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5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32.
徐楚材  刘秉文 《华西医学》1991,6(2):125-128
本文对照研究冠心病患者43例及正常对照者21例的TC、TG、LDL-C、HDL-C及载脂蛋白AI、B100及E,并计算B100/AI比值。结果表明高血脂及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apoAI均显著低于正常,apoB100及B100/AI比值则显著高于正常。血脂仅HDL-C显著低于正常。结合实践,提示载脂蛋白AI、B100及B100/AI比值是优于血脂的冠心病易患性较理想指标。而apoE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中无显著差别,是否可作为冠心病易患因子,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3.
人动脉平滑肌细胞贴块培养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贴块法成功地进行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原代培养。培养出的人SMC呈典型的“谷”与“峰”样生长,电镜下见细胞浆内含有肌丝结构,马氏染色呈红色。经历10个月传代培养至35代,该细胞生长未见异常改变。文内还讨论了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人动脉平滑肌细胞贴块培养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应用贴块法成功地进行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培养出的人SMC呈典型的“谷”与峰“峰”样生长,电镜下见细胞浆内含有丝结构,马氏染色呈红色,经历10个月传代培养至35代,该细胞生长未见异常改变,文内还讨论了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实验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观察实验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的变化,建立大鼠内源性及外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测定大鼠空腹12~14 h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糖浓度,并观察其与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活性的关系.结果发现,饲高糖膳食3天及6天后,大鼠血浆甘油三酯分别是对照组分别的2.43倍及2.9倍(P<0.001),血糖分别增加80%及39%(P<0.01).饲高脂膳食3天及6天后,大鼠血浆甘油三酯分别是对照组的2.3倍及1.6倍(P<0.05).但两组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饲高糖膳食与饲高脂膳食3天及6天后,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饲高糖膳食6天及饲高脂膳食3天,纤维蛋白原分别较对照组增加84%及122%(P<0.05).两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血浆甘油三酯与纤维蛋白原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活性呈正相关(P<0.01),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P<0.05).血浆总胆固醇和血糖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P<0.01). 结果发现, 血浆甘油三酯升高促进凝血系统活性增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36.
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含量分析傅明德,刘秉文,吴兆丰,方定志,张荣爵,刘宇,范萍,朱虹,王洪敏(成都华西医科大学载脂蛋白研究室,610041)我们测定了成都地区278例年龄在55.3±5.5岁的男性高脂血症患者血溏(BS)、血脂和各种载脂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凝血及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 HTG)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凝血酶原时间 (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 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 ( t- PA)以及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 - 1活性 ( PAI- 1)、血浆纤维蛋白原 ( Fg)含量和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含量。结果  HTG患者 PT和 APTT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 P<0 .0 1,P<0 .0 5 ) ,Fg含量及 PAI-1活性显著增强 ( P<0 .0 1) ,t- PA活性无明显差异。 PT与 HDL - 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 r=0 .44 5 ,P<0 .0 1) ,与TG、apo C 、BG含量及 BMI呈负相关 ( r=- 0 .2 94,- 0 .3 2 0 ,- 0 .2 82 ,- 0 .2 72 ,P<0 .0 5 ) ,APTT与 TG及apo C 含量呈负相关 ( r=- 0 .3 45 ,- 0 .3 2 0 ,P<0 .0 5 )。 t- PA活性与 B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 r=- 0 .3 3 6,P<0 .0 1)。 PAI- 1活性及 Fg含量与 TG、apo C 、C 及 E含量呈正相关 ( r=0 .40 0 ,0 .40 8,0 .497,0 .45 4,P<0 .0 1及 r=0 .64 2 ,0 .5 81,0 .673 ,0 .3 0 4,P<0 .0 1) ,与 HDL - C水平呈负相关 ( r=- 0 .3 66,- 0 .5 2 4,P<0 .0 1)。结论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凝血活性增加及纤溶活性降低与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8.
人血清载脂蛋白B_(100)火箭免疫电泳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顺序超速离心法从正常人血浆分离密度为1.030~1.050g/ml 的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家兔获得单价抗载脂蛋白B_(100)血清,在国内建立了人血清载脂蛋白B_(100)火箭免疫电泳测定法。本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好。测定载脂蛋白B_(100)的范围为100~880ng。批间重复及批内重复变异系数分别为 2.1~2.4%及1.2~2.7%。回收率为103.4±3.4%。  相似文献   
39.
对高糖膳食诱发的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肝脏VLDL、HDL及载脂蛋白(apo)CⅢ的受体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肝非实质细胞VLDL受体存在下降调节机理;VLDL及HDL的受体除了受血浆脂蛋白浓度的下降或上升调节外,还可能与apoCⅢ受体活性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0.
对7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者(HTG)及4例血脂正常者血浆的VLDL、IDL、LDL、HDL_2及HDL_3中脂质及载脂蛋白(apo)AI、B100、CⅡ、CⅢ、E的组成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HTG者VLDL富含甘油三酯、胆固醇及磷酯,其apoCⅡ、CⅢ的含量显著增加;HDL中甘油三酯含量增加,而胆固醇、apoCⅡ及CⅢ含量显著减少;HDL_2中apoA I含量减少。VLDL和HDL这种组成异常可能系胆固醇和apoC由HDL向VLDL转移增加而引起脂质和载脂蛋白分布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