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蝶骨嵴脑膜瘤(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s,SRMs)较为常见,发生率仅次于矢状窦旁脑膜瘤和大脑凸面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12%。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因解剖部位深,手术暴露困难,肿瘤常包绕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视神经与海绵窦关系紧密,其全切除仍是目前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颅底外科的发展和对海绵窦的深入了解,使得手术切除这些肿瘤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术后功能结果明显提高,本研究将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构建猫视神经慢性损伤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方法:15只成年家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视神经压迫4周组和视神经压迫8周组(n=5),压迫4周组和压迫8周组猫利用球囊植入法建立慢性视神经损伤模型.取各组动物视神经,TRIzol法提取总RNA,SMART技术合成cDNA,随后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方法分离受压4周和8周视神经中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与T载体进行T/A连接构建文库,将连接产物用氯化钙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和蓝白斑筛选,随机挑取300个白色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结果:菌落PCR扩增显示每个文库80%的克隆中均有200~800 bp的插入片段.结论:成功构建猫视神经慢性损伤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克隆慢性视神经损伤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脑创伤后bcl—2蛋白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液压脑损伤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变化规律及bcl—2基因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大鼠中型液压脑损伤伤前及伤后6h、12h、1d、3d、7dbcl—2蛋白表达情况,应用TUNEIL和电镜观察伤后细胞死亡的形态。结果 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位于伤侧大脑半球皮质、皮层下白质、海马CAl、CA3及齿状回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以海马CA3区最为显。在高倍镜下,表达Bcl—2蛋白的神经细胞胞核形态正常,很少见到凋亡或坏死的形态特征。伤后早期(6h),打击侧海马CA3区Bcl—2蛋白表达显下降;Bcl—2早期改变出现在伤后6h,比细胞凋亡提前表现;伤后l—3h,Bcl—2的表达下降相对缓慢。结论 bcl—2蛋白在抑制脑创伤后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bcl—2可能是一种可诱导的神经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进行鞍上显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对结节隐窝及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并模拟扩大经蝶入路磨除结节隐窝、切开硬脑膜、显露鞍上硬脑膜内结构,测量相关数据。结果结节隐窝和蝶骨平台的骨质为一层薄的皮质骨。鞍结节骨质中含有一小部分的松质骨。鞍结节骨质的平均厚度为1.1 mm,蝶骨平台的骨质厚度为0.7 mm。鞍结节处的颈内动脉(ICA)的间距为13.8 mm,是扩大经蝶入路较易损伤的部位。视神经进入视神经管处的间距是13.9 mm。扩大经蝶入路磨除鞍结节、蝶骨平台显露鞍上硬脑膜下腔的骨窗,在两侧受到ICA和视神经管限制的空间内。鞍膈孔前缘与鞍结节之间的鞍膈,其平均距离为3.2 mm。结论扩大经蝶入路可以显露位于视交叉前方、鞍上池及额叶底部的硬脑膜下腔,并提供相应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55.
中枢神经干细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由于成年的哺乳动物的神经元缺乏再生能力,造成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恢复相当困难,这也是临床上治疗神经创伤及神经变性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神经干细胞是指一类具有向多个细胞系分化(神经元细胞及胶质细胞),同时又能自我更新的细胞。近年来随着对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从胚胎及成年的脑组织中分离、纯化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不仅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及脑组织的修复,而且通过基因操作,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载体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如表达外源性的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及代谢性酶[13]。本文就神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手术人路及术后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枕大孔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及预后.结果 采用远外侧入路术式行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症状改善9例,相仿6例,加重1例.脑神经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随访16例,平均随访4.3年,复发1例.9例正常生活(56.3%).结论 远外侧入路是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的合适手术路径.术后管理可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7.
猫急性实验性颅脑创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建立了一个既具有临床上闭合性颅脑伤特点,又具有较好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动物(猫)实验模型。并进行了病理生理学、组织病理学和血脑屏障等变化的观察分析,为研究颅脑创伤的发生机理、防治措施等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猫颅脑伤模型的打击器为我科自行设计和制造。分底盘、头垫和头固定架、高度调节臂、导针、撞击砝码、撞击座垫,座垫固定器,开  相似文献   
58.
微侵袭技术是当今神经外科发展的主流,显微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血管内治疗技术以及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内涵,近十多年来神经内窥镜的开发研制与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神经外科的手术方法和适应征进一步拓宽扩大。同时,内窥镜技术与立体定向、超声和激光等技术的结合使其临床应用更趋完善。内窥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内窥镜与显微外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59.
经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4月至2005年9月采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插管,以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s病人9例。结果7例病人导管均成功插入海绵窦,其中6例病人栓塞后完全治愈,另1例病人不全栓塞,但病人突眼、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完全好转。1例病人由于术中眼静脉痉挛导致插管失败,术后症状加重,但2个月后眼部症状完全恢复正常。1例病人由于插管失败,改行眼静脉切开穿刺插管成功栓塞。随访4~51个月,9例病人均未复发。结论对于岩下窦插管困难、面静脉和眼静脉扩张明显而无明显迂曲的CSDAVFs病人采取经面静脉-眼静脉栓塞治疗,其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vision-HRP法)检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含配对瘤周组织)以及体外培养的多株人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的EGFR表达。结果:人脑星形胶质瘤组织EGFR阳性表达率为70.3%(26/37),明显高于瘤周组织(32.4%,12/37),两者差别非常显著(P<0.01),病理分级为Ⅲ-Ⅳ级肿瘤标本EGFR阳性表达率为21/25,显著高于I-Ⅱ级者(5/12,P<0.01)。体外实验显示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MG、U87MG以及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和EGFR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 ”、“-~+”、“+”。结论: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瘤存在EGFR的过度表达,提示EGFR可能是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