza-CdR能抑制U87的生长增殖,且与5-Aza-CdR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负相关。结论:RIZ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是人脑成胶质细胞瘤细胞株中RIZ1基因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7.
RNA干扰在脑胶质瘤分子靶标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神经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4.69%,其中恶性胶质瘤占70%[1-2] ,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最大限度地进行手术切除,并结合放、化疗和其他治疗方式.但由于胶质瘤存在恶性增殖和侵袭性强的特点,手术很难完全切除,且术后极易复发,如何控制胶质瘤的恶性增殖和侵袭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为了了解后筛窦气化发育对前颅底外科及蝶鞍区手术的影响及术前指导意义.方法取50具成人头颅标本,行冠状位、矢状位及水平位薄层CT扫描,从不同层面及不同方位观测后筛窦的气化发育情况.结果发现属管前型的占23%(23侧);半管型的占28%(28侧);全管型的占33%(33侧);蝶鞍型的占16%(16侧).其中两侧气化分型完全相同者占33例(66侧);两侧气化不相同者占17例(34例).发现属I°后筛窦的占43%(43侧);属Ⅱ°后筛窦的占35%(35侧),其中Ⅱa°后筛窦的占19%(19侧),属Ⅱb°后筛窦的占16%(16侧);属Ⅲ°后筛窦的占22%(22侧).其中两侧分度完全相同者占29例(58侧);两侧分度不相同者占21例(42侧).另外,测得最后筛房的矢状径位于5.82~21.48mm之间;垂直径位于9.36~26.02mm之间;左右径位于5.88~23.64mm之间.其中,最后筛房大于或等于同侧蝶窦腔的有23%(23侧).结论后筛窦影像解部分型分度对前颅底外科及蝶鞍区手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临床开展前颅底外科提供前颅底筛板区及嗅凹的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取50具成人头颅标本,行鼻窦冠状位及矢状位薄层CT扫描,重点观测前颅底筛板区域内筛顶板的形状、筛板的形状以及筛顶板与筛板的关系等.结果筛顶板为一向内向后倾斜的骨板,测得筛顶板的左右径为前部左10.68±2.52m,右11.38±3.84mm;中部左9.86±3.84mm,右9.08±2.52mm;后部左11.18±4.66mm,右10.24±3.68mm.筛顶板的厚度平均为1.62±0.78mm.筛板的左右径为前部左2.08±0.52mm,右1.96±0.44mm;中部左2.68±0.68mm,右2.64±0.68mm;后部左2.16±0.64mm,右2.24±0.56mm.筛顶板与筛板平移的占46%;而形成嗅凹的占54%.在形成嗅凹的资料中,前筛顶板与筛板之间形成的高度差的平均值为8.82mm,后筛顶板与筛板之间形成的高度差的平均值为2.84mm,前后嗅凹深度之间经T检验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了解筛顶板及筛板的影像解剖及嗅凹的形成对减少前颅底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了了解后筛窦气化发育对前颅底外科及蝶鞍区手术的影响及术前指导意义。方法:取50具成人头颅标本,行冠状位、矢状位及水平位薄层CT扫描,从不同层面及不同方位观测后筛窦的气化发育情况。结果:发现属管前型的占23%(23侧);半管型的占28%(28侧);全管型的占33%(33侧);蝶鞍型的占16%(16侧)。其中两侧气化分型完全相同者占33例(66侧);两侧气化不相同者占17例(34例)。发现属Ⅰ°后筛窦的占43%(43侧);属Ⅱ°后筛窦的占35%(35侧),其中Ⅱa°后筛窦的占19%(19侧),属Ⅱb°后筛窦的占16%(16侧);属Ⅲ°后筛窦的占22%(22侧)。其中两侧分度完全相同者占29例(58侧);两侧分度不相同者占21例(42侧)。另外,测得最后筛房的矢状径位于5.82~21.48mm之间;垂直径位于9.36~26.02mm之间;左右径位于5.88~23.64mm之间。其中,最后筛房大于或等于同侧蝶窦腔的有23%(23侧)。结论:后筛窦影像解部分型分度对前颅底外科及蝶鞍区手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