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5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91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164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375篇 |
内科学 | 283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47篇 |
特种医学 | 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33篇 |
综合类 | 771篇 |
预防医学 | 368篇 |
眼科学 | 25篇 |
药学 | 32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99篇 |
肿瘤学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141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74篇 |
2010年 | 151篇 |
2009年 | 164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51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װ������ڶ�ͯ�����ܰ�ϸ����Ѫ����ͬ�ӻ���Ԥ�������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不同的庇护所预防方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作用以及其副反应。方法2001-03—2003-03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ALL患儿259例,标危组122例,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每次3g/m2)治疗,共1089例次;高危组137例,共765例次;高危组HD-MTX治疗,分为2组,A组60例方案同标危组,B组77例采用HD-MTX(每次3g/m2,用3次),半年后颅脑放疗18Gy。所有患儿中用药方法分为连续6h静滴MTX(814例次),24h连续静滴MTX(1040例次)两组。结果高危组患儿与标危组患儿相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以及感染较高(均P<0·05);高危组中A组与B组的庇护所预防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连续6h静滴MTX与连续24h静滴,两组间MTX的副反应以及排泄延迟发生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精确对ALL危险度分型的基础上,一部分高危患儿可以取消颅脑放疗,24h连续静滴HD-MTX可以取代6h静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儿童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ELG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病理、治疗及疗效,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ELG5例均为男童,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皮肤软组织肿块和淋巴结大,其中1例并肾病综合征,2例有反复湿疹样皮疹,1例2次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均无肝脾大,生长发育良好。最初单纯化疗4例均复发,经配合局部放疗或加用环孢素(CsA)等治疗后未复发。结论 儿童ELG临床及病理特点与成人相似,但儿童发病较少。单纯化疗易复发,配合放疗、手术、应用CsA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不同预防性治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智力的影响。按CNSL预防性治疗方案将147例患儿分为两组:A组75例, ̄(60)Co颅脑放疗量为24Gy,鞘注次数为19±6次;B组72例,颅脑放疗量为18~20Gy,鞘注次数为10±4次;应用韦氏量表测定患儿总智商(IQ)、语言IQ、操作IQ。结果表明,A组IQ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IQ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较A组减低程度轻,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颅脑放疗量越大,氨甲喋呤鞘注次数越多,影响智力的副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44.
45.
为了了解放置不锈钢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我们收集了8例放置不锈钢宫内节育器20年、月经正常妇女之子宫内膜,在亚显微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指出:压迫区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之萎缩或变性;移行区子宫内膜有轻度变性、轻度增生、个别细胞肥大及鳞状化生,未见明显癌变;远离区则无明显病变,对内源性性激素反应比较正常,即使核内管道系统与巨大线粒体亦仍在第17、19天两侧内膜中出现。因此,认为放置不锈钢宫内节育器20年后之子宫内膜不一定会发生严重的破坏或癌变。结合临床分析,将不锈钢宫内节育器存放时间延长至20年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46.
47.
放置不锈钢IUD20年以上妇女的长期安全性研究——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调查了上海市所属崇明、嘉定二个县及川沙县三个公社的全部放置了不锈钢宫内节育环20年以上妇女635人的临床情况;调查了上述地区年龄相似未放环的妇女724例作为对照。临床症状发生率经年龄与绝经年龄配对后,放环组中赤带的发生率增高4.87%(P<0.05),而月经量增多与不规则出血的发生率增高极少(P>0.05)。放环组取环374例其宫腔括出物中均未见癌,特别注意了内膜的直接压迫与移行区内膜亦未见明显间变。子宫内膜轻度增生过长9例,占2.41%。与放置时间长短无关。其中315例较完整的内膜中,有炎症者32例,占10.15%。其发生率与环的放置时间长短无关。内膜炎中3例为放线菌感染。374例取环困难情况与环的放置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而与绝经年限长短有关,随着绝经年限增长而困难增多。23例宫腔X 线造影发现宫腔随着绝经年限增长而逐渐缩小,环的嵌顿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48.
以《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文献数据库(CBMdisc)》为数据源,对国内各医药卫生类期刊1996-2006年发表的军事训练医学类文献进行统计。1996-2006年中国军事训练医学文献分布呈缓慢增长趋势,2000年开始增长速度加快,著者分布相对分散,期刊分布相对集中,医学院校和研究所文献发表量相对较多,所涉研究获得国家或军队方面的资助比重不高。文献研究的主题多与军事训练伤的防治、病因学及流行病学调查、心理学研究密切相关,与军事训练伤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诊断学、生物力学、环境医学等方面的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49.
50.
金属烟雾热合并亚急性铅中毒1例王玲安王立国贺晓玲周慧仙杨立延边疆许某,男,30岁,某石油公司水电焊工,间断接触低炭钢焊条6年。1993年8月18日,在拆除地埋柴油罐(容积60吨,上有一直径1米的出入口)时,由许某1人在罐内水焊切割。切割时产生大量白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