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最近的研究提示,早期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可能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迟发性血管痉挛中起重要作用。布洛芬是一种可抑制某些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的消炎药,可破坏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为了评价血管外应用布洛芬控释聚合物对大鼠股动脉出血后慢性血管痉挛的疗...  相似文献   
142.
目的观察内皮抑素(End)在携带小鼠内皮抑素基因的腺病毒(Ad-mEnd)治疗的G422荷瘤小鼠瘤体内的表达。方法用昆明种G422皮下荷瘤小鼠24只,在成瘤直径约3mm时分为空病毒保存液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GFP)组、Ad-mEnd单剂量组和Ad-mEnd重复给药组。各组小鼠瘤体内各注入相应试剂。用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测定End在肿瘤内的表达。结果Ad-mEnd单剂量组和重复给药组的mRNA值分别为2.73和5.14;重复给药组持续高水平表达,而单剂量组只能维持2周。结论End在Ad-mEnd治疗的小鼠G442瘤体内有良好表达,多次治疗可维持End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松果体瘤颅脑立体定向术下近距离内放疗(SIRBT)的价值.方法在MR引导下对9例松果体瘤实施SIRBT.肿瘤平均直径为3.8cm.利用MR确定肿瘤的边界和空间几何,贯穿肿瘤生长轴的理想穿刺道,确定肿瘤治疗计划.结果后装管留置与术前计划符合.间质内放疗后肿瘤均迅速缩小,内放疗后肿瘤平均缩小为85%(78~96%),所有病人临床体症均有迅速减轻.结论间质内放疗是治疗松果体瘤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4.
立体定向大鼠C6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立体定向在SD大鼠右尾状核区接种C6细胞,建立类似于人脑胶质瘤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在立体定向条件下,左右尾状核区接种1×106个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观察实验大鼠的生成状态,分别于接种后1,2,3周时进行MRI检查.在实验三周时解剖标本,做组织病理学和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动物模型在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脑胶质瘤,而且具有颅内生长稳定,成瘤率高,没有颅外种植生长,实验周期短,重复性好.结论该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能够满足胶质瘤实验治疗研究的需要,而且在细胞接种后1~2周,为实验治疗较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145.
146.
中颅窝底鞍旁肿瘤位置深,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紧密,尤其脑膜瘤、脊索瘤等具有颅底侵蚀性,手术处理较难。1995年至1998年间,我们采用病变同侧经翼点一颧弓颞下入路显微切除中颅窝底鞍旁肿瘤19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病人,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3~63岁,平均41.3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1年9个月。  相似文献   
147.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脉络膜前动脉远段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在颅内脉络膜前动脉远段动脉瘤(AchA)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指导下,避开重要的脑功能区,精确定位病变,显微手术切除AchA3例。结果导航机器显示系统误差为1.2~2.7mm(即导航系统显示病灶位置与病灶实际位置的距离),平均1.83mm。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术中采用显微及微侵袭技术,成功暴露并夹闭动脉瘤。术后经脑血管造影证实,3例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无手术相关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复查无病灶残留。随访3个月以上,3例患者均能够生活自理,1例患者左侧上、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术前Ⅲ级),另外2例患者四肢肌力均为Ⅴ级(同术前)。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的AchA,避免术后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微侵袭处理AchA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衰老因素对颅脑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寻求改善老年颅脑损伤预后的新药物.方法采用侧方液压打击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老龄(15个月以上)和幼龄(2~3个月)大鼠脑损伤后12 h脑内NGF、bcl-2、bax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克仑特罗(CLE)为干预手段,观察CLE对液压脑损伤后老龄和幼龄大鼠NGF、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液压脑损伤后12 h老龄组大鼠伤侧皮质不仅NGF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幼龄组(P<0.05), 而且bcl-2/bax蛋白和mRNA表达比率也显著低于幼龄组(前者P<0.05,后者P<0.01),CLE可显著提高老龄大鼠NGF基因表达并从转录水平开始提高老龄大鼠bcl-2/bax比率.结论 NGF基因表达低下以及bcl-2/bax表达比率降低,提示老龄大鼠受损神经元自我修复和抗凋亡能力的减退;CLE可能具有促进受损神经元修复和抗凋亡的作用,并因此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9.
<正>1病历摘要女,26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5d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头部M RI增强扫描显示:右侧颞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4.0cm×6.0cm×4.0cm,环形强化,内部低信号,周边界限模糊,可见水肿反应(图1A)。术前  相似文献   
15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21世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出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知识的发展将出现突破和融合两大趋势,但无论是突破还是融合,都将产生新的知识,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型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的培养是我国神经外科持续发展的关键.什么是创新型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已经成为医学教育领域不断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