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6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非开胸法建立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运用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球囊堵闭猪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数周建立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VT)的非开胸法动物模型的方法。猪 1 3只 ,体重 30± 5kg ,运用PTCA球囊堵闭猪左前降支(LAD)形成AMI。存活猪在AMI后数周内进行心室程序电刺激诱发持续性单形性VT ,观察VT诱发、终止的方式及VT诱发的时间窗等。结果 :9/ 1 3只猪形成AMI,经左心室造影及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左室心尖、前间隔、左室前壁室壁瘤形成。术后 2~ 2 0周内 9只猪接受平均 1~ 2次电生理检查 ,运用程序电刺激方法 ,8只猪共成功诱发出 1 6种单形性持续性VT ,1只猪仅诱发出非持续性短阵VT。VT周长为 2 54± 65ms ,持续时间 1 8± 1 6min,最长达 62min。程序电刺激和直流电复律可终止VT ,1 0种VT表现为室房分离 ,6种VT室房均为 1∶1逆传 ;9种呈左束支阻滞型 ,7种呈右束支阻滞型。结论 :运用PTCA球囊堵闭冠状动脉造成MI后室壁瘤形成 ,通过程序电刺激的方法可成功建立持续性单形性VT非开胸动物模型 ,成功率较高 ,VT诱发的时间窗长。  相似文献   
52.
评价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 (EnSite 30 0 0 )在指导房间隔缺损 (ASD)修补术后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的射频消融中的临床应用。 1例女性患者 ,41岁 ,ASD修补术后 2 2年开始频繁发作心动过速 ,体表心电图示Ⅱ型房扑。应用EnSite 30 0 0构建右房三维几何模型 ,标测心动过速的折返激动顺序 ,发现手术疤痕与三尖瓣环之间、下腔静脉与三尖瓣环之间为折返环路的关键峡部 ,应用导航系统指导峡部消融 ,成功阻断心动过速 ;消融后通过起搏标测判定峡部已达完全双向阻滞。随访 2 0个月 ,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在ASD修补术后房扑的标测和消融中应用EnSite30 0 0系统是安全有效的 ,不仅能确定折返环路的关键峡部 ,而且能准确判断线性损伤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53.
方法 :对 6例慢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和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结果 :6例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为窄形QRS波 ,RP间期 >PR间期。电生理特点为 :右心室刺激时有与心动过速相同激动顺序的逆传性心房活动 ;心动过速的最短RP间期 >110ms;旁道的逆传具有递减性传导的性质 ;心动过速时与H波同步刺激心室可逆传到心房并使之提前激动并且激动顺序与心动过速时相同 ;6例患者中 ,旁道位于右后间隔 4例、左后间隔 1例、左后侧 1例 ;RFCA可成功阻断所有 6例患者的旁道 ,靶图的特点是VA提前而不融合。结论 :RFCA治疗慢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4.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安全应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780例,总成功率97.8%。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5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82例;房扑15例;房颤5例;特发性室速8例;右室流出道室速、室早14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2例。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血胸、气胸、心包填塞、动脉拴塞、3°房室传导阻滞、室颤等严重并发症。本文特别强调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确标测定位、细心轻巧操作、严谨控制消融能量和时间,术中与术后严密监护,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对7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及其中的3个家系中的34个成员进行调查。方法病史、临床检查、标准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晚电位测定。5例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发现5例右室扩大伴搏动减弱,8例右室前壁局限性运动减弱或收缩期膨出,1例下壁局限性变薄和收缩期膨出。心电图显示完全性和不完全右束支阻滞样改变各5例,肢体导联低电压2例,23例右胸(V1-V4)和/或下壁(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25例V1导联QRS时间明显延长(P<0.01).13例心室晚电位阳性。电生理检查,5例患者可诱发≥2种的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2例诱发心室颤动(室颤);右室一处或多处起搏阈值增高或不能有效起搏。1家系2例猝死。1例ARVC合并侏儒症。5例患者反复发作呈左束支阻滞图形的室性心动过速,1例伴有配对间期极短的多形性室速和反复晕厥发作,12例有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室性早搏。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ARVC是一遗传性疾病.右室结构与功能异常、心电图复极异常和起源于右室室性心律失常是其最常见的表现。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对血清瘦素(Leptin)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取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111例为研究组,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43例为对照组,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瘦素的测定并测定腰臀比(WHR)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对研究组进行相关性分析。再把研究组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和<70岁组,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老年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SBP、DBP、WHR、Leptin、IMT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老年高血压组leptin与BMI具有相关性(r=0.85,P<0.01),IMT与年龄、WHR、Leptin呈正相关(P<0.01)。≥70岁组IMT及Leptin明显高于<70岁组。结论老年高血压组leptin及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组中leptin与IMT明显相关。增龄是IMT及leptin增高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中测量左心房压(LAP),研究不同类型房颤患者LAP的变化,探讨LAP与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 106例初次行房颤导管消融的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AF)组(62例)和非阵发性房颤(Non-Paro-AF)组(44例),消融术前1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消融术中通过心导管术测量LAP:Paro-AF组先记录初始窦性心律时LAPSNR,其中46例患者诱发出持续时间>3 min的房颤,记录诱发房颤3 min时LAP3min.Non-Paro-AF组记录初始房颤节律下的LAPNon-paro-AF.结果 Non-Paro-AF组LAPNon-paro-AF高于Paro-AF组初始窦性心律下LAPSNR[(21.77±8.72)mm Hg对(14.40±7.77)mm Hg,P<0.01].Paro-AF组LAP3min高于LAPSNR[(18.30±8.62)mmHg对(13.33±6.55)mm Hg,P<0.01],但仍然明显低于LAPNon-Paro-AF[(18.30±8.62)mm Hg对(21.77±8.72)mm Hg,P<0.01].平均随访(14.15±1.75)个月共有32例(30.19%)患者复发,复发患者LAP测量值显著高于未复发者[(23.56±11.30)mm Hg对(14.82±6.06)mm Hg,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LAD)增大、LAP增高和房颤类型是复发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LAP和LAD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节律下LAP高于窦性心律下LAP,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LAP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LAP是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8.
植入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D)的患者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反复放电。不仅耗电,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损害了患者的心功能,加速了心功能的下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减少CRT—D放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本例患者在临床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情况下,采用了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由于心内膜消融无效,尝试采用经心外膜途径消融,并取得成功。本文病例不仅为射频消融治疗CRT—D植入术后室性心动过速风暴的治疗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而且探索了经心外膜途径的射频消融,这是一次新方法探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9.
本试验用单盲安慰剂自身对照法对43例频发室性早搏(下简称室早)进行了口服恩卡尼(英卡胺,Encainide)(平均125mg/日)的临床研究。恩卡尼抑制室早、室性心动过速(下简称室速)分别65%和83%有效。恩卡尼治疗使P波宽度、PR、QRS和QT_c分别延长28%、26%、29%和7%,对JT_c,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7%的患者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非心脏方面的副作用主要是头晕和视觉障碍。  相似文献   
60.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依赖一定的触发因素,但房颤持续需一定的维持基质.房颤发生后,心房很快出现电学特性和组织学变化,这些改变使房颤更易发生,并呈持续倾向.研究证实,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较持续性房颤有效~([1]);亦有研究提出,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CPVI)治疗持续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相比,成功率也较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