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412篇
内科学   16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582篇
预防医学   25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48篇
  5篇
中国医学   266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3×Tg)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为选择合适时程的3×Tg小鼠进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并且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模型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从而明确其对不同月龄的模型动物的作用特点,为阐明CIG改善AD样认知障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月龄小鼠3×Tg小鼠给予200 mg/kg CIG至9月龄,16月龄3×Tg小鼠给予100或200 mg·kg-1·d-1 CIG至18月龄;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CIG对学习记忆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synaptophysin和synaptotagmin的表达,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n protein,APP)及相关代谢酶α分泌酶(recombinant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β分泌酶(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 1,BACE1)、早老素1(presenilin-1,PS1)、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的表达,tau蛋白在pSer404及pSer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7月龄3×Tg模型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物体识别分辨指数无明显变化,主要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synaptophysin和synaptotagmin的表达没有差异,CIG给药未对3×Tg模型小鼠分辨指数及脑内突触相关蛋白产生影响;16月龄3×Tg小鼠物体识别分辨指数明显降低,synapsin-1在脑内表达水平均相比对照组下降,而给予CIG治疗后不仅能够提高转基因小鼠的分辨指数,而且明显提升synapsin-1的表达。7月龄3×Tg小鼠模型与对照组全长APP、ADAM10、BACE1、PS1、IDE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触相关蛋白在不同月龄3×Tg小鼠脑内表达差异较大,CIG对不同月龄3×Tg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认知功能存在不同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白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7例孤立性骨浆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和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骨浆细胞瘤并符合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诊断标准,其中1例伴POEMS综合征(多神经病、器官巨大症、内分泌病、M蛋白和皮肤病变综合征),1例术后6个月出现多处骨转移.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1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个月.其中5例患者预后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病情进展.结论 孤立性骨浆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主要依靠病理确诊,手术结合适当剂量的放疗是其治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63.
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 TNF 家族中继 TNF 和 Fas 抗原配体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的新成员,具有诱导肿瘤细胞、转化细胞等发生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凋亡诱导作用的特点.自发现至今,因其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而被人们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靶向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TRAIL的特性,TRAIL及其受体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以及TRAIL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和作为抗肿瘤药物在各类肿瘤尤其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64.
陶平  卞建民  姜鹏 《山东医药》2012,52(32):76-77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癌与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32例H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合并甲状腺癌。对HT合并甲状腺癌组(A组)与单纯HT组(B组)的年龄、性别、术前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及其钙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性别与年龄:A组女24例、男2例,B组女76例、男30例,两组比较P<0.05;A组年龄22~58岁,其中年龄小于40岁20例,B组年龄20~62岁,其中年龄小于40岁56例,两组比较P<0.05。甲状腺功能:A组术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患者分别为16、7和3例,B组分别为58、30和18例,两组比较P>0.05。甲状腺结节与钙化:A组单发结节17例、多发结节7例、弥漫性病变2例,B组分别为41、40、25例,两组比较P<0.05;A组结节合并钙化18例,B组32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HT合并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年龄<40岁,女性,合并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结节钙化。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提高原代癌相关纤维母细胞转染效率的方法,并优化实验条件。方法对比正反两种转染方法转染siRNA至原代癌相关纤维母细胞的转染效率,并分析两种转染试剂在转染原代细胞方面的不同。结果反向转染组转染siRNA至原代癌相关纤维母细胞的转染效率高于正向转染组(P<0.05);两种转染试剂转染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向转染法可以显著提高原代癌相关纤维母细胞siRNA转染效率;两种转染试剂转染效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内灌注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39例拟行冷冻胚胎移植的RI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移植前3d抽取外周血20ml,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后行宫腔灌注。对照组移植前未行自体PBMC宫腔灌注。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清卵泡刺激激素(FsH)、取卵周期数、移植周期数、移植胚胎数和单周期移植优质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胚胎种植率(22.8%VS.6.4%)和临床妊娠率(50.0%VS.17.6%)比较,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单周期活婴出生率(45.0%VS.17.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PBMC宫腔内灌注治疗可以提高RIF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故可作为RIF患者胚胎移植前提供可选择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夫妇双方HLA—DQA1/DQB1组织相容位点匹配个数及丈夫或第三方淋巴细胞免疫治疗(LIT)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177例。治疗前分别检测患者夫妇双方HLA—DQA1和HLA—DQB1基因型,根据血液传播疾病筛查结果选择丈夫(140例)或第三方健康个体(37例)淋巴细胞经皮内注射免疫治疗3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以流式细胞术交叉配型实验(FCXM)检测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APLA)和抗第三方淋巴细胞抗体(ATLA)的水平。结果HLA—DQA1/DQB1组织相容性匹配程度不同的夫妇在LIT后APLA无统计学差异(P〉O.05);丈夫和第三方LIT诱导产生的封闭抗体(包括APLA和ATL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O.05);丈夫LIT诱导产生的APLA显著高于第三方LIT(P~0.05);第三方LIT诱导产生的ATLA显著高于APLA(P〈O.05)。结论HLA—DQA1/DQB1组织相容性增高在LIT中对封闭抗体产生无影响。在封闭抗体生成水平上,丈夫LIT效果优于第三方uT。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利用基于局域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无灶性癫痫的发作机制。方法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采集无灶性癫痫患者17例和健康对照组16例的静息态数据,然后运用局域一致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无灶性癫痫患者脑局域一致性与正常对照组的变化。结果无灶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ReHo值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双侧海马;ReHo值降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右顶叶、右中央前回、右额叶、右侧小脑半球及左楔前叶、左前额。结论无灶性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较对照组有所改变,ReHo值升高的脑区反映了该脑区参与了癫痫的高活动,而降低的脑区可能反应了由于长期癫痫发作导致这些区域的神经元受损。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一种能从症状及体征治愈,又能从影像学上观察突出的椎间盘缩小或消失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用非开放性手术疗法——针刀疗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闭合性松解、切割、减压治疗。结果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对突出的腰椎间盘具有促进吸收的作用。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后运用针刀疗法治疗可以改善病变腰椎间盘周围组织的血氧供应,同时又可以激惹或引发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该疗法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突出腰椎间盘吸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南京市一般人群、医护人员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三类人群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83.1%,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49.1%和患者的44.8%(P=0.000)。关于骨质疏松健康危害的调查选项只有2名医护人员答案完全正确。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知晓率,医护人员为31.3%,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0.2%和患者人群7.9%(P=0.000)。调查相关信息的获取和愿意接受的来源中,医护人员主要来自于医疗结构,一般人群和患者人群主要来自媒体机构。结论一般人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知识知晓率低,医疗机构在对社会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医护人员的骨质疏松症知识也仍然需要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