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论著摘要)江基尧朱诚卢亦成张光霁于明琨陈左权梁玉敏高国一文淑华俞美定董萍笔者报告我科1994年10月~1995年4月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伤患者,其中22例经亚低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一、临床资料1.病例:46例重型...  相似文献   
582.
作者报告了用完全闭塞右颈总动脉,一周后再行部分阻塞左颈总动脉的方法,成功地治疗一例位于海绵窦内双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患者。患者女性,41岁,因左眶后疼痛两个月,突然发生左侧完全性眼肌麻痹,轻度失语及右臂活动不灵而入院。患者神志清楚。左侧三叉神经第一技分  相似文献   
583.
烟雾病系发病机制不明的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缺血性发作和脑内出血。治疗缺血性发作的方法有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或脑皮层肌血管瓣复盏术(encephalomyosynangiosis)或两法同时采用。由于烟雾病时近Willis环的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和远心端的分枝均被堵塞,因而血管吻合或移植术往往不能获得改善大脑中动脉广泛  相似文献   
584.
目的 观察亚低温对动物急性颅内高压时脑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20只健康小猪分为常温组(10只)和亚低温组(10只),按照微量泵注射自体股动脉血方法建立猪急性颅内血肿模型,在此期间动态监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及脑灌注压。血肿形成后,亚低温组动物利用冰袋使体温降至亚低温水平33℃~35℃,维持2h。采用Neurotrend系统观察脑组织氧分压、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脑组织pH值、HCO_3~-和脑温的变化。结果 颅内注血后两组动物颅内压急剧升高;亚低温组降温前后脑组织氧分压无明显变化(P>0.05);但降温后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0.05),脑组织pH值显著升高(P<0.05),降温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颅脑创伤后亚低温治疗并不会降低脑组织氧分压,但可抑制脑组织氧代谢,同时可降低脑组织中的CO_2蓄积,从而减轻组织酸中毒。  相似文献   
585.
目的 评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ingle 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 ,SPECT)对脑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 ,AVM)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1.16例脑AVM病例同时行SPECT与DSA检查 ,两者对照研究。 2 .对脑AVM病例治疗前后作SPECT对比研究。结果 :16例脑AVM中 ,SPECT检查阳性诊断率 10 0 % ,与DSA比较 :(1)病灶显示范围明显比DSA显示大。 (2 )发现大部分脑AVM病灶旁局部脑血流灌注 (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 ,rCBF)低灌注区 (盗流区 )治疗后rCBF改善。(3)及时发现 2例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结论 :SPECT对脑AVM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并对后续治疗有指导价值。本技术无创、低风险、价廉 ,是DSA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86.
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 ,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病灶内注入NBCA栓塞治疗脑AVM ,共 118例。位于大脑半球 116例 ,小脑半球 2例。病变大于 6cm者 5 2例 ,3~ 6cm者 5 9例 ,小于 3cm者 7例。单支供血动脉13例 ,2支 37例 ,3支以上 6 8例。栓塞加手术切除巨大型脑AVM 15例。结果 完全栓塞病变 2 1例 ,栓塞 90 %以上 5 7例 ,70 %~ 90 % 2 7例 ,5 0 %~ 70 % 8例 ,栓塞 <5 0 %者 5例。结论 NBCA为永久性栓塞剂 ,应作为栓塞治疗颅内AVM的首选材料。栓塞加手术切除、栓塞加伽玛刀或X线刀是彻底治愈脑AVM的较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87.
平时颅脑火器伤108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影响颅脑火器伤预后的因素,确定颅脑火器伤的预后。方法 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等军内5家医院21年收治的108例平时颅脑火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71例头颅CT检查表明,非性颅脑火器伤占11.3%(8/71),其预后良好;穿透性颅脑火器伤占88.7%(63/71),其中脑穿透伤和双侧半球损伤预后较差;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为46.5%(33/71),其中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增加颅脑火器伤的死亡率。结论 非透穿性颅脑火器伤一般预后较好;格拉斯哥错迷评分(GCS)<5分的性脑火器伤、GCS<8的双侧半球损伤和脑室透伤一般预后较差;伴有硬膜下血肿、服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服火器伤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88.
To construct the EGFR targeted non-viral vector GE7 system and explore the in vitro effect of p21^WAF-1/CIP1 gene on growth of human glioma cells mediated by the GE7 system. Methods: The EGFR targeted non-vi-ral vector GET gene delivery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he malignant human glioma cell llne U251MG was transfected in vitro with β-galactosidase gene( reporter gene) and p21^WAF-1/CIP1 gene (therapeutic gene) using the GET system. By means of X-gal staining, MTS and FACS,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exogenous gene and apoptosis rate of tumor cells were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p21^WAF-1/CIP1 gene in transfected U251MG cell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try staining. Results: The highest transfer rate of exogenous gene was 70%. After transfection with p21^WAF-l/CIP1 gene,the expression of WAF-1 increased remarkably and steadily; the growth of U251MG cells were inhibited evidently.FACS examination showed G1 arrest. The average apoptosis rate was 25.2%. Conclusion: GE7 system has the ability to transfer exogenous gene to targeted cells efficiently, and expression of p21^WAF-l/CIP1 gene can induce apoptosis of glio-ma cell and inhibit its growth.  相似文献   
589.
目的 通过额颞眶颧开颅术显露海绵窦前内侧间隙及其周围结构,探讨一种可一次全切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用15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放大5—20倍)对床突间隙及周围结构直接进行检测。结果 磨除前床突暴露床突间隙后切开其内侧壁硬膜和鞍隔,可把颈内动脉牵开,形成海绵窦前内侧间隙,经此间隙入路可直视鞍底,联合经硬膜外的海绵窦外侧壁入路可达到一次全切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目的。结论 可以采用额颞眶颧开颅术对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进行治疗,并为经颅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这一种手术方法提供了详细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0.
颞骨岩部在岩斜区手术入路中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为颞骨岩部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颞骨岩部及其周围结构按手术入路分别从前、外、后三个方向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①磨除颞骨岩部尖 ,可以向下向外移动三叉神经 ;②外展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的内限 ;③面神经分为 5段 :颅内段 (12 .3 2mm)、内耳道段(9 .18mm)、迷路段 (5 .14mm)、鼓室段 (11.82mm)、乳突段 (17.90mm) ;④颈静脉球高度变异较大 ;⑤颈内动脉岩部膝距耳蜗 2 .65mm ,其水平段平行于岩大神经 ;结论 :①岩大神经是从前方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 ;②岩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是从后外侧磨除颞骨岩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