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21.
目的总结不同手术时机对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关键词"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时机"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筛查病例,最后收录了16篇国内关于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文献报道,通过目前公认的视神经损伤恢复标准判定方法:"无光感、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视力表0.04以上",术后与术前视力相比提高1个等级视为有效,分析了这16篇(共670例683眼)文章,讨论选择不同时机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病例的术后疗效。结果670例683眼中外伤后3d以内手术组,手术有效率77.3%;3~7d手术组,手术有效率65.8%;>7d手术组,手术有效率30%,三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在明确诊断下,如有手术指征并且病人全身条件允许,越早行视神经减压术效果越好。外伤后3d以内手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22.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手术治疗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以急性出血发病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认为脑实质内出血并怀疑为AVM的21例患者,经过急性期出血的手术治疗等正确处理,DSA全脑血管造影或病理证实为脑AVM.结果:急性期对21例脑AVM患者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血肿清除术17例,发现畸形血管团14例(82.35%);血肿清除加AVM显微切除术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畸形血管电凝术9例;单纯脑室内血肿引流术4例;去骨瓣减压术8例;部分患者待病情稳定后2周经DSA栓塞或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脑AVM出血急性期的正确外科处理,既清除血肿,又防止AVM再出血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达到针对病因、针对病症治疗的双重目的,为进一步血管内栓塞或手术切除奠定基础并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23.
超声外科吸引器(CUSA),具有周围组织损伤小,选择性地保护神经与血管的特点。我科应用Cooper's公司生产的NS-100型CUSA施行颅内肿瘤切除8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0岁。肿瘤类型:脑膜瘤20例,听神经瘤22例,幕上胶质细胞瘤21例,高颈段髓内星形细胞瘤3例,颅咽管瘤2例,  相似文献   
624.
海马神经元癫样放电模型中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体外海马神经元癫(?)样放电后的细胞凋亡,旨在探讨颞叶癫(?)病人海马神经元丢失的机制。方法 首先制备Sombati神经元癫(?)样放电模型,然后采用Tunel标记、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中的凋亡神经元作了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发现神经元癫(?)样放电后出现细胞凋亡,且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增加。结论 反复癫(?)样放电导致神经元凋亡,其发生可能与癫(?)样放电的兴奋性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625.
626.
我院自1991年3月至1994年5月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后装高剂量率^1921r问质内放射治疗脑恶性股质瘤52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7.
自1986年5月至1994年9月,我们对34例直径≥4cm的垂体巨腺瘤施行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平均45.2岁。1.2临床表现头痛和视力  相似文献   
628.
目的:为了提高深部脑肿瘤间质内放射治疗效果,寻找影响疗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136例内放射治疗脑深部肿瘤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人均得到随访,时间为10~69个月。全组136例中,其中109例为胶质细胞瘤,48例死亡,死亡率为44.03%,死亡病例中胶质瘤Ⅰ级6例,Ⅱ级18例,多形胶质母细胞瘤24例。转移瘤14例中,存活1年以内者2例,2年以内者9例,3年以内者3例,其余性质肿瘤患者均存活。结论:安放施源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和内放射治疗的剂量设计和分布是否合理及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是影响治疗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9.
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颅内压(ICP,)与动态心电图(DCG)的连续监护.结果显示:3O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同时有ICP及DCG异常改变者24例,占80%.4例死于特重型颅脑损伤及并发症的患者均有明显的心电图改变,余20例经治疗伤情逐渐平稳、好转及康复,其心电图改变也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至正常或好转.说明重型颅脑损伤的ICP和DCG监护对伤情和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30.
间质内放射治疗脑深部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年3月至1994年5月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后装高剂量率~(192)Ir间质内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瘤52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7~69岁,平均48.6岁。 二、肿瘤部位:52例中前期组20例,其中位于丘脑8例,基底节区6例,顶叶1例,颞顶2例,胼胝体压部2例,小脑蚓部1例。肿瘤直径在1.8cm~3.0cm11例,3.1cm~4.0cm6例,4.1cm~5cm3例。后期组的32例中,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