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择期与急诊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根据AMI后不同的治疗方案,将54例首次AMI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n=18)、择期血运重建组(择期组,n=16,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和急诊血运重建组(急诊组,n=20,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静脉溶栓、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AMI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和心房收缩期流速比值;应用DTI检测二尖瓣环6个节段的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的平均值.以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择期组、急诊组各时点均降低;与常规组同时点比较,择期组(3、6个月)、急诊组(6、12个月)时点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心房收缩期流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急诊组各时点、择期组3、6、12个月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择期组、急诊组各时点均降低;急诊组6个月较常规组同时点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择期组各时点、急诊组(1周,6、12个月)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各时点、择期组3、12个月及急诊组12个月均升高(P<0.05);择期组3个月和急诊组1周、3、6个月较常规组相应同时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后出现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急诊和择期血运重建均可改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而择期血运重建对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尚不明显;DTI可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敏感、准确地反映AMI后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32.
心绞痛(AP)是一种可医治的症状,其可引起患者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心肌梗死(MI)后1个月内AP的患病率和预测因素一直未被述及,而此时段或许可以给予额外治疗。前瞻性纳入来自美国19个中心的2094例M I患者,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AP症状。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与1个月AP相关的患者特征和治疗特征。在1个月评估时,571例患者(27.3%)有AP症状。  相似文献   
33.
背景: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小板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作者拟研究血小板计数对目前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 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含1616例连续U A或NSTEM I患者。在入院24h内,所有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若有指征随后施行基于导管的血运重建术。根据血小板计数五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五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长达60个月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结果:随访期间(中位期为17个月,IQ R6~31个月),共发…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急诊和择期血运重建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心室重塑、神经内分泌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45例AMI患者分别予急诊血运重建治疗(n=20)和择期血运重建治疗(n=25);分别检测AMI后1周和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的比值(VE/VA)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肽Ⅱ(AngⅡ)及醛固酮(ALD)的含量.结果 与择期血运重建组同时点亚组比较,急诊血运重建组各亚组的NE均显著降低(P<0.05);急诊血运重建组6个月亚组的NE、择期血运重建组6个月亚组的NE和RA均显著低于相应同组1周亚组(P<0.05);两组的AngⅡ、ALD、LVEDD、LVEF和VE/VA于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血运重建抑制AMI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的作用强于择期血运重建,但在进一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肽-醛固酮系统、心室重塑,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方面并不具备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5.
背景:低压力阶差主动脉瓣狭窄(LGAS)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后的长期预后并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LGAS患者AVR后的长期预后,并评估在该类患者中植入瓣膜与患者不匹配(PPM)的潜在影响。方法和结果:研究对象为一组1990年后因主动脉狭窄行AVR的664例患者,每年通过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随访(共随访3447人年;平均为5.2±3.3年)。LGAS定义为主动脉瓣面积<1.2cm,平均跨瓣压力阶差<40mmHg和左室(LV)射血分数<50%,共79例患者符合。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混合型左主干病变和左主干同等病变患者行外科血运重建术的风险状况。方法和结果: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的医疗记录。研究共纳入210例患者,其中30.5%(64例)为左主干病变,49.5%(104例)为左主干同等病变,20%(42例)为混合型狭窄病变。混合型左冠状动脉疾病与极高的术后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37.
背景:单纯诊室高血压(ICH)通常以日间或24h动态血压(ABP)正常而诊室血压呈持久性升高为特征。该定义基于单次的ABP监测(ABPM),但此种状况的可重  相似文献   
38.
早前横断面研究证实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存在显著相关。在一项纵向研究中,对1992—1994年间接受ABI测量的637例参与者于平均4.8年后检测其IMT。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普通人群中隐性高血压(MHT)和白大衣高血压(WCHT)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普通日本群体中年龄≥55岁(平均66.4岁)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药物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 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物-1(TIMP-1)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41例AMI患者在分别于强化内科药物(药物组,22例)和在此基础上行择期PCI介入(PCI组,19例)治疗.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MI患者发病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血清MMP-1和TIMP-1质量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与PCI组各组MMP-1均显著降低;除12个月外,各时点组TIMP-1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组内比较,药物组12个月组TIMP-1较3个月及6个月组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同期各时点组比较,PCI组3个月及6个月TIMP-1较同期药物组显著升高,同时其6个月组MMP-1/TIMP-1比值较同期药物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从抑制原有胶原网络降解的角度而言,择期PCI在AMI后6个月内明显优于药物治疗.而至12个月时择期PCI未进一步显示出此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