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本文报道一例患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出现胰瘘、胰管离断, 曾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胰腺远端胰液, 第1次ERCP造影证实胰腺体部胰管不完全断裂, 放置双猪尾胰管支架以引流胰腺远端胰液, 后胰管支架移位, 再次ERCP, 导丝及造影剂无法逆行越过胰体部胰管断裂处, 后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经胃壁穿刺胰管, 内镜下放置7 Fr×150 mm塑料支架至胰管断裂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定期随访腹部CT提示胰管支架位置良好, 胰腺体尾部积液逐渐吸收。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金属止血夹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为28例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器械准备;术中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并做好饮食护理、活动指导、复查时间的指导。结果:1例患者胃窦黏膜下隆起,与固有肌层紧密粘连,剥离失败,在挖除过程中致肌层小孔样穿破,且出血难以控制,转外科开腹手术。另27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其中3例术中出血>100 ml,均在内镜下经氩气刀电凝、金属止血夹成功止血。1例直径>3 cm的直肠广基息肉剥离过程中肠壁出现小裂口,同样用金属止血夹夹闭后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使用金属止血夹并进行精心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内胆汁瘀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9例采用苦参碱0.15 g静滴,1次/d,加熊去氧胆酸胶囊0.25 g口服,3次/d;对照组47例采用苦参碱0.15 g静滴,1次/d。2组疗程均28 d。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碱联合熊去氧胆酸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人体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由循环血液和局部组织2部分组成。研究表明胰腺组织局部也存在完整和独立的RAS。循环和胰腺局部RAS的的激活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血管紧张素Ⅱ使胰腺血管收缩,造成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明显缺血。  相似文献   
45.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参与调节机体细胞增殖与死亡间的平衡稳定。肿瘤不仅存在细胞异常增殖,同时存在细胞凋亡异常,且具有长期共存的特点 [1]。我们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探讨细胞凋亡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胃癌标本 33例,其中源自胃镜活检标本 27例,外科手术标本 6例,均行石蜡包埋常规切片待用,并行 Lauren分型:其中肠型 18例 (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 ),弥散型 15例 (包括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 33例胃癌标本中早期胃癌 12例…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56岁,因左上腹及腰背痛伴消瘦3个月收入院。腹痛及腰背痛为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程度剧,影响进食,并觉有束带感,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稍有减轻。入院后查体:T36.1℃,神志清,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无压痛,肝肾区无叩痛。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腹部立卧位X线片正常,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上腹部CT:胰尾癌伴脾脏、左肾及肾上腺受累,局部胃壁受累可能,脾梗死。最后诊断:晚期胰腺癌。外科会诊认为无法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7.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基于靶向分子探针的分子影像技术为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早期诊断变得简单、可行。现简要综述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以及相关靶向分子探针在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类具有典型"锯齿状"形态特征的病变,因其具有恶变潜能,近年来学者们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变的基础研究较多,但临床研究不多,此文就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癌变机制、内镜特征及处理策略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知及临床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估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对138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进行检查,并对其中17例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EUS—FNA)。结果其中食管癌2例,胃淋巴瘤1例,黏膜下肿瘤113例,消化道壁外压迫22例。17例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EUS—FNA),其中14例取材成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82.5%)。结论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能满意的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进行起源和初步定性诊断.结合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瘤内注射rAd-p53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耐受性及有效性.方法:1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局部进展性或合并小范围肝转移)接受EUS引导下瘤内注射rAd-p53(2×102),每周1次,连续4周.同时患者给予吉西他滨静脉化疗(静脉注射,1 000 mg/m2)每周1次,共3次,休息1周,整个疗程为4周.结果:14例患者完成了内镜下瘤内注射tad-p53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其中9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2例患者病情稳定,注射后肿瘤进展的中住时间平均为6周,3例患者在6月后随访时病情稳定,11例患者仍存活,治疗总有效率达64.3%,未出现新鲜转移灶.3例患者在接受治疗4月后死亡.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Karnofsky评分明显提高,糖类抗原CA199下降(P<0.05),治疗后疼.结论:EUS引导下瘤内注射rAd-p53合并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治疗胰腺癌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临床耐受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